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国际学术传播力,让中国学术“走出去”

紫东君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国际学术传播在服务于科研教学、应用转化的同时,也支撑着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与战略博弈。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紧密相关。国际学术话语权是国家话语权的一部分,是国家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主权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所掌握的学术话语权大小,反映着其学术在特定领域发展的水准,也是衡量其文化软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只有提升学术的国际传播力,才能达到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

01

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兴趣转向


在全球化文明交往的复杂实践中,不同国家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迥异,国际思想领域的话语竞争日趋激烈,不自主表达就意味着“被表达”。

学术对外传播的首要任务并非盲目输出学术研究成果,而是分析研究海外各类公众的认知现状、深层动机以及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的需求。

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对外传播决策提供参考,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布局学术对外传播的内容结构以及评估对外传播的长期效果。此外,学术对外传播需要以内容为中心进行涵盖外部传播策略和内部成果培育的整体布局。梳理、整合既有的优秀研究成果,发出中国声音,同时也要避免自设噪音或过犹不及。培育薄弱甚至空白领域的研究成果,避免面对需求或误解时的“失声”或解释力匮乏。

针对海外受众的兴趣转向,学术对外传播至少应有效回应三方面的内容需求:


首先是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海外大众化内容生产的源头。其次是提供新的阐释框架,我们既要以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也要引导海外受众以中国框架理解中国故事。再次是探索中国样本、中国问题的一般理论价值和全球普遍意义,回应有关人类命运和文明走向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


02

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让中国学术“走出去”


学术话语权作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尺度,受到学界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基于文化强国战略厘清学术话语权的生成逻辑,构建科学的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学术话语权的总体水平,已成为学界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是深化理论探讨


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探讨文化强国战略对学术话语权提升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通过对欧美国家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演化路径及动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从理论上把握学术话语权的基本内涵,探索我国学术话语的独特实践形式,从而不断加强学术话语内容创新、平台建设和国际传播。



二是创新评价体系


一方面,创新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可以从探讨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入手,设置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明确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指标,具体通过学术引领力、学术创新力、学术竞争力和学术传播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检验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针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结合各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好学术引领和学术规范的作用。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对学术话语权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学术主体,要根据其内容、平台和作用等,建立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评价使用标准。



三是创建与完善政策、技术、平台、人才“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对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一,加强制度保障,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差异性的技术目标和方案,不断提升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学术话语权。

其二,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建一流的全媒体、 多语言学术传播平台。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打造一流学术期刊、出版精品学术著作、创办学术网站及学术数据库等有效途径,使中国的学术前沿和学术话语传播至更远更广的国际舞台。

其三,激励学术名家、一流高校及学科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议题设置。在国际上,学术话语权较高的学者、机构和国家往往引领着某一研究领域学术发 展的方向,与该领域的重要学术主体具有紧密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关系。因此,可以鼓励相关学者、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拓宽学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国际学术议题的设置,在学术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四是加快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一流学科的建设对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文科建设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对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突破学科内部璧垒,发展更多优秀、特色学科,引领特色学科在优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学术话语的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凸显学科的导向作用,探索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使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术话语优势,形成与综合国力和实际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家软实力,从而不断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责编:岳青植
监制:李红梅


参考资料:

1.《青记独家丨十变:科技竞争中的学术传播数字化变革与对策》青年记者杂志2.《建设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平台》光明日报3.《科研创新助力国际传播与话语权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网4.《加强学术对外传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社会科学网5.《让世界倾听中国学术思想的声音》中国社会科学网
往期回顾

数字孪生+区块链:构建安全可信的镜像世界

数字政府助力社会治理精准化 公共服务高效化

频遭网络攻击背后 网络安全人才成行业刚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