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值一年缩水1200亿,这家明星芯片公司怎么了?

是说芯语 2021-02-13

“是说芯语”已陪伴您759天


2月4日,指纹识别芯片龙头汇顶科技的股价再创新低至123.47元,时隔一年,其市值缩水1200亿。
  
近年来,凭着一枚小小的指纹识别芯片,汇顶科技迅速崛起,公司股价自2016年上市后最高涨幅近20倍,是A股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芯片公司,风头一时无两。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拥有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过亿的企业26家,其中汇顶科技以64.7亿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三,仅次于海思半导体(834亿元)、中兴微电子(8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汇顶科技股价从2020年年初387.2元的高点一路“跌跌不休“,截至2月4日收盘价为126.75元。
  
在国内指纹芯片市场被外国公司把控时,汇顶科技逆袭登顶,一飞冲天;当业内本土公司普遍成长起来,汇顶科技却又黯然回落,趋于“平庸”。
  
它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股价过山车般起落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千亿明星芯片公司崛起,技术、业绩三级跳



  

2002年,在半导体行业浸淫多年的张帆在深圳创立汇顶科技,公司早年以固定电话芯片起家。2004年,汇顶科技研制出高效取电的多功能电话芯片,在业内站稳脚跟。
  
技术的发展总是日新月异。随着手机的普及,固话芯片需求萎缩,汇顶科技不得不拓展其他业务,开始为一些小家电触控面板提供芯片,同时做起了多点触控技术的研发。公司那时逐渐走下坡路,员工一度流失严重。
  
2007年,苹果推出划时代的产品iPhone, 多点触控技术在iPhone身上得到充分应用,手机正式进入智能时代。
  
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采用带有多点触控的电容屏,汇顶科技从此迎来春天,搭上了智能手机发展的高速列车。2008年,公司的电容触控芯片实现量产。
  
2010年,汇顶科技推出首款支持十点触控芯片,成为苹果之外第一个做出十点触控芯片的国内厂商,并在2011年获得了联发科的投资。
  
张帆后来说,有了联发科的投资,汇顶科技才顺利发展,而这笔投资在汇顶科技上市之后也给联发科带来了600多倍的回报。
  
2012年,汇顶科技的屏幕触控芯片开始放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业绩的跃升。
  
当年,公司营收5.57亿元,同比增长540%,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748%。随后几年,汇顶科技营收继续保持稳步上升,并在2015年突破了10亿元至11.2亿元。
  
不难发现,从固话芯片到触控芯片,汇顶科技第一次崛起。
  
2013年,苹果推出iPhone 5S,引入指纹识别技术,再次引发其他手机厂商效仿。2014年,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开始流行。那一年,华为为Mate7寻找国内多家芯片提供商,都没有合适的指纹识别芯片企业,最后只能选择该领域的巨头——瑞典FPC公司。
  
彼时,FPC把控着国内的指纹识别芯片市场,占有率达7成以上,中兴、华为、酷派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几乎都是它的客户,而苹果、三星更是有自己的独家供应商。
  
在触控芯片上做得风生水起的汇顶科技仍然想要挤进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张帆决定,切换研发重点,重注电容指纹识别芯片。
  

强手林立,汇顶科技还有机会吗?



  

基于之前的研发积累,2014年,汇顶科技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并通过成本价格优势不断蚕食FPC的市场。特别是当年11月发布的魅族MX4 Pro,搭载了汇顶科技的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惊艳市场,让业界看到了另一种选择,从此打破了FPC一家独大的局面。
  
当时华为Mate7指纹芯片的采购成本约100元,而汇顶科技的不过60元,性价比还不错,于是一批国产手机厂商逐渐转投汇顶科技的怀抱。2015年-2017年,汇顶科技的芯片单价更是从23元降到10元左右。订单量暴增。
  
指纹芯片业务给汇顶科技贡献了大部分营收,2015年,成为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占比23%;2016年,占比达75%,同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75%至30.79亿元。
  
2017年第一季度,汇顶科技超越FPC,成为全球安卓阵营最大的指纹芯片供应商,成功逆袭登顶。
  
从触控芯片到电容指纹识别芯片,汇顶科技又上了一个台阶。
  
2016年10月,汇顶科技登陆A股,发行价19.42元,接下来一个月时间股价就飞涨到175.7元。
  
资本市场的疯狂彰显出大家对汇顶科技前景的信心十足。
  
然而,全球老大的位子还没坐热,汇顶科技就遭遇了新烦恼。
  
2017年9月,引领行业风向标的苹果发布了iPhone X,取消了指纹识别,转投人脸识别。
  
安卓手机厂商这次会再次跟进,弃用指纹识别吗?一时间,人们对汇顶科技的未来充满疑虑。
  
所幸后来跟进人脸识别的安卓全面屏手机,没有完全取消指纹识别,只是升级为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汇顶科技拥有指纹识别芯片的看家本领,其技术积累优势得以延续,并在2017年11月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2018年一季度,公司屏下光学指纹产品已商用于华为、vivo 等品牌旗舰机型。2019年,屏下光学指纹芯片正式爆发,当年,采用汇顶科技产品的商用机型超过100款。
  
汇顶科技化险为夷。
  
相对电容指纹识别芯片而言,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是一个高毛利率产品,单价可达10美元。2019年,汇顶科技交出了一份靓丽财报,营收达64.73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12.1%。
  
从电容指纹识别芯片到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汇顶科技收获了第三次成长爆发。
  
2012年到2019年,汇顶科技抓住智能手机快速迭代的机会,加大研发,实现技术、业绩三级跳,成为A股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芯片公司,股价在2020年年初达到历史最高点,成为深圳当之无愧的明星芯片公司。

主营业务面临天花板,毛利率下滑



  

2020年4月29日,汇顶科技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营收13.51亿,同比增长10.27%;归母净利润2.05亿,同比下滑50.58%。一季报发布当天,股价应声跌停。
  
实际上,除了在去年6、7月份有过一波短暂的上涨阶段,汇顶科技股价在2020年2月份创历史新高后便一路走低。龙头一哥黯然回落,曾经首破千亿市值的芯片公司不香了?
  
至少从股价走势来看,资本市场对汇顶科技的未来感到担忧。
  
10月30日,汇顶科技发布2020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8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为11.00亿元,同比下降35.75%。
  
公司把营收增速的放缓归结于疫情影响,把净利润的下降归结于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加,这个理由显然太过牵强。
  
原有主营业务发展到达天花板,行业竞争加剧,新兴业务体量还不成气候才是汇顶科技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且这个困境并不是一时能解决。
  
汇顶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但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很难再有明显增长。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3.08亿部,同比下降20.8%。这意味着市场对指纹芯片的整体需求减少,对龙头公司影响最大。
  
另外,屏下光学指纹领域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思立微、神盾、红软科技等厂商不断抢占市场份额,产品整体单价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汇顶科技毛利率高达61.94%。但进入到2020年,公司毛利率在第一季度将下滑至50.17%,同比下滑超过11个百分点。
  
三季报则显示,公司毛利率为52.08%,较2019年同期以及第二季度均处于下滑趋势。
  
毛利率下滑,利润缩减,汇顶科技增收不增利。
  
股价是人们对公司未来基本面预期的反映,在汇顶科技没有像过去那样再一次突破时,股价持续下跌是个大概率事件。
  
此外,公司股价走低也可能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减持2%有关,毕竟,大基金作为推动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增减持的动态备受业内关注。事实上,2020年以来,公司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也减持了超过4%的股份。
  
急寻下一个增长点,汇顶科技能再现指尖上的风光吗?
  
汇顶科技急了,急于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在2020年业绩不如往年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2.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95%,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5%。
  
汇顶科技CFO侯学理曾在业绩交流会上打了个比方:“对于研发投入,没有人能保证百发百中,尤其是开枪越多消耗子弹越多,但不能因为害怕浪费就不开枪,开枪越多才能提升射击水平。”
  
显然,汇顶科技尚未找到可以比拟指纹识别芯片的杀手级产品。
  
除了向新产品方向的急攻,汇顶科技在现有基础上,将指纹芯片应用场景横向拓展到智能门锁、汽车电子,智能卡等新领域,实现市场的多元化。
  
从2019年年报开始,公司把产品线改为生物识别、人机交互、语音及音频(VAS)和IoT四个板块。
  
过去,汇顶科技的高增长都是建立在智能手机上,做成细分领域的龙头,如今,跳出手机舒适区,面向更广泛的市场,它还能再现往日指尖上的风光吗?

来源:界面新闻



推荐阅读:
深度研究 | 半导体 IP 产业链

华为的下一座山:由AI通往2030

Intel时代终结,Arm和RISC-V将在数据中心迅速崛起

人脸识别技术爆出巨大丑闻

中芯国际正式退出美国场外交易市场

打响EUV光刻机争夺战

中国半导体行业会不会迎来整合潮?

突发!美国正调查京东方!
苹果变心,它没了360亿
贾跃亭公司敲定美国上市!

射频功放芯片行业研究宝典

全球半导体短缺源于美国对华制裁

清华高才用芯链世界,芯片达人物联迎乾坤
盯上立讯精密的337调查,为何被称为美国贸易保护的原子弹

中国芯片业为什么搞不过一家荷兰公司

“我们都是陈刚”,百名MIT教授联名信



“是说芯语”已陪伴您759


----------------------- END-----------------------


是说芯语转载,欢迎关注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