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不同的视角看华为的分红

是说芯语 2023-02-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很无名少年 Author 很无名少年

“是说芯语”已陪伴您1126天




这几天,华为的分红又刷屏了,因为华为的分红,确实很高。


而关于华为分红的话题,网上也是各种成分和观点都有。


我扫了一圈相关话题的观点,绝大部分都是赞扬的。

至于这些赞扬的人的成分,我也可以大致归归类:

第一类是猎头,HR等人员,因为与华为存在利益关系,他们是必然会说好话的,可以理解。

第二类是同样高强度加班但是却没有分红的打工人,他们眼馋华为的分红,自然也会对华为的分红表示赞美,同样可以理解。

第三类是华为的粉丝,我曾经撰写过文章,分析流量经济和企业的粉丝文化,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一样的,喜欢公司就会喜欢公司的一切,而且这个制度从劳动者角度说是充满正面意义的,同样可以理解。

所以说,这个话题下绝大部分回答应该都会是溢美之词,他们为了佐证观点,还会搬出来一大群分红百万的我亲戚我朋友系列,朋友有真有假,大家应该也能分辨的出来。

不过在搜索话题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这个问题下,本来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是在华为工作的员工,但是他们在类似话题下的自述却是很少。

而为数不多的华为员工,或者曾经任职过华为的人的回答,我大概搜索了一下,其实对华为的分红更多的是持贬义态度的。

这和大家的常识认知是不太相符的,按理说打工人应该感激这种分红才是,即使现在分不到,但是只要努努力,以后就能分到了。

所以这里我就和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话题。



其实企业的分红,包括项目奖金等其他的各种额外的收入,一般是作为奖励进行发放的,主要意义在于: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对企业的付出能够得到反馈,让员工有一种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体验感。

所以说,重点不仅仅在于分红带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给予员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

这一点工作过的人会有切身体会,不过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资本主义世界,或者说市场经济中,绝大部分劳动者都是作为被雇佣者而存在的,你作为劳动者,接受老板的雇佣,给老板打工,老板给予你应得的报酬,并赚取你的剩余价值。

而在资本世界中持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异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当你接受雇佣时,你的收益将只包含老板支付给你的报酬,而你在工作中付出劳动获得的其他东西,比如专利技术,劳动产品等等,则统统归属老板的企业所有。

比如我列举一个假象的例子,如果程序员离职后把自己负责的代码删除了会怎么样呢?

因为在资本世界中,程序员作为劳动者被雇佣,尽管代码是他原创撰写的,但是他撰写的代码却归属老板所有,那么他删除老板拥有的代码自然属于类似于侵犯他人财物的行为;而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如这位程序员是独立开发者的话,他最多算是赌气把自己代码删掉了,大不了重新写,不会涉及法律问题。

这种劳动者辛勤付出但是劳动成果不属于自己的结果,是劳动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它带来的影响也非常严重,甚至是颠覆性的后果:

在资本世界中,雇佣关系对老板资本的保护,将会使社会资源和劳动成果统统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劳动者只能乖乖等待资本家对报酬的分配,而人是有私心的,私心作祟下,劳动者的境遇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既没有生产资料,也对自己通过劳动形成的劳动产品没有所有权和掌控力,广大劳动者,无论是年薪大几十万上百万的金领,还是月入几千块的血汗工人,统统属于什么都没有的“无产阶级”,你的一切都是资本家出于他们的“良心”赋予你的,如果他们没有良心,让你996拿命换钱,还只给你买不来命的钱,其实身为劳动者的你除了“无能狂怒”以外,并没有什么办法。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本世界中“你辛勤的工作,但是劳动成果不属于你”将会体现的非常严重,一位来自中芯国际的半导体芯片工程师,每天996辛勤的在岗位上提高芯片的良率,但是产出的芯片却完全不属于他,他只能等着中芯国际极其抠门的拿出勉强过万的工资,打发那些高学历的硕士博士;同样的,盖起高楼大厦的工地打工人,他们同样也不是这些几万一平米的楼盘的拥有者,他们除了工资什么都不是自己的。

这种劳动异化的现状,最终将会在资本家的层层剥削压迫,以及劳动者,或者说无产阶级的全面失势下,最终转变为现如今这句大众经常提起的话:

工人买不起他们自己辛勤劳动生产的商品,导致商品过剩和经济危机。

而在这种劳动异化的影响下,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极大降低,对于劳动者来说,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因素,只会影响劳动产出,却不影响自己的收获,极端情况下,哪怕你神仙下凡,一天产出一亿台手机,你的收入也只取决于老板发给你的工资,而这一亿台手机的销售收入却是归属老板的。

那么自然,劳动者会体现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反正不管自己努力高效与否,自己的收入是老板和自己提前约定好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努力和提高效率的欲望。

这种问题在资本世界或者说市场经济中体现的非常严重,时至今日,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都异常低下,创新的欲望也很差,这就是因为,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享受不到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成果,干多干少一个样。此外,受资本的压迫,劳动者还要给资本家996甚至更高强度的劳动,换取少的可怜的报酬,劳动者反而还要感谢资本家们赏碗饭吃。

这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硬性缺陷,是因资本主义的存在而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资本主义制度绝对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社会制度,至少到现在,它已经体现出阻碍生产力和劳动效率进一步提升的情况,并驱使劳动者的思想发生觉醒,本能的抵制996,资本剥削,消费主义等各种行为,拥护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让资本主义随着时间的推进走向被推翻的边缘。

同样的,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我们建立起新中国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生产力低下,但是我们的劳动者却体现出了超高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对于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来说,劳动成果属于全体无产阶级劳动者所有,这会让劳动者有足够的主人翁意识,愿意提升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创造更多的产品,而这也能让劳动者自己得到的更多。

不过,资本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很可能比起996只想躺床上刷手机的劳动者来说,资本家反而比你更有时间阅读资本论找答案,而劳动者的低效,也会影响资本家拥有企业的产出,这会间接降低资本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驱使一些希望有所作为的资本家思考一些改进的方法。

实际上,解决方法也是很直观的:

只要让劳动者同样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那种主人翁意识,让劳动者愿意为企业付出自己的劳动即可。

而具体的方法,同样是很直观的:

通过某种措施,将劳动者的收入,与劳动者的工作产出进行挂钩,就可以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同样塑造出类似于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的软环境。

而这就是资本世界中,加班费,绩效工资,项目奖励,专利奖金,股权激励,分红等各种额外收入的来源!!!

实际上,这种方式既直接又有效,现在,劳动者有了额外的收入,而这种额外的收入是根据劳动者产出的多少存在差异化的,这就会驱使劳动者愿意为了更多的收入,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积极性,给资本家提供更多的产出。

时至今日,因为加班费的存在,最基层的血汗工人们,反而是希望多加班的劳动群体,由此可见这种额外收入的强大魔力,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影响。

而在这些额外收入中,华为的这种分红制度,是最高端的。

上面提到的加班费,绩效等制度,虽然将劳动者的收入和劳动者的工作结果挂钩,但是它没能将劳动者与企业本身进行绑定。

所以在主人翁意识的构造上,加班费,绩效等制度属于相对低级的模式,它只会让劳动者愿意加大劳动量的堆叠,但是不会愿意为企业负责,企业繁荣或者破产,和劳动者没啥关系,劳动者只关心企业破产前,能不能把加班费和绩效给结清,不会关心企业破产的事情。

而相比之下,股权激励,分红的做法,则是高级的模式,它既调动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又将劳动者与企业进行绑定,现在,劳动者需要像社会主义的工人们那样,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企业发展好,大家分到的就多,企业发展的不好,大家分到的就少。

于是,分红模式极大的培养了主人翁精神,劳动者现在为了自身收入的提升,开始主动替企业的未来着想,愿意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企业更好的发展,也会转化为足够的分红,回报给信任它的劳动者。

同样的,很多大型企业也都有股权激励的办法,目的同样在于此,只不过和很多大型企业股权激励的做法相比,华为这种虚拟股票的分红模式,很多时候不需要股票的认购,也不需要承担股票下跌的风险,只需要专注于工作让公司变得更好,公司就会有稳定的分红给予信任华为的劳动者们。

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在发展的早期,员工凝聚力很高,而说到华为的分红制度,一些在华为工作时间较长,已经占据稳定坑位的资深老员工,会对华为赞不绝口,因为他们是享受这种分红红利,实现阶级跃升甚至财富自由的人。

不过,这时我们要回到我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华为员工,对这种分红措施不会有什么感激之情,反而对此以贬义居多???

这就要让我们继续对这种分红制度,以及各种奖金绩效制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了。



我们的计划经济是如何崩溃,并最终驱使我们走向市场经济的呢?按理说,计划经济更像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形态,劳动者为自己的企业打工,通过辛勤的工作,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这种当家作主的日子难道不好?

公有制代表了人类的崇高理想,但在人类生产力水平达到极高水平之前,人类心底最深处的欲望会埋葬这个美好的制度。

很快,计划经济内部,就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凭借更高的职位,掌握了社会资源分配的支配权。

这时候,对大量资本占有的欲望,让他们做出了侵占公共资产的操作,而这种操作出现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劳动者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这些尸位素餐还拿最多分配资源的人的出现,导致了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极大挫伤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在生产力落后导致的贫穷饥饿的步步紧逼下,从内部将计划经济给瓦解。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企业就相当于一个微小的社会,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负面现象,往往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将重演。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企业的各种绩效奖金分红制度,以及劳动者对企业主人翁意识的形成,说到底是靠企业规章制度维持的,它并非像社会主义那样,通过制度来赋予劳动者天然的主人翁地位。

换句话说,加班费,奖金,绩效等额外的收入,靠的并不是社会制度的保障,而是资本家的良心。

而在现实世界中,资本家的良心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是会逐渐消失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共富贵”的局面就会经常性的发生。

于是,在资本家对资本增殖的欲望驱使下,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他们会破坏自己主动给劳动者树立的激励机制。

然后大家就会看到,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时间流逝,加班费没有了,绩效变少了,劳动者全部的收入中,奖金的比例变高了,奖金开始更加浮动了,劳动者的收入变得更不稳定了。

这一点是很自然的,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资本家对劳动者的议价权变得更高,大公司病导致的无谓的成本损耗也会极大增加,劳动者一些无谓的时间损耗也会增多,这最终会让公司在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各种大公司病的影响,让公司面临拐点的到来,而当公司度过拐点后,一般意味着公司开始步入下滑的阶段,为了节省成本,这些额外的收入就会被砍掉。

而在这个时候,这家公司已经体量巨大,对劳动者极富吸引力,往往会出现“你不干有得是人干”的情况,同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决策层往往也变得短视,这最终会让公司无视砍掉额外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劳动者来说,资本家收回它给予劳动者的福利,劳动者是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的,这些福利本质上就是施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并不受到保护,劳动者对此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如果你近两年加入华为的话,很不幸,华为刚好正在经历这些过程:加班费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工作时间越来越高,无谓的加班越来越多,五险一金开始最低线缴纳,分红也开始出现减少的趋势,劳动者的流动性开始快速增加。

不过到这里,这种福利的逐渐减少,我们还可以归结到资本主义的本质缺陷,资本家的冷血,或者公司发展的下滑上,而且大家也知道,华为是贸易战的核心企业,受到贸易战影响,公司运营出现一定困难,奖金分红减少也是符合经济的客观规律的。

不过,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可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劳动者所不能接受的了!!!

这种不可接受的因素,来源于劳动者内部的倾轧内卷。

在华为以及很多具有分红和股权激励的公司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激励和分红的。

这种分红的门槛,或者是工作年限的要求,或者是职位等级的要求,比如在华为,我秋招那年的情况是,16级及以上等级的员工参与分红,一部分15级的员工也有分红。

同时在各家公司中,分红的数目一般和职位高低有关,1516级是分红的最初阶,分红的数额并不多,甚至可能只有几万块,而随着等级的提升,分红也将指数性的上升,到了决策层高管的层面,一个人可能获得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分红,在分红收益上,一个高管可以顶几百个普通员工。

这些占据大量分红的高管们,一般是公司元老级的人物,或者你可以理解为公司长大后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占据大量分红的同时,自身在工作上的贡献往往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甚至有点尸位素餐的意思了。

这些既得利益者对分红的占据,在公司还处在高速发展时,矛盾不会明显出现,但是如果公司出现拐点,开始步入下滑期,这种分红就会开始变得影响深远。

具体而言,当公司步入下滑期后,受到公司发展的影响,总体的分红数量将会下降,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既得利益者们拒绝接受这样的结果,他们会动用自身在企业中的支配权,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那么自然,总体分红下降,既得利益者又不受损失,受到损失的就只能是公司的基层工作人员了。

于是随着公司的继续发展,分红的门槛开始越来越高,能够获得分红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分红的大量金额将会集中在金字塔塔尖上的那些决策层和高管身上。

对于华为来说,情况同样如此,为了维持华为的日常运营,华为开始在基层岗位中招录大量外包OD人员,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不会参与分红,而在正式员工中,华为分红的门槛也在逐渐升高,基层人员获得的分红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而相比之下,华为的决策层高管们,在分红上的收入还是一如既往的一个人顶几百个基层员工,甚至分红的绝对金额可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我虽然不敢确保华为一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在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上的确赤裸裸的看到了。

而伴随着公司建立时间的增加和公司的下滑,公司晋升渠道的固化,同样是致命的问题。

在资本世界中,收入往往是随着职位的降低而逐渐减少的,然而工作量却随着职位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在任何公司中,基层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工作量最大,收入最少的人。

在以前,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职场新人多多历练之类的劝告进行哄骗,只要公司的晋升机制没有问题,基层员工熬上几年也可以晋升上去,实现工作强度的降低和收入的提高,这个问题没有被放大。

随着公司的发展,既得利益者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可能在公司发展的早期,只有决策层高管雷打不动,但是随着经济的下行,职场环境的恶化,内卷的影响会让所有位置尚可的人,都选择抱住自己的职位死不撒手。

于是人们就会发现,从高管到中层总监,到基层主管,甚至各个部门内部的小组长,只要是稍微能涉及到利益分配的职位,都被率先进入企业的人给填满,而它们则是接受分红的主力军,多的几千万,少的也有十几万。

综合前面的各种因素,现在最不高兴,体验最差劲的,就是那些近几年加入华为,还不能参与分红,或者分红很少的劳动者们了。

这些劳动者,能力更强,毕业的院校更好,但就是因为晚出生了几年,当他们来到华为以后,他们不但承受着最高的工作强度和最低的薪资待遇,近乎固化的职场晋升环境,又让他们的未来近乎绝望,几年前毕业的前辈可能拿命996可以换来主管的位置和每年几十万分红的待遇,而现在,同样甚至更努力的奋斗,晋升难度却在陡增,这些新人很可能在够到分红的职级之前,自己就已经撑不下去了!!!

这种大公司病下对新人的不友好环境,会导致大量从业者离职,从我参加秋招的那年起,华为的离职率开始不断攀升,而且离职的人大多没有在华为留下什么很美好的记忆,而新人的大量流失,又会转而继续加大公司的下行压力,让公司的未来发展变得更困难。

至于解决的方式,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人们就知道,为了缓解996,高房价,消费萎靡等各种问题,最佳的做法是改善分配现状,让无产阶级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提高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活跃性。

对于华为来说,情况是类似的,定期清理占据大量收入分红的既得利益者,为后来人清理晋升空间,是最佳的做法,而在现实中,华为也的确有向这个方向努力。

但是,仔细想想,掌控支配权的裁判们,会把自己红牌罚下场吗?

他们只会让公司里的员工在最基层的职位上原地打转,定期掏出身上的红牌,把晋升不上去逐渐肝不动的基层工程师们,一个又一个的罚下场,并允许换上新的干电池,永远的为他们提供养料。



就说到这儿吧,算是我一点随笔的思考。






----------------------- END-----------------------



推荐阅读:


一文看尽集成电路产业的“十四五”规划
如果不分红,华为会怎样?
各领域国产芯龙头企业汇总
美国宣布新制裁,中国唯一光刻机厂商被列入“黑名单”!
联想三亿成立芯片公司能砸起多大的水花?
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公司可以烧多久(模拟与射频篇)
有人在我列出成本后,打消了自研芯片的念头
我国芯片行业要多久才可以赶上美国?
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公司可以烧多久?
中国批准AMD收购赛灵思,有5个条件!

第一部半导体人电视剧背后的无奈与思考
一个月薪12000的北京程序员的真实生活
全球为什么如此缺芯?
雷军卸任“小米电子公司”董事长!



是说芯语转载,欢迎关注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