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不再无知地走入那片森林
作者 野牛
编辑 灌篮
在户外,安全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安全则是常态。
——木子
一直都觉得,广州每年天气最好的时候,是在重阳前后:盛夏的台风肆虐之后,来自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强大寒流开始南下,从西北来到东南,把四季难得的凉气带到了五岭以南,在带来秋风的同时,也摇落了不少的树叶。枯干的树叶落满地上,踩上去,会发出沙沙的响声。
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向南回归线的缘故,盛夏炽热的阳光也在重阳前后变得温暖起来,透过树叶投在地上,形成大大小小的光斑,偶尔也会折射出绚丽的彩虹,点缀着令人神清气爽的秋天。
拨开垂落的树枝,踩着落叶、沙土和乱石,一步一步爬到高处以后,极目远眺,清爽的秋风迎面而来,看着远处渐次展开的植被乃至楼房,多多少少会有点“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的感悟。
但徒步不是轻松愉快的郊游,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风险,比如迷路、受伤,正如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角亚历克斯·汉诺尔德在TED演讲时所说的那样,在野的我们并不想养成一切徒步靠运气的习惯,因为:“We don’t want to be lucky hikers, we want to be great hikers.”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怎样科学地去徒步,怎样科学管理徒步过程可能遇到的一切风险。
▼▼▼
2020年10月24日20:10
徒步前·教学之夜
欧阳平缓而让人安心的声音在腾讯会议上响起,我打开小笔记本,在微黄的纸张上,看着欧阳的PPT,和木子提供的文档,开始认认真真,一笔一笔地做起了笔记。
户外徒步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迷路,迷路意味着,会耗费更多的体力、食物和水,从而造成人判断力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还有会遇到未知的危险,比如野兽、蛇虫鼠蚁。
而两步路这个APP,可以让我们通过个人坐标定位和前人记录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迷路状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分析图和等高线地图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合理地评估自己的体力是否可以完成这段路线,并分析这段路线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地图和轨迹的下载,对路线的评估,其实仅仅是徒步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1.评估自己:自己的体力、运动能力,以及生存技巧和经验如何;
2.评估出行伙伴:TA的性格、技能如何;
3.计划自己要带的补给和器具,这些补给和器具要尽量轻量化和环境友好;
4.对于旅途中所遇到的风险,做一个紧急预案,比如计划好下撤点,记好急需的电话;
5.尽量不影响野外环境,通过提前合理计划,做到所谓的“Leave no Trace”;
6.在旅途中如果遇到状况,要采取“STOP”原则,即“停下来,想一想目前状况,观察环境,做出计划”。
▼▼▼
2020年10月25日9:03
徒步!集结出发
看着刚发群里37秒就已经被抢光的迟到红包,我拿着手机和登山杖,在柯木塱站幽幽地下了公交。对于我的损友,以及在野狂热忠实粉丝西施来说,每个月的在野活动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回血器,每参加一次,回血百分百。尽管上次她来着大姨妈还雨战龙渔线的结果是——在床上躺平了好几天,但是一看到在野的活动推送,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弹起来,赞赏——填表——呼唤小野君三部曲一气呵成,提前锁定了一个参加名额。
因为,对我们来说,参加在野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亲近久违的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更是为了和一群极其有趣温暖的灵魂,打发一段有意义的时光。
今天的徒步,和往常有些不同,是由五位实习领队——Ying、一马、momo、野牛和熙雯分段带队。我很有幸,成为了其中一位。
在石何路七绕八绕了一段,闻着家畜和家禽粪便的味道,我们从一个农舍旁边开始了牛木线的旅程。一口气爬上那段急升坡之后,正想上乱石坡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太太四肢无力地垂坐在攀爬乱石坡的路上,脸色不太好的样子,周围围着她的伙伴,而她的伙伴问着路过的行人:“你们能不能帮帮忙,把她抬上去?”突然想起了,自己一个人在法国之路上的O Cebreiro扛着大风,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在出现脱水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往上爬升去找庇护所的场景,那时的我,心里写满了恐惧和绝望。再想想上两次单挑龙渔线和牛木线的行为,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没有伙伴在旁边照顾或者呼救,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也许是重阳节的缘故,今天爬牛木线的人比平时多了许多,不少的家长也带着他们的孩子来爬山,虽然被孩子们堵在前面有点不爽,分分钟脑补乔恩·克拉考尔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但是看着家长耐心地一点一点引导孩子踩石头的时候,不禁会想起温柔nice的领队们在徒步的时候,时不时搭把手,耐心地引导着体力不支或者运动能力不足的伙伴完成路段的情景,心里就暖了起来。
午餐的时候,欧阳开始了绳结和鞋带的教学,一向手残十级的我看着绳子和鞋带在欧阳手里玩出花来之后,笨手笨脚地开始解开了自己的鞋带,打上一个蝴蝶结,然后拉直鞋带,企图横穿的时候,鞋带揪成了了一团,第一回合宣告失败,第二回合还是失败,第三回合总算弄出了一条还能看的鞋带……算了,熟能生巧,多练就行。
如果说龙渔的灵魂是采石场一条绳子爬上去的断崖,那么牛木的灵魂则是黄草排山五层楼高的乱石坡。看着眼前堆叠在一起的巨大石头,还有石头和石头之间的巨大缝隙,重度恐高的我不禁有些发怵。和上次不同,这次的乱石坡,是可以绕路的,但是,我可是夸下了海口要爬乱石坡的呢!偶像包袱不能掉!
毫无形象屁滚尿流地爬上乱石坡以后,旁边的妹子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有些感慨,虽然以后也许会遇到更难爬的乱石坡:
“如果以后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回想一下今天的事,告诉自己:‘这么高这么难的乱石坡都爬下来了,还有什么坎过不去呢?’”
在八哥村送别yiyi和她的朋友以后,爬着爬着我又有点飘了,和Orlando以及番禺关晓彤爬得有点快,脱离了领队的视线,于是被欧阳和晓宇揪回来恶狠狠批了一顿:
“你爬得快可以,要告诉领队,要保证自己在领队的视野里!”
“即使是景区和入门级的路线,也有很多人因为擅自行动,最后在山里丢了小命……”
“最近我知道的事故至少都有好几件了。”晓宇扶了扶眼镜,声音变得严厉起来,“最近有个公益组织举办一个徒步活动,六片山,你也知道,很简单的路线,但就是有一位女士的丈夫,没有报名擅自参加了活动,然后中途还擅自离队,没带手机,他还有高血压,结果当天就失踪了。我们后来搜救了一个星期,终于在一个很熟悉的地方找到了他的遗体……”
之前看几位领队——欧阳、晓宇、佳肴、台风、灌篮、木子、小镜湖、Lillian和九九带起队来,各种举重若轻。这次虽然身居二线,仍然时刻把控着队伍的进度,时不时还能在比较轻松的路线上皮一波:“哎呀你就别提醒他们嘛,让他们继续走,走到上面的时候,再说,好像路线偏离了哦……”
▼▼▼
2020年10月25日17:00
夜色降临
但是,真的到了自己带队的时候,表面装得波澜不惊稳如老狗,内心其实不知应该干啥慌得一逼。过了高速涵洞,进入了竹林之后,路变得好走了很多,但是,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太阳渐渐地向地平线落下。和夏天漫长的白昼相比,秋天的白昼显得有些短了,天色渐渐地变黑下来。曾经在微光环境下穿越原始丛林的我,相对来说还能适应这种状况,但是其实对于身为昼行生物的人类来说,夜幕的降临,往往会意味着更多未知的危险。
此时,在相对空旷的竹林空地上,晓宇却让我停了下来,告诉了我一个状况:
“现在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但是天又黑了,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隐隐地感受到了做一个领队,要承担的压力,并不比停在卢比孔河边的凯撒大帝要小。
是的,我需要做出一个决策。
而这个决策,将会影响到队伍里的每个人。
回忆起木子和欧阳昨天说的话,我打开了两步路,估计了一下距离,斟酌着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现在我们距离终点大概是1.1公里左右,前方的路基本是平路,在我们有照明器具的情况下,夜行的危险性很低。现在队尾的伙伴出现了状况,为了避免队伍拉得太长,导致后面的人可能走岔路,我们在这里等她。”
晓宇看了我一眼:“距离估得不错,实际是1.3公里。”
“我选的木强山庄那个点……
……
等到队尾腰疼的伙伴Connie到来并休整完毕,队伍又向前移动了,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领队的头灯和强光手电及时地亮了起来,在强光的指引下,我安心了许多,继续带着队伍,一步一步向前移动。
临近终点木强水库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保安室里的大叔问我们来干啥,在得到来徒步的答复以后,说了一句话:
“不要丢垃圾。”
“我们捡垃圾倒是真的!”
转个弯,又走了几百米,面前豁然开朗:一轮上弦月,高挂在湖水的上空,不远处的灯光投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拉出长长的光柱,仿佛文森特·梵高笔下的《罗尔讷河上的星夜》。转转头看向黑黝黝的来处,我突然有些明白,做一次户外的领队,就像在参与一次战斗,此时,最后一位队员Connie还没有到达,就意味着战斗还没有圆满结束。
于是,我走了过去,和其他领队一起,等待着Connie的到来。
远处关山莽莽,夜色如水。
「谨以此文,向在野的各位领队表白:谢谢你们让我知道了,在徒步里学到的东西,是可以转化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的。也许,这也是在野的意义之一吧。」
▼▼▼
听听大家怎么说
Q:在这次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开心的时刻是什么?
野牛 以前参加在野我都是冲锋战神,之前还经常搞单挑徒步(危险动作别学),这次做实习领队其实有点领会到其实带人徒步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
Q:领队教的知识技能,你觉得最有用的是?
匿名朋友 这次活动中学到的户外知识比过去加起来还要多,学会了如何使用登山杖、绑鞋带和绳结的用法,以及上坡的借力技巧。
一马 前一天的讲座,以及如何爬山的三个小技巧。
西施 欧阳教系鞋带!真的不会松!
Orlando 不能把水果扔在野外。
▼▼▼
Bonus
牛木线上的合影
▼
跟在野一起进步吧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