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将到来的负利率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0-01-06

 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42篇文章
这两天一直有人问我负利率的事儿,我们在前文《经济确实在回暖了》里面也说要讲,今天展开讲一下这个问题。
负利率看名字就很直白,就是利率低于0,你存钱要收费呗。
今天你把钱存到银行,等若干年后把钱取出来时候变少了。钱放在银行银行不光没有利息,本金都变少了。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16年就说过这个问题,未来美国生产率增长陷入停滞,后面再QE或者负利率都是可以操作的,而且到时只有这两个办法。

现在再QE已经来了,美联储从下半年开始不是持续扩表嘛,

相信负利率也不会远,应该在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

现阶段负利率主要存在于欧洲和日本,而且幅度有限,但是负利率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远远大于多数人的想象。

现在推行负利率最大的阻碍是,多数人听到负利率第一反应是我存钱不给利息就算了,还让我交保管费?那肯定就不存钱了嘛,后面多数会考虑买个保险柜取了现金放在家里。毕竟现金放在家里一分不少,存银行还要被银行收利息。
这种想法对存款不多的老百姓是适用的。不过当你存款很多,比如几百万甚至上亿,你存在家里显然不现实,因为太不安全了。
对于大机构更不可能了,毕竟各种业务往来都不是现金支付,哪怕银行问你收利息,这种情况下你也得把钱存银行。
所以到目前为止,欧洲和日本的负利率都是向高净值的大额储户收,还没扩散到普通老百姓的小额储蓄,毕竟小额可以取了现金放家里嘛。
未来如果数字货币铺开使用现金消失,大小额就能一起收了,毕竟你没办法取现金放家里了呀。
说完负利率可能发生的时间,我们说说影响。
负利率对普通人最大的影响是会激化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主要源自哪里?源自资产升值。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富人持有不动产和公司股权(比如房产和公司股票),穷人主要持有现金。
如果你看过前面的文章,会发现我们讲过很多次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持有的是现金还是资产,资产价格的变化会让二者差距越来越大。
资产价格和货币的关系就是船和水的关系,水涨船就会高。
富人拿到便宜钱的途径更多,拿到以后基本上会考虑去买实物资产或者金融资产。在现金流能支撑的情况下,还会适度加一些杠杆。所以每次印钞带来通胀钱变毛了的时候,他们的资产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资产升值补偿了票子变毛的损失。
穷人因为原始积累不够,根本没本金也没意识去做这个事儿,除了消费就是存钱补贴富人,所以后面贫富差距就越来越大。这个我们之前在《搞清楚资产和负债是你进阶第一步》里面讲过。
过去十多年美国不断量化宽松(滥发纸币),导致了全球央行都被迫跟着印钞,结果是全球纸币通胀,购买力下降。
只要滥印钞票必定会推高资产价格。资产价格上升就像火车离站一样,没上车的只能在站台上干瞪眼。
快速的资产升值会撕裂社会,上车的人能把无数底层屌丝瞬间秒杀。这也是人们感叹各种固化的由来,而且宽松的机器一旦开动,除非三战洗牌,不然就不会停下来。
在负利率的环境下,那些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会变得更有价值,比如能稳定收租的房产,可以发放股息的股票。
富人把钱放在银行只能产生负回报的情况下索性不存了,把这些以前存在银行的钱都拿出来去购买任何能产生正回报的资产,哪怕只有0.5%的回报也比给银行交利息强吧。
很多人嘲笑外资每天加仓几十上百亿,他们正处在货币超发和负利率的双重打击下。在他们眼里我们的A股和港股资产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洼地了(下一篇我们可以展开讲讲为啥大A对外资特别有吸引力)。
这会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拥有大量资产的富人因为资产升值,财富增长速度会大幅超越只拥有现金的穷人,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恶化。

这也是为啥之前川叔说要避免我们过快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对养老金体系的打击,负利率会对养老金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
说这个之前我们先讲讲现在养老体系的运转模式。全世界大多数养老体系运行方式都差不多,劳动者在工作时每年往养老基金上交工资的一部分,等退休了再从养老基金提取养老金。
养老基金经理拿你上交的这些钱做一些资产配置,保证基金投资有稳定收益,而且能足额按时向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
所以养老基金的未来现金流,很大一部分是可测算的负债。道理很简单嘛,每年都有一部分人退休,你需要支付他们退休金,把这笔未来要支付的退休金折现到今天,就是养老基金的总负债。
对养老基金来说,折现率越低,未来债务负担越重。折现率和利率水平息息相关,折现率越低,未来债务负担就越重。
英国的前劳动部长曾经测算过,长期利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养老基金总负债就上升20%,资产的增值只有10%。这等于说,利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养老基金净资产就会缩水10%。
现在已经有很多西方养老基金被迫做出反应了。荷兰的PFZW养老基金,英国大学教师养老基金,美国通用电气养老基金都在通过削减退休金,增加在职人员上缴比例来弥补养老金亏空。
一旦进入负利率,退休依靠养老金过日子的人就不得不面对养老金缩水。
这也是我们以前为啥一直说,未来面对货币超发和负利率双重打击,多数人必然没办法停下来,想要安然养老,就要早做准备。还记得90年代万元户的故事嘛,那时候他们也曾经觉得手里的几万块可以安度一生了。
关于负利率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说个其他事儿。之前有人留言问了好几次定价4.025%的年金险,问未来负利率这东西值不值得配置。他说这两年利率降的有点心慌,两年前余额宝还有4%的利率,现在也就2.4%左右。
开始我也没在意,被问多就去看了看。如果你对自己投资水平没信心,又需要一个数十年无风险收益相对较高的东西,可以考虑配置部分做保底。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4%的预定利率跟自己下场去股市楼市投资收益没法比的话,那还是别考虑了。
现在看4%挺一般,但是在未来负利率的大背景下(川叔不就说了嘛,要防止我们过快进入负利率),如果你投资水平一般,锁定远期4%的几十年复利(相当于单利6-7%吧)还是不错的。
目前在售的产品月底会下架,因为监管不让卖了。之前已经约谈了相关公司,叫停了预订利率4.025%的年金险产品,要求降到3.5%。
为啥不让卖了呢,我猜是因为之前的惨痛教训。
1996年5月起,央行8次降息,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从9.18%一路降到了1.98%,保险公司还傻乎乎在卖预定利率8.8%的产品,虽然后面很快发现下架了,但是依然卖出去不少。
按照银保监会数据,后面年份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连4.5%都没过。

这批8.8%卖出去的保单因为利差损失自然是亏得妈都不认识。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他们这批保单亏了大概800亿,很多年都特别痛苦。

假如你爸妈当年买了这种“收益不算高”的产品,赶紧回去表扬一下他们。

产品的角度,市面上在售的还不错。年化复利基本在4%上下,不担任何风险,复利还比较可观。

举个例子,
以一个30岁的年轻人为例,投入25万到相伴一生,一年交5万,一共交5年。60岁开始领取。
那么:60岁后,每年可领取35500元。
假定他活到了85岁身故,一共领取88.75万。家人还能一次性拿到46.62万元的赔付款。
一共可领取135.37万元(总投入25万元。
返还金额是保费的5.4倍,算复利的收益率大概在4.1%。

不买不甘心,买了怕后悔的可以看看。因为福禄一生第5年现金价值就超越了你交的钱,后面都是四点多的复利结算。也就是说那时候你后悔了,可以无损失退出,再拿点利息。

也就是说,虽然这俩利率差距很小,但 的总收益会比 高一点,为了收益需要牺牲点流动性。

这俩12月底下架,当然,不排除会提前下架。

文末放个入口吧,有兴趣可以看看,点击蓝字链接可以详细咨询。

也可以点进链接试算一下,看看未来能返还的钱。

最后讲下过去俩月我们每次写到保险都会重复被问的俩问题。

关于投保地域,全国都没问题。它们的试算页面只有4个区域是为了展示分支机构,是监管要求。正式投保页面可以选择全国真实地址。

还有就是总有人问安全性。我国是相关制度设计最先进,监管最严的地方。有问题国家就会出手托管,不会影响消费者权益。安邦出事不就被托管改名大家保险了嘛。重要的是搞明白自己需求,看清楚合同规则就好。

全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