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板的改革说了点啥。。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1-02-23
 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87篇文章
大家都知道节前创业板搞了个注册制改革,很多读者后台留言让我说说这个改革到底说了点啥,今天我们主要讲下这个话题。
你要说注册制对盘面没影响那是假的,改革推出当天不就走出了单针探底的行情嘛。
但你要真的说影响,其实又不太大,因为注册制改革本身并不影响企业的盈利变化,而且在目前流动性泛滥的状况下大多数公司估值并不算高。
其实很多人没想过,每次改革都是带着目的来的,就是当初股市设立目的就是为了给国企融资。
后面搞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解决法人股的问题,当时法人股不能流通,每股也就卖1块钱。
当时群众们的想法是,法人股流通增加了那么多供给,后面肯定要暴跌啊。
可惜大家期待的暴跌没等来,等来的是一波一年多的暴涨,上证那个6124的点位至今还没有逾越。
那时候很多聪明人跑去低价买下了法人股,等着分置改革能流通以后牟取暴利,他们确实也等到了。
这个阶段获得利润最多,最出名的应该是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就是那个花2亿买了鸡缸杯的大叔。
这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是带着目的来的,是加快直接融资的步伐,支持制造业2025计划。
虽然这个2025计划已经很久不提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停下来,依然还在继续进行。
很多人肯定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居然是中央深改委通过的,看规格就知道这玩意级别很高
大家知道支持制造业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需要钱,但这个钱最好不是银行贷款来的。
因为创业和发展九死一生,多数中小企业熬不过去头几年,银行贷款去支持他们还不上就是坏账。
如果这个钱是股票市场来的,那就没这个问题了,直接融资大家愿赌服输嘛。
创新和科技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所以大家才看到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率先推行了注册制。
一方面这样可以加快融资支持创新和科技制造业,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坏账风险。
当然,想要融资就必须有一波涨势,涨了才能不停注册发行股票融资,毕竟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这个道理和楼市一样,2014楼市低迷的时候有人买房么?并没有啊。
后面限购限贷放开,棚户区货币化改造推行,全国都开始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去库存。
那时候不是你要逼着吃瓜群众买,而是他自己就会去抢着买,而且还会加杠杆买。
换成资本市场道理有什么区别么?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人性不变。
很多人担心注册制会分流市场资金,这是最不合逻辑的预测,现在市场上流动性已经开始泛滥的。
后面随着猪肉价格下行带动通胀下行,我们有更多空间下调利率,越来越多便宜的钱会在市场流动。
一方面很多人担心央行放水过多出现资产荒,另一方面又担心股市出现流动性问题,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未来这次改革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首先我们可以期待一波上升了,上涨才能融资嘛。
其次更多中小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拿到钱了,这里面有好公司也有烂公司,只要少数好公司崛起,就是值得的。
最后是对投资者专业性要求更高了,注册制上来的公司买不好很容易踩雷倾家荡产。
从炒作的角度来说,其实对交易型选手影响也是蛮大的,不管是限制手数还是日内涨跌幅拉开都是大杀器。
按照现在的交易规则,一个题材龙头炒翻倍,带动跟风补涨大概是40到60点涨幅。
龙头连续涨停的过程中,场内资金不断挖掘跟风个股,形成一个良性的板块共振。
日内涨跌幅一下子拉到40个点,这些跟风板块基本就很难形成良性互动了。
一共才40个点的跟风预期,日内就已经20个点了,第二天就又变成了跑得快的兑现游戏。
限制手数以后对交易选手也会变得更难,之前的涨势本来就是关键位置大单子打出来的,现在等于说这种大单子没有了。
这种放大涨跌幅对散户也是噩梦,本来天地板亏20%,现在一天就去掉40%。
要是再加上T+0,基本上不用过几年散户的钱就会被割光了,欧美其实散户就是这么消失的、
未来没有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散户要么让自己变专业,要么把钱给专业的人打理,不然很容易把钱亏光。
可能对大多数散户来说,未来投资创50和各种窄基ETF才是更好的方向,不选股只做仓位和择时。
几年以前这个操作可能还做不到,但是现在不同了,窄基指数越来越多,市场的流动性也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
只要你的交易策略和仓位管理足够优秀,研究只需要达到行业层面,而不需要深入到每家公司。
未来是个充满镰刀的杀戮时代,也是充满机会的黄金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与大家共勉。
全文完!!

延伸阅读:

热钱开始来了

史上最难就业季

买房自住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