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上最难就业季。。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1-02-23
 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84篇文章
前两天有读者发给我一张很有意思的图,说上海交大保卫处有个工作,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我看网友调侃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去大学当个保安都没戏,人家学历都要求硕士了。
当然这是个玩笑,这个岗位并不是普通的保安岗,而是管理岗,类似保安队长的角色,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
不过这两年学历在通货膨胀是没错的
现在“双一流”高校非教学行政岗基本都要求硕士学历,而且本科必须来自“双一流”高校。
比如复旦研究生院里面做行政的都是复旦博士,做的是最最基础的工作。
非行政岗要是想进个老师,很多都要求博士继续读两年博士后再视科研成果而定。
一二线城市好点的中学老师基本都要求名校毕业,录取的也基本是清华北大这种水平的。
比如深圳南外的这个教师名单

这个事儿以前我们在《面对过度教育带来的学历内卷化,我们该怎么办》里面讲过。
而且还专门写了篇文章告诫读者说《不要掉进高学历低收入的坑里》,因为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
学历通胀的速度远比货币快的多,原来考个大学就有不错工作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今年应该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了,大部分企业招聘都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冻结。
可874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又创新高了,岗位减少叠加供应新高,简直太难了。
顺便说一句,我自己舅舅家的表弟,节前失业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现在的状况是一个职位210人投简历,前两天把能支持数百万日活的Boss直聘都搞崩了。

虽说今年国家为缓解就业搞了研究生扩招,但我劝大家一句,能就业还是早就业,占个坑远比去考研读书重要
过度教育带来的教育回报率下降导致了学历的提升速度远远跟不上坑位关闭的速度,这就是饱和式学历竞争带来的“内卷化”。
在不就业虽然把压力延后了,但扩招的研究生也会在未来同一时间毕业涌向市场,那时候可能更难。
如果你要问我为延缓就业压力,普通研究生有必要上吗?那我会告诉你没必要
扩招本身就是因为解决不了就业,才会想办法延缓两年你的就业。能找到工作还是早点工作吧!混社会才是你人最该做的。
多数人读研不过是为了混日子混学历延缓就业压力,根本不是为了啥搞科研。
搞科研需要天赋,基本上有天赋的25岁就能看出来了,才华这东西挡不住。30岁还在考学历的,根本吃不了科研这碗饭。
所以不管是砸钱培训还是花钱留学,又或者考研读博,首先要想想你的目的是啥,这么选会有多大帮助。
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后是离自己目的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本科就业前景就不好的专业,不要以为考上硕士博士就会好起来,不会有任何改观。
甚至会更差,因为你在烂的事物上浪费了更长的时间,用人单位只会愈加认为你蠢。
即使就业了也没办法一劳永逸,后面还有中年危机在等着你,35岁向来是个坎。
很多社招岗位年纪卡在35岁,比如交大保安队长那个招聘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招聘启事我关注的根本不是学历问题,而是年龄问题。
因为我觉得交大保安队长要求硕士学历很正常,可年龄被卡在了35岁位置就有点惨了。
多数公司更常见的手段是会用各种花样裁掉那些35到40岁的贵价中层,搞个升职不加薪的层层递补。
最低职位空出来招聘应届毕业生,既完成了安排就业的指标,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还降低了成本。
但是这批被裁掉的不上不下的中年人就惨了,岗位基本把年龄卡死了。
上一届中年人好歹还赶上快速发展赚了套房子,遇到中年危机手里还有点资产。
这届年轻人未来不早做打算只会更惨,因为现在积累资产的难度更大了。
而且随着发展速度变慢,很多行业失去了工资快速提升的空间,变成了收入多年不涨。
典型的就是台湾,之前亚洲四小龙时期增速很快,大家的收入也跟着经济在飞速上涨,所有人都把这个当成了常态。
后面增速慢了,九十年代到现在大学生毕业工资都没涨过,日子过得嗷嗷惨,好多人跑到对面福建去谋生活。
这也是为啥之前我们写那篇《35岁是个坎,为啥到岁数就不想要你了》的时候告诉大家要早积累资源,早做准备。
全文完!!

延伸阅读:

又要降息了。。
我们终将面临的养老困局
面对低利率侵蚀,全球最强都扛不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