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便宜才是硬道理。。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1-03-31
戳上面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165篇文章
这两天行情向上开始突破了,涨得最猛的是资金抱团股,这里面不少是大家公认的好公司。
以前总有人再说,只要是好公司,啥时候买入都是对的,这是句很扯淡的话。
要知道便宜才是硬道理,再好的公司买在太贵的位置,注定结果都不会太好。
当然这个便宜包括很多方面,可能是看估值便宜,可能是看位置便宜,也可能是看成长便宜。
一个价值20块的好公司,你花了500块买进,怎么也算不上一项好的投资。
相反的,如果是一个价值一块的垃圾公司,你可以花三毛钱买进,那也有可能回报丰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那次科技股泡沫的时候,很多科技公司被炒上了天。
现在很多当时的公司早就已经不在了,还能看到的这些,很多也成了目前的科技巨头。
不过看看他们的股价表现,你会发觉,如果你是在2000年那次科技泡沫高点买入。
后面的代价可能是要花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消化这个泡沫。
比如苹果公司,用了近五年时间,重回2000年那个股价高点。
比如微软甲骨文英特尔,用了十四五年时间,才重回2000年那个泡沫以后的股价高点。

高点买进很大概率面临的就是价值回归,这种价值回归一般是价格和估值双杀,所以通常特别惨。

以前很多人总说A股牛短熊长,圆底尖顶,两年时间涨到高位以后,后面几年时间磨底会特别煎熬。

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也和2000年美国的科技股泡沫一样,是个估值回归的事儿。

A股本身一直是个风格市场,每次都是资金抱团把某个风格演绎到极致,后面又会迅速撤离把估值打压到极致。

漂移的轨迹很像钟摆,往往是从一端摆到另一端,从来都不会在中点停留。

最近两年的白酒,过去一段时间的新能源和医药,本质上都是这么回事。

看市场估值的话,这一点也体现的非常明显。每次高位崩下来,基本都是估值被炒高到极致,然后就是漫长的磨底。

以前我们在《A股从来就没什么慢牛》里面讲过一个例子

说假如熊市低位的时候全市场总市值是50万亿,牛市高位的时候是120万亿。

那么熊市在50万亿位置买入的人,赚的是牛市顶峰120万亿高价接盘那批人的钱。

为啥最终会崩盘呢?因为牛市顶峰通常会炒到市场估值太高没人接盘;或者总市值超出股民整体能支撑的购买力。

大家在顶部接不动了,购买力衰竭了,最后自然也就崩盘了。

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大A为啥不会有什么慢牛,为啥这么多年的特色是尖顶圆底。

也能理解为啥每次大牛市炒到极致,尖顶都是坍塌式的崩盘,紧随其后的大熊市圆底却无比磨人。
到了尖顶购买力撑不住,自然后面是崩盘式的下跌。圆底那几年难熬的慢熊,则是用来消化当初尖顶大牛市炒到太高的估值。
为啥我们以前说低位,确定性,重仓三要素里面,低位是最重要的。
因为你作为一个散户,不管是研究还是资金,和机构相比都没有优势。
那么在公司质地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在月线低位买进,和大资金建仓成本接近,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相对安全。至于后面炒到高位的时候,什么时候必须要全部卖掉也非常简单,只要看图就行。
在价格高位的时候,图形坏了,基本就可以考虑闭眼卖出了。
有人要问了,这里不需要看基本面么?价格都涨了几倍了,还看啥基本面,要啥自行车。
低位建仓的人早就在这里获利好几倍了,一旦图形走坏,就会出现源源不断的抛盘。
当然,我们说的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
不过十次有一两次例外的话,真的值得你下重注去赌输赢么?
文章的最后想说,元旦以后牛市的第三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牛三已经悄然到来,磨人的牛市二期也悄然离去。
未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会见证我们在《通胀以后就是债务崩塌》里面写过的,看到泡沫吹起和破灭整个过程。
这里还是那句话,低点买入的,高点千万别倒金字塔加仓。图形坏了记得走,千万别回头。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饭爷的江湖。”

延伸阅读:

周期王者归来

一个重要提示

一个大变革要来了

大宗商品为啥暴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