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樟:齐物
芒种时节,谈一谈“齐物”二字:世间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但遵循共同的自然法则。樟树也满足着平衡、守恒和概率等法则。
樟树能够保持自身力的平衡,这得益于枝干与根部的不断分形。如果樟树扎根浅,那么枝干难以承受雨雪风等外力的侵袭。樟树生长的平衡,还依赖稳定的土壤、水源、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俗话说“树挪死”,是因为移栽后,树的内在平衡容易被打破。虽然樟树移栽已经司空见惯,但减少损伤并及时恢复等原则是移栽成活的重要保证。
P(A∩B) = P(A)*P(B|A)=P(B)*P(A|B)
或者:P(B|A) = P(A|B)*P(B) / P(A)。
其中P(A∩B) 表示A和B都发生的概率, P(A)表示不考虑B时A发生的概率,P(B)表示不考虑A时B发生的概率。
很多时候由于认知有限或样本数量不足,我们很难界定两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应用贝叶斯公式。比如:之前我发现选定的樟树枝条叶子被啃光了后,产生了条件反射——只要樟树枝头光秃,樟叶蜂就是罪魁祸首。但理性分析发现:以樟树叶子为食物的昆虫很多,樟叶脱落的原因也有很多,樟叶蜂也不是所有的樟树叶子都吃,看到樟叶蜂啃食的枝头也未必都会光秃。
假设:所有看到樟叶蜂啃食的情况下枝头光秃的概率P(看到樟叶蜂啃食|枝头光秃)=30%,不考虑枝头光秃时看到樟叶蜂啃食的概率 P(看到樟叶蜂啃食)=5%。不考虑樟叶蜂啃食时枝头光秃的概率P(枝头光秃) =30%,
应用贝斯叶公式:
P(看到樟叶蜂啃食|枝头光秃)=P(看到樟叶蜂啃食)*P(枝头光秃|看到樟叶蜂啃食) /P(枝头光秃) =5%=P(看到樟叶蜂啃食)。可知:不管考虑樟树枝头光秃与否,看见樟叶蜂啃食的概率都一样,那么枝头光秃的锅,就不能让樟叶蜂一个虫背。
可见人的感觉与事实差异很大。再如:樟树的生长幅度与节气的关系,胸径与高度的关系,选定枝条长度与粗细的关系等。
2024年选定一棵黄樟,节气测量:
选定枝条长度:19.0cm,粗细:3.49mm;
大寒:胸径:23.20mm,高度:121.6cm;
选定枝条长度:19.1cm,粗细:3.50mm;
立春:胸径:23.16mm,高度:122.0cm;
选定枝条长度:19.1cm,粗细:3.53mm;
雨水:胸径:23.13mm,高度:122.6cm;
选定枝条长度:20.3cm,粗细:3.67mm;
惊蛰:胸径:23.12mm,高度:122.7cm;
选定枝条长度:20.4cm,粗细:3.75mm;
春分:胸径:23.83mm,高度:122.7cm;
选定枝条长度:20.5cm,粗细:3.83mm;
清明:胸径:23.83mm,高度: -- cm;
选定枝条长度:28.5cm,粗细:3.87m;
谷雨:胸径:24.04mm,高度: -- cm;
选定枝条长度:30.5cm,粗细:3.91mm;
立夏:胸径:24.04mm,高度: -- cm;
选定枝条长度:29.0cm,粗细:4.16mm;
小满:胸径:24.09mm,高度: -- cm;
选定枝条长度:26.0cm,粗细:4.20mm;
芒种:胸径:24.55mm,高度: -- cm;
选定枝条长度:28.2cm,粗细:4.30mm;
芒种时节,被樟叶蜂啃光的枝头叶子新生,新的平衡和守恒关系建立了。
可见:破则立,稳态宜;过则溢,总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