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外滩》艺术生态 ∣ 从景观中再造出的“微型景观空间”:竹林剧场,店面剧院和微胡同
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回收,再生,再循环:中国近期建筑》展览中,《竹林剧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竹林剧场》是徐甜甜与自己团队DnA建筑事务所于2015年完成的项目。如其名,“竹林”是该项目的中心点,取材自横坑村,这座被竹林围绕,始建于明朝,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村落。徐甜甜意识到竹林对该村落的重要性和价值,于是,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以极简的建造手法,在竹林深处一块较为平坦的场地上打造了一个自然空间,或者说,是一座景观式的剧场,既能独乐,又能众乐。这个空间是依据竹子的柔韧性,以编制手法将梢端下垂的竹子编织为穹顶形状的剧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人类进驻自然的痕迹,又在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同时,令产物有种浑然天成感。
竹林剧场,2013。图片由徐甜甜和DnA建筑事务所提供
当地能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乡民和游客又从中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与精神享受。他们将此当作活动空间来观赏剧团演出,进行传统祭祀活动,或者闲坐此处与人交谈。明代画家仇英在《竹林品古》中就将竹林描绘为一个公共空间,人们齐聚其中品评古玩字画,互相交谈,真是不亦乐乎;同样,在《独乐园图》里的七处园景中,他在钓鱼庵和采药圃两处园景里,各描绘了一个竹林空间,其中,司马光正在独自垂钓和休憩。这两处围合式的竹林空间与《竹林剧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电影《卧虎藏龙》之中,竹林是武林高手决战的场所。由此可见,竹林的形态特征具有强烈的精神寓意和改造价值。而且竹子作为一种自然植物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生命周期,因而,《竹林剧场》的形态在每年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赋予了建筑物一种生命气息。
《独乐园图》里的钓鱼庵和采药圃图景。图片由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提供
竹林剧场,2013。图片由徐甜甜和DnA建筑事务所提供
同样因地制宜而且以剧场为模式的项目,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家马修·马佐塔(Matthew Mazzotta)的《店面剧院》(Storefront Theater)。作为工作于交叉领域的艺术家,他更为强调建造物显著的功能性。该剧院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里昂的市中心,这是一座只有800多人居住的小镇,它的市中心原本有不少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后来因为经济萧条,这些场所就随之关闭了。艺术家马修·马佐塔从中观察到,这些公共空间对社区人们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于是在2016年,他在市中心其中的一家街道店铺中获得了改造的灵感,即是将它废弃的正面墙改造为公共的剧院场地,而主街道则充当为户外影院。
马修·马佐塔(Matthew Mazzotta),《店面剧院》(Storefront Theater),2016。图片由马修·马佐塔提供
在实施过程中,马修·马佐塔在该剧院墙壁两侧安装了两个液压缸,人们只要按下按钮,就能推出向下折叠的遮阳篷和假墙壁。它们随之会平铺在人行道上,露出可供100个观众的阶梯式座位,一座露天剧院就形成了。当不需要使用时,这些座位可以再往回收,墙壁会恢复到此前的店面模样,并融入整个街道的建筑之中。这是该剧院独特的象征,也无疑为剧院本身增添了不少神秘和新奇。因而,自从建成后,它吸引了不少小镇居民和周边城镇的人们,他们不仅来此观光而且还将这里作为活动的公共空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电影放映、电子游戏之夜和音乐会,主街道也重焕活力。当地一位居民更是买下剧院旁边的一处店铺,将它改造为一间艺术画廊,举办了至少6场艺术活动。
《店面剧院》假墙壁打开的示意图,2016。图片由马修·马佐塔提供
毫无疑问,《店面剧院》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点在《竹林剧场》中也有所体现。从创造性来说,这两个项目都借助了剧场的概念,并且围绕具体元素或材料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对完美的改造。在不撇弃各自属地个性和特点的同时,它们也被缔造成一个地道的、流动式的微型空间。这是在一个小点上完成的有节制性扩张,最终又形成了观看和被观看的模式。一个微型的社区场所和文化集结地也就此产生。
微胡同,2013,摄影:吴清山。图片由张轲和团队标准营造提供,©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在北京同样有一处别具一格的微型空间,名为《微胡同》。这个项目是由建筑设计师张轲和他领导的团队标准营造设计,同样入选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回收,再生,再循环:中国近期建筑》展览中。相比前两者的位置,《微胡同》处于北京城繁华区域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离天安门广场仅步行距离。它的整体面积只有30平方米,因而它空间的构造也较为复杂。张轲在原有建筑面积和规格上,从内部置入了由混凝土板结构建造的几个方形单元格间,并由一条长廊联系起来,整体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样貌。每个独立单元房间朝院的一面都配有透明玻璃窗,不仅改善了原本的采光效果和空气流通,而且更具美观性。
除此之外,《微胡同》内部还建造了一个半公共的社区空间,成为对内、对外的交流和讨论场所。胡同作为北京当地的文化象征和旅游景观,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了维持它的建筑原貌并遵循它的文化特点,建筑主体是按比例的墨汁和混凝土调配而成的。而通往外面的临街部分,则使用了原有材料比如砖块,重复使用过的金属和门等等,这加强了与原住居民的亲密感和熟悉气息。整体来说,《微胡同》是一个带公共空间的住房形式,在继承了胡同原始面貌的同时,又呈现出当代的实用与简约(房间内有地暖)。同时,张轲的改造手法既不仿造也不媚俗,这使得《微胡同》也成为了一个被观看的场所,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无论是张轲的旧胡同,还是徐甜甜的竹林和马修·马佐塔的店面墙,这三个看似小体形的建筑都体现了我们日常所见之物或景观中具有的再生和再造的潜力。它们大有从景中来,再回景中去的独特处,因而,它们是于景观中再造出的微型“景观”空间。这体现的不仅是创造者巧夺天工的技艺和对对象的感知能力,也是他们对地区振兴所描绘出的重要一笔。
徐甜甜,DnA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与主持建筑师,先后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得建筑学士学位和哈佛设计研究院获得城市设计硕士学位,2020年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国际荣誉院士。曾获2006年和 2008年WA中国建筑奖,2008年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2009年Architecture Record颁发的设计先锋奖,2019年的Moira Gemmill新兴建筑师奖,和2021年国际可持续建筑奖金奖,并入围2020瑞士建筑奖和德国Schelling建筑奖以及2021美国Marcus建筑奖。近年她致力于松阳的乡村振兴,以“建筑针灸”介入激活乡村文化、农耕产业、旅游经济等综合发展。2019年联合国人居署将松阳“建筑针灸”纳入城乡联系发展的示范案例。
马修·马佐塔,主要在艺术、行动主义和城市主义的交叉领域工作,他专注于建筑环境对我们的关系和经验上的塑造力量。马修·马佐塔的公共项目已经获得了国际艺术和建筑奖项,如Architizer A+奖、Azure's AZ奖、The WAN奖,他有六个项目得到了美国艺术协会(Americans for the Arts)的认可。马修·马佐塔已经赢得了四个主要的国际建筑奖,以及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Dezeen奖的 “年度建筑项目”。马修的作品被CNN、BBC、NPR、赫芬顿邮报、探索频道和科学杂志等媒体报道,并在纽约的库珀·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展出。马佐塔曾获得哈佛大学的Loeb奖学金、古根海姆奖学金和TED奖学金。
张轲,是ZAO/standardarchitecture标准营造的创始人和首席建筑师。张轲于1998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在北京清华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学士学位。自2016年以来,张轲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设计课程。在过去的20年里,他的工作室完成了大量的作品,成为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中最具批判性和创新性的主角之一。最近的作品包括上海的诺华校园大楼、日照社区艺术中心、北京的Camerich研发园区、北京历史中心的一些胡同改造项目以及嵌入西藏景观的各种建筑。张轲于2017年获得阿尔瓦·阿尔托奖章,2016年获得阿迦汗建筑奖。其他值得注意的奖项包括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造建筑奖(2011年)、美国建筑实录国际十大设计先锋(2010年)、中国建筑传媒奖(CAMA)最佳青年建筑师奖(2008年)和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2010和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