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位医务从业者的良心话

千山老余 千山老余 2023-12-26



首先声明:信息及图片来自网上公开资料。本文力求客观呈现当前医药领域反腐风暴中的小小浪花,无任何不良引导。敬谢支持!

听有的医生讲,现在发现一个变化,医院领导们爱端架子的不咋端了,训人如训孙子的也很克制了,有的甚至还主动嘘寒问暖,弄得下面的人不好意思。

联系到当前的医药领域反腐,这一重拳行动,看来不仅“挖瘤子”成效显著,对改善内部关系也有促进,可谓意外之喜。大家从网上网下都能看到,老百姓对这场反腐风暴,举双手双脚拥护,广大医务工作者也强烈支持,表示确实非整顿不可了。实事求是讲,贪婪敛财的蛀虫是少数,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无愧于白衣天使称号,特别是一线医生、基层医生很辛苦,让人敬重有加。但正是那些“少数”,让老百姓叫苦不迭,也败坏了医疗队伍形象,因而这场风暴是势在必行的。其实不少医生,以前就对某些现象很有看法,但碍于身份,不便说出来。一旦说了,可想而知,他就成了“不懂规矩”的另类,等着他的可能就是惩罚和孤立,甚至会丢饭碗。在当前强力“杀毒除菌”的形势下,有的医生讲了一些以往不好讲的话,尽管依然是悠着讲的,没完全放开,但能说出来,就是勇气可嘉、良心可鉴。咱们来听一听,认可不认可请自行判断。某市退休医生甲:我是从医40年的退休医生,现在有时还发挥点余热。对医疗系统的不正常现象早已深恶痛绝,但也很无奈,大环境大气候就那样,个人无能为力。现在全国掀起医药行业整顿,我非常赞同,要早点来就更好了,因为许多患者已经承受了难以挽回的巨大经济负担。医疗系统是人民群众的福利事业系统,专业性很强,药品也不同于其它商品,病人不能自行选择。人生了病,只有到医院听医生的诊疗处置。医院实行自收自支之后,医护人员也搞了承包制,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多收多抽,少收少抽。除了保证给医院上交营业额,还要自己吃饭。多收的那一部分钱,必然要加到患者身上。医疗系统各显其能,因此就出现了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开大方、卖贵药等各种不良现象。还有住院医生,谁管的病人欠了钱,扣谁的工资,搞得医生操心收费比操心看病还多。这样一来,“治病救人第一”从何谈起?以前药品执行全国统一价格,流通渠道是一级二级批发站,利润空间有死规定,所以没有药品回扣一说。到后来,定价是厂家、专家及有关部门。曾有一种所谓新药“依达拉奉”,成本不到1元,售价到医院是90多元,开一支药给医生回扣50元,利润空间太大了!实际情况往往就是,医疗器械不看适不适用,回报率高就是好器械;药不管效果怎样,回扣多就是好药。药监总局原局长郑某萸不是倒了吗?触目惊心!胡来的例子太多了,不正常现象成了正常现象,成了谁能折腾就是能耐大、本事大。惩治医药领域腐败,应找到根源,加以针对性整改,避免割韭菜式的整治,越割越旺。某乡镇医生乙:大家说到的一些乱象,在我们卫生院也上演着。一个小小的卫生院,欠债2千多万,本就没多少病人,院长CT、核磁共振片子都看不懂,便把机器买过来,或租过来。不论患者需不需要,要求医生都开单检查,反正多检查几项又不会出人命,患者又不懂,还不是听医生的,叫检查啥就检查啥,开啥药就买啥药。这样通过病人把医保钱套过来,分给院长和设备方、开单方,弄了百姓的医保钱,苦了患者。某市医院护士丙:咱们这边一些原计划的交流会、报告会都叫停了,有的科室连一些手术都取消了,之前随处可见的医药代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以往不常见的院长、书记等领导,最近都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还有一些原先边缘化的医生,现在被委以重任。我们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好事,希望不是一阵风,而是真正的彻底改变。某市医院化验员丁:以前经常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医药代表出入医院,和医院领导、各科室主任都很熟悉,跟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她主要就是供应输液用的葡萄糖和氯化钠,还有注射器等医疗器械,隔三差五一车一车往医院送。而且她几乎每天都混迹在医院各科室,请他们吃饭、唱歌啥的。最近没见她来了。说实在的,有些事我们就是光看也看了很多,这次整顿我们从内心支持,一定要整出实际效果来。某市120前司机戊:很多人都知道,120跟做殡葬的有合作。信息费很高的,四六开、三七开都有,谁拿大头不用说了。真是打个电话,就来收益。殡葬那边“刀“很快的,稳准狠,“刀”不快信息费他都付不起。做殡葬的都要跟各医院合作,有医院才有第一信息,才有生意。做得早的一般跟医院签合同承包太平间,后来做得晚的没医院就没信息,所以高价找120合作。竞争很激烈,谁给的信息费高就跟谁合作。上面是医疗系统各层面从业者说的一些话,他们了解情况最多、最深、最真,知道关键问题在哪里,整治工作听听他们说的应该有益处。咱们再听听医药代表怎么说的,以尽可能多了解点情况。某药企女医药代表(已辞职):我是个北方人,因为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恕我不能透露个人具体信息。我在珠三角做过一段时间药代,说实话,只要头脑活泛,积极肯干,收入还是不错的,但后来实在受不了,就辞职回家乡嫁人了。随便举个例子吧。有对接的社区医院负责人,晚上10点多打电话,叫我过去洽谈业务。早不叫晚不叫,到这个点了要“洽谈”,用脚后跟想都知道,去了会有什么节目。但有啥办法呢?你不去,以后还想不想开展业务?公司的业绩任务怎么完成?去之前,还得自己准备好必要的“东西”,套上牛仔裤,骑上电驴子就往他说的地方赶。到了之后,先吹吹我们的产品,然后他东拉西扯聊一会,接着就直奔主题了。为了方便,穿着、鞋子都尽量简约。从23岁到28岁做了5年,维护几百个客户,身心俱疲,有时从客户那里回来,累得袜子都不想洗。现在反腐声势很大,太好了!希望今后的药代别走我们的老路。另一位女药代

某药企男医药代表(已辞职):

里面的道道我太清楚了,这么说吧,“带金销售”最盛行的时候,回扣总额能占到药品总价的50%—60%左右。这部分钱不仅要分给医生,还要覆盖到医院的各个环节,包括院长、分管副院长、药剂科、财务科、统方、库方等等。这些人和事都靠药代去逐一沟通,少了哪个环节都不好办。总体来讲,女药代优势相对大一些,男药代更加考验能力,当然不光是业务能力,而是包括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要保证业务顺畅,药代不在医院交几个“铁哥们” “铁姐们”是不行的,怎么把关系搞“铁”,那就各显神通了。不听不知道,药代看起来收入丰厚,外表光鲜,原来干起来也有本难念的“经”,并非想象中那么好干呐。另一位男药代最后听听一位患者朋友的感受。某市市民:前几天,我得了感冒去看病,医生给开了三种药,一共13.08元。当时吃了一惊,咋回事?有没有搞错啊?就特意问医生,怕他开错了药。医生说没问题,治感冒这点药够了。确实难以想象,以前进医院,不管啥病,哪怕只是感冒之类的小病,不做几项检查、化验,不花个几百块出得来吗?这样看,现在整顿医药领域,老百姓已开始受益,希望能管得更长久一些。好了,考虑到篇幅,只能代表性地呈现一些所言所感,大伙看到听到的应该更多,咱们从中可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这场反腐抓得准、挖得深、砸得实,是扶正祛邪、革弊鼎新之举,受到了上上下下的广泛支持。有位老医生讲得好,既然走上从医之路,就要搞清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完成绩效指标,更不是唯利是图大肆圈钱;就要搞清医生的价值,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不是利用岗位搞肥腰包,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更不能由“白衣天使”变成“白衣魔鬼”。相信这场“史上最强”的医药领域反腐风暴,能极大促进医疗本质和医生价值的回归,“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将更加巩固,“靠医吃医,靠药吃药”的不良现象将没有市场。猛药去陈疴,清风荡污垢。为利国惠民的反腐风暴强烈点赞,同时也为奋战在医疗战线的广大良心医务工作者强烈点赞!再次声明:信息及图片来自网上公开资料。本文力求客观呈现当前医药领域反腐风暴中的小小浪花,无任何不良引导。敬谢支持!
END(点击蓝字即可浏览)

我在东莞做沐足技师(1—5)

我做足浴女的这些年(52—54)贵州“酒色女虎”张玉梅:从精英到阶下囚的沉沦史“窝里玩”:山东某国企领导与女下属新版“鸳鸯戏水”

傅晓田之谜:这个美女不寻常!


不“解”之缘

一“点”不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