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 · 咨询师专栏】青少年激情自杀的关键因素:暴力语言
王骏/文 张进/图
近期,国内发生多例中学生因暴力语言造成的自杀事件:武汉一男生违反课堂纪律被老师叫家长,家长对其进行打骂,该男生跳楼;泰州一男生被班主任多次打骂和阻断恋爱后跳河;扬州一名14岁男生因为作业问题被家长责骂而跳楼。
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媒体讨论集中在师德师风、家长的教育方式、情绪控制等等。本文就此类提供另一种角度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一、引发孩子自杀的多重原因
1. 满(超)负荷工作生活的家长们
当今社会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大多数人都紧张繁忙。尤其是社会低收入群体,不仅忙碌,且压抑。这种满(超)负荷的工作生活与精神压力使人经常处于疲劳焦虑状态,产生和累积非常大的消极情绪。
曾经有个老师问学生:怎么几次开家长会都看不到你的家长?学生回答:父母都是工厂流水线员工,加班是常事,请假很难,还要扣工资。
低收入群体即使被扣除一两百元,他们都很难受。许多家长在上班期间被叫到学校后,累积已久的消极情绪全部爆发,对孩子的发飙经典语句是:我都这么辛苦了,你还给我惹事。
另外,忙碌疲劳的家长少有时间精力跟孩子互动交流,孩子若在学校受了欺负,遭遇不公平待遇,也无暇顾及,敷衍了事。甚至说:你要反思自己的错,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2. 抑郁症的双重加工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从浅到深,分别是意识、前意识(也叫下意识)、潜意识。这里简述几个意识的状态:意识,是我们现在的正常理性思维。前意识呢?例如,自己回到家门口,脑子还在想工作上的问题,手会自动的掏钥匙开门,不需要思考开门的整个过程;
在马路上驾车 ,突然有人横穿过来,司机会紧急刹车或调转方向。这是前意识的工作过程:处于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状态,无需思考。
人的早期经历产生的记忆、认知、情绪、行为习惯,存储在前意识和潜意识之中,前意识层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回忆调取。潜意识的定义是一般状态下不可召唤,只能通过解梦和催眠探索。
Ingram(1984)、Smith和DeCoster(2000)等提出的“抑郁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主要是联想加工(前意识)和反思加工(理性意识)两套系统。一般情况下,人出现消极状态的时候,理性意识可以进行防御和消除,让心情处于平静状态。
但一部分个体早期经历了很多不良事件,产生了大量的消极记忆、认知和情绪,没有得到处理,处于潜伏状态,平时对人的生活干扰不大,如果个体遭遇负面应激、时间压力、竞争性任务等多种状况,存储于前意识的消极信息会自动浮现出来,而陷入应激中的理性意识又处于紊乱罢工状态,无法对消极信息进行防御消除。随着消极认知和情绪越来越多,当下的外来消极信息和早期的消极信息逐步全面占据个体的大脑思维,引发抑郁易感个体的抑郁状态和自伤自杀行为。
很多人认为,人会得抑郁症和自杀,仅是因为某些群体的性格多愁善感,不坚强,心胸不开阔。其实,抑郁症存在很大的生理因素,甚至生理因素非常重,与患者的性格、思维方式、情绪等心理因素不一定有关系。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中科院的期刊论文《抑郁易感性因素的神经机制》。
3. 催眠的信息过载理论
大家有没这种体会?某个员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想去找老板提出点要求。结果,进了老板办公室,被老板说了一通后,一个劲点头,什么目的都没达到,就莫名其妙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了,还发了一阵子楞。
这是典型的清醒催眠的信息过载,只是程度不深,类似被短期洗脑一样。权威人士的谈话技术除了谈判辩论的一些策略,一个重要的技术是使用信息过载。
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个理论,但长期的行政管理工作,知道这样好用。当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人的大脑承受了过多的信息,又来不及筛选丢弃的时候,人的思维过滤机制进入短暂的空白期,外来的信息就可以直接灌输进来,短时间内成为个体自己的思维认知。如上述事例,当离开老板的办公室,有的人在若干分钟过后会明白过来,恢复之前的想法;有的人的恢复时间则更长。
当骂人的一方使用“否定人的存在价值”的词语,例如“你就是个蠢货垃圾废物,活着有什么用,怎么不去死,你死了大家就好了”,成年人有分辨能力,能读懂文字后面的情绪,对这类文字进行防御,不吸收。大多数未成年人只能读取文字的表面意思,不能明白文字的背后情绪(家长并不想让自己死,仅是非常生气)。尤其是权威人士(例如老师和家长)说出这类话,未成年人吸收程度很高。
若孩子仅被单纯殴打几下,他们的心理痛苦程度不会非常高;如果是长时间“狂轰滥炸”式的训斥,且大量使用“否定人的存在价值”的词语,孩子只会认同词语表面上的意思:我是垃圾废物,没有活着的必要。你要我去死,那我就去死。我死了,你们就舒服了。
这种“信息过载”方式,会让孩子将这类语句直接转换成行动。并且,在应激状态下,抑郁易感群体对这种词句没有防御能力。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死亡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对死亡没有实质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珍惜。
4. 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讲究自我反思,有问题先找自己的原因,学会忍耐、扛责任,顾全大局。这种文化的带来的好处是个体责任感强,及时改正错误;听话,便于管理。弊端则是某些状况下,个体会夸大自己(以及家人)的错误,承担一些并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例如:还没弄清楚事实,就先将问题归咎为自身(或自家人);宁可自己受委屈,也要服从上级;大局和谐重要,个人吃亏事小,等等。
以及面子文化:在意别人的评价,长期压抑内心。这些文化特点,既是孩子的抑郁易感性因素,也成为家长们情绪累积的原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惹了很大的麻烦才会被叫家长,这很丢脸,产生非常大的愤怒。孩子在旁人围观的状态下被打骂,同样让孩子感到非常丢脸。
5. 课外活动娱乐的匮乏
老一辈人的学生时代,虽然物质条件差,但学业内容较少,课余活动时间充足。通过各种游戏玩耍,奔跑嬉闹,能够释放掉大量的学业和生活压力。90年代开始,各种培训补习班纷纷出现。之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让中小学教育竞争白热化。孩子们的玩耍活动几乎全被挤占,压力释放渠道被封堵。
6. 失恋的无价值感
失恋群体的最大消极感受之一是无价值感,感觉自己跟废物一样被抛弃,不值得对方珍惜,没有任何价值。有的个体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自残自杀给对方看。过激行为往往存在于自卑心态较重的群体,他们更缺乏情感或物质资源。自信心较强的群体不容易出现。
在上述情况下,自杀成为攻击的方式之一。当个体面临难以承受的重压却不能反击,也无法将愤怒转移的时候,自伤自杀成为快速释放愤怒与痛苦的一种方式。尤其在这个短暂冲动的时间段,身边存在可以提供冲动行为的便利条件:处于高楼的窗户、走廊栏杆,大桥上,等等。
自杀行为有“自己无存在价值,不配活着”的认知推动,也是攻击的方式:家长要我去死,我就死给家长看。——虽然是自伤自杀,但对象是你的孩子或学生。
二、心理角度的应对措施
关于家长和教师应当如何改变的话题,各个媒体已经探讨了很多,不再赘述。只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对于此类事件的自我预防。
贝克的认知理论指出,当我们遭遇不良事件的时候,改变认知是核心部分。举例:某人坐在山上的一块石头上休息,感觉脚上有东西在动,低头一看,一条蛇爬到脚上,感到很害怕,赶紧将蛇甩开。
但如果这个人是捕蛇者,会高兴的赶紧将蛇抓住;如果是个经验丰富的登山爱好者,看到蛇后没什么情绪反应,将它甩掉就完了。整个过程,经历了认知识别、情绪反应、行为应对。
认知行为理论(CBT)指出:人生经历决定认知,认知产生情绪和行为。认知情绪行为是三角关系,相互影响循环。
从认知角度应对:
当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说狠话的时候,不要从词句的表面意义去读取、理解和吸收。是很重的情绪扭曲了说话的方式。他们很生气,是因为在其他地方承受了很大压力,自己所犯的事情并不大。
从行为角度应对:
对于“狂轰滥炸”式的暴力语言,可以发挥想象,把站在面前的成年人想成动画片《熊出没》的大嘴鹦鹉;或是《哆啦A梦》的大雄妈妈野比玉子在教训儿子的场景:双手叉腰,嘴巴一动一动,语音和内容也是野比玉子的。未成年人的虚拟想象能力丰富,这种做法,对于伤害性很大的“垃圾废物,早点去死”之类的语句具有屏蔽作用,这类暴力语句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
这两种应对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模拟训练,在事件来临的时候,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王骏,“渡过”专栏作者,微信cuimian163
作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