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是孩子最后的港湾

渡过作者群落 渡过 2022-06-06


“爸爸妈妈,我也想被看见。”这句话来自渡过苏州营辅导员、青年营副营长吴尘在渡过公众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记述她参加苏州线下营后的一些感受。


本次圆桌派,我们邀请了四位心理学背景的年轻辅导员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同的体会


  

吴尘:


参加苏州营之前,我面向成人的咨询比较多,这是我第一次很深入地和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一周的时间里,我开始慢慢理解“渡过”所说的“生态疗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能看到孩子们在骑马、射箭、绘画,和各种非常具有表达性的疗愈过程当中,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来到这里的孩子,可能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创伤,有过休学的经历,甚至是在家里、在班级里都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但一般的心理咨询可能很难使孩子打开心扉。在这七天里,我陪着孩子们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很多时候可以听到孩子们的一些真心话。


我意识到,在这个集体的环境当中,大部分孩子的经历都是类似的,他们在这里不会再感觉到格格不入,孩子们发现自己是会被接纳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女孩,一开始能就感觉到她缩在了一个壳子里,没有安全感,但是她渴望跟外界接触。后来在一个用肢体语言表达的集体活动中,大家围成一个圈子,用身体演绎出她的名字,她的状态就放松了很多。虽然大家没有办法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但是彼此之间是有一些能量再流动的。



寇翼麟:


我在苏州营最深刻的就是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这样七天全天候的相处中,才能感受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力量,和他们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要先去理解孩子,去和孩子相处,去感受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才能去提出要帮助他。 




叶萱:


我想给大家分享两个在千岛湖营的小故事,主要是我发现家长所看到的孩子,和孩子本身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不一样。

 

当时有一位营员是个高高壮壮,擅长运动的男生,我第一次见到她妈妈的时候,得到的信息是孩子不愿意接纳自己,在家里有一些暴力倾向,沟通起来非常困难。妈妈还罗列出了孩子的种种问题,情况非常严峻。但是当我们真正见到这个男生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开朗而且健谈的男生,和别人的沟通非常顺利,还主动找别人玩,一起运动。

 

另一位营员是个小女孩,高中生,有一些社恐和复学焦虑。开营之前,家长就找到我们交代了很多情况,带领人们还特意拉群讨论如何帮助这个孩子。线下的时候,妈妈也来找我多关照孩子,带她参加活动。结果人家根本不需要我带,兴高采烈地主动参加活动了,还交到了非常好的朋友。


我想说的是,家长看到的孩子,和孩子在外面的表现是不太一样的,这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差之外,更多的是孩子在家缺少了情绪发泄的出口。当然,家长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必要的,也会有孩子需要帮助,但家长没有在意的时候。


上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群里有点像“夸夸团”,会带给每个人很多鼓励。我们会刻意去发现一些孩子的特长和闪光点,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关注不到的。

 

 


远馨:


我觉得我遇到的孩子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处于一种内心想跟别人接触,但是不敢跟别人交流的状态。


很多孩子休学回家、患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受到了创伤,回到家之后,他们脱离了集体的环境,但还是对集体这个环境充满恐惧和担忧,害怕自己在集体中是不被接纳和包容的。所以我非常感谢我遇到的这些孩子们,愿意相信“渡过”这个集体,有勇气踏出这一步,回到集体中去。


我记得有的孩子在线上阶段的时候,完全不愿意说话,甚至到线下之前专门和带领人先吃个饭,我能感受到他们真的非常害怕集体这个环境。后来很多孩子能在线下玩得比较开心、自由,我觉得是因为“渡过”提供了一个非常包容的关键,给了孩子信任的力量,所以他们愿意在集体中慢慢的走出来,愿意去相信集体,相信别人,相信自己能在集体中交到朋友。





讨论:青少年休学、抑郁的情况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




·孩子休学回家,表面上是因为生病了,其实孩子背后连接他生命,给他希望和力量的没一条线路是同学、老师还有家长。这些连接出现了裂痕,孩子就走进了自我挣扎,自我矛盾的痛苦状态中。 

 

· 有些孩子抑郁的重要因素就是上学本身。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好,比如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最后选择了休学,但休学又会进一步导致孩子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比如学业和以后的就业问题等,孩子会陷入纠结。

 

到学校去,如果适应不了学校的环境,会让自己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可是一直在家待着,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还要面对父母和医生的催促,孩子就会在这种矛盾之间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被父母、老师、学校,或者说整个社会赋予了太多的期望,这种压力也是很难解决。 

 

·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首先,把恶性循环看成一个圈,不管是从圈的哪里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对你进行了霸凌,然后你开始觉得很难再去和别人社交,留下了创伤和心理阴影。不敢社交可能会使别人觉得你比较好欺负,可能会出现孤立、小团体的情况,这又会使你留下创伤,这就形成了一个很难突破的圈。很多时候人际关系出错了,对孩子的情绪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学校的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师不能让班级形成一种包容的氛围,不能倾听孩子的声音,也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接纳。

 

 

·很多孩子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常常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这个角色是被塑造出来的。比如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他就会承担“救火队员”的角色。孩子承担了家长的一些压力,去做很多疏解的工作,自己心里的情绪就会找不到出口。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不想再去承担这个觉得,想要脱离这个环境,和家长之间有了疏离感,这在家长看来是“逆反”,其实是孩子不想让自己再承担这个年纪不该承担的东西。 


也有的孩子可能是“自我放逐者”,他在家里被默认为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承受了很多家长的苛责。孩子觉得解释是没有用的,干脆离开,脱离这个环境。但作为孩子,他还没有能力离开这个家庭,所以先从心理层面“离开”,进入一种自我放逐的状态。 

 

·在家庭中,孩子的苦恼和倾诉没有被父母听到,没有被父母理解,孩子就会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况,就像在一座孤岛上。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开始不想去上学。





给家长的建议——我们如何帮助孩子




·父母要满足三点,第一点是要稳稳地站在合适地位置,不要逃离,不要挨孩子太近,就在一个稳定地位置上。第二点是孩子要相信父母是充满善意地,当自己不小心攻击到父母,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性,父母也不会报复孩子。第三是要有力量。

 

如果的父母能做到这三点,那么孩子就能敢于做真实的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活出自我。如果孩子缺少安全感,或者家长本身没有力量,那孩子的情况就会更糟糕,攻击性得不到释放,转而攻击自我。 

 

·对于孩子来说,但凡有一个出口的话,都不会想要走到休学这一步。大部分孩子本身都是希望能好好学习,找到自己的出路的,孩子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也会有特别多特别多的挣扎,然后才有勇气提出休学。在走到这一步之前,孩子已经思考了很多。

 

有的家长很焦虑,催促孩子坚强一点;家长能感受到孩子的状态不对,但是没有办法接受和承认。所以家长就对孩子采用强制纠正的方式,跟孩子说你没有病,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但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就是自己没有被父母接纳,没有被父母看到,继而身体会代替言语以更剧烈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例如产生躯体症状。

 

因此,休学也好,没有力气起床也好,不是因为孩子抗拒上学、叛逆,而是他的痛苦和倾诉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被父母听到,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所以在交流的时候,家长试着先慢下来,不要让自己的惯性带着自己,先听一听孩子到底在说什么,多用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去关心孩子。家是孩子最后的港湾,孩子在外面碰到怎样的困难,回到家里能被家长接纳和理解,孩子就有了“底气”。

 

如果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陷入的恶性循环,需要父母干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先暂时逃离学校这个“圈”。虽然有时家庭也会给孩子造成创伤,但终究“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其实大多数家长是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承担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承担了很多责任,有些地方可能就没有注意到,或者一不小心被整个社会环境的焦虑裹挟了。也有的家长在孩子生病之后及时做出的调整,却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高标准严要求到完全放任。

 

其实,家长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焦虑,如果想要帮助孩子的话,首先要先帮助自己,让自己处于一个情绪平稳,有能力去帮助孩子的家长。否则家长一些看起来是想要帮助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可能只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

 

比如说有的家长很想帮孩子,去报了很多课程学习,但是他们没有真正去听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没有认真观察过孩子处于什么状态。脱离了孩子这个真实的存在,只学一些理论是很难帮到孩子的。

 

如果家长能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期待,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不管孩子说什么,家长先去承接孩子的情绪,再去想事情的好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就会去选择相信父母,愿意告诉父母更多,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亲密。 

 

·对待孩子要真诚,不要欺骗孩子。孩子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看出来家长什么时候说了真话什么时候说了假话。孩子已经长大了,如果家长还把人当三四岁哄,那完全就是功利主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的讨论,或者参与讨论家长在工作上的困扰,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家里是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对方成长的环境。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模式可能是跟家长学的,不管是潜意识里还是可以的,如果家长有暴力倾向,孩子可能会学习过来,变得容易冲动。而对父母吵架感到害怕的孩子,也会很想逃离这个环境。家庭环境是唯一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包容的地方,如果孩子连家都想逃离的话,那就走投无路了。

 

·家长吵架有时会造成孩子过度恐惧。家庭环境就像一个鱼缸,夫妻关系不好,鱼缸就出现了裂纹,水随时会流出去,这给鱼带来的恐惧是非常大的。鱼缸可能觉得自己有点裂纹没有关系,但鱼会把这件事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甚至用身体去堵住这个裂缝,导致自己也失了活力。


·一定要做个情绪稳定的家长,自己的情绪不能随着孩子的情绪波动而波动。不要因为孩子今天表现得很好,参加了什么活动,就一直很开心,见到孩子也开心,但是当孩子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父母就来时焦虑,情绪低落。父母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

 

孩子都善解人意的孩子,他们能敏感的体会到别人的情绪,体会到爸爸妈妈的情绪。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和父母将自己在外面经历的事情,因为孩子也想要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开心和不开心,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照顾爸爸妈妈的情绪。

 

作为孩子,肯定是希望父母可以开心快乐的,孩子不忍心看着父母为了自己强撑,假装自己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孩子都更希望父母可以活得真实一点,真实地表达自己。家长伪装自己,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这毕竟是很漫长的一条路,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走。





最后的总结


 

寇翼麟:


我们刚刚很多讨论都在孩子的立场上,希望父母做出一些改变,其实父母也有自己的难处,因为孩子肯定他们最珍贵的人,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焦虑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刚才讲到尽量降低自己的焦虑,不是说完全消除到零,而是通过一些努力,尽量讲到最低的程度,然后再更好地帮助孩子。



远馨: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真的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可以不面对面交流,但是看到孩子关上房门,不想交流的时候,家长可以试试其他媒介,比如说传纸条,或者其他孩子愿意的方式。


相关阅读:


吴尘:我也想被看见——“渡过”苏州营手记


本文整理自“渡过”圆桌派第34期《爸爸妈妈,我也想被看见》
吴尘、远馨、翼麟、叶萱
主持人:邹峰  整理:钰婷

扫描下图二维码,收看“渡过”圆桌派内容合集。







“渡过”第十三期线下营(北京营)
体验式学习,实践中成长

 时间:11月27日-12月2日

从金鸡湖的岸边到燕山脚下
十一月的北京宛若一幅油画

这里依山傍水,出门即可亲近自然
这里峰峦叠嶂,又被称为“天然氧吧”

5天6夜
在体验中轻松学习,在实践中互助成长
在团队中深度疗愈,在正念中关注当下

让我们在北京虎峪园林,不见不散,温暖赴约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本期渡过线下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