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 · 陪伴者专栏】如何建立“治疗同盟”?
文/邹峰 (“渡过”讲师、陪伴者) 图/张进
“双赢”和“仇亲”
“每当我感到开心的时候,就会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甚至和朋友一起聚会的时候也这样,我一高兴,就担心朋友中有人会不高兴。”一位已经大学毕业的孩子这样告诉我。
我问她:你小时候爸爸妈妈会打你吗?
她想了想:好像从来没有打过。但是记得初中有一次妈妈陪着我做作业,忘了什么原因她突然大怒,一巴掌把玻璃台面拍碎了,当时把我吓坏了,从此以后我就不太敢开心了。
我说:是不是每当你开心的时候,就会担心妈妈不高兴;而要让妈妈高兴,你就得让自己不开心。
她认真想了一下:好像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觉得自己和妈妈是无法共同开心的:二人之中必定有一个人是不开心的,我开心了妈妈就会不开心。
进一步,她把这种关系投射给了周围的朋友:和朋友也是一样无法一起开心的,我开心了朋友就会不开心。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得意洋洋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敲打孩子:有啥好高兴的! 比你优秀的都在努力,你这点成绩就骄傲了。如果孩子玩游戏、看动画、聊天很开心,家长更是容易沉下脸来去提醒:该学习了。
孩子抑郁休学以后,因为内心焦虑,容易把玩游戏作为自己缓解焦虑的方式,因为游戏让他暂时放下了焦虑。
焦虑是一种非常耗能的内耗,就像给没有挂挡的汽车猛踩油门,发动机高速转动,冒黑烟,过热,却没有功率输出。孩子如果能通过玩游戏暂时不那么焦虑,而且还感受到了快感,成就感,对他来说是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但是在孩子玩游戏玩得很开心,往往是家长最焦虑的时候:人家孩子都在学校学习,我家孩子却在家里玩游戏,还这么开心,他难道靠玩游戏就可以过一辈子吗?如果孩子比较懂事,发现家长焦虑难受了,他就会停下不玩,但是一想到学习,内心更焦虑了…..
大家发现没有: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绪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孩子开心的时候,家长是焦虑的;如果要让家长不那么焦虑,孩子必须让自己处在焦虑、难受、不开心的状态。
很多家长不明白,辛苦养大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对自己这么凶,这么恨自己,现在标准的说法叫“仇亲”。
在我看来,仇亲的背后就是这种亲子无法共赢的对立关系。当一个人发现对方是无法和自己共赢的,是对立的:我高兴你就不高兴,我不高兴你才会开心,敌对就形成了。
家长容易用剥夺孩子缓解焦虑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当孩子感受到:你只顾让自己舒服,却不考虑我的感受,“仇亲”就形成了。
如果家长能和孩子同悲同喜,孩子高兴了家长也高兴,孩子难过家长也难过,孩子就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真正的无条件接纳,结束仇亲和敌对,为建立“治疗同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笨笨妈的扶梯理论
孩子结束休学回到学校后,往往会对家长表达各种抱怨和不满,包括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环境等等。甚至表示,我如果某门功课考不好,我就回家,我就退学,我就自杀….
这个时候,家长会非常恐慌焦虑。,生怕孩子出各种状况。一种情况是家长马上抢过孩子的话,开始“指导”孩子;或者惊慌失措,无法听完孩子的表达,就想要找人求助:我这个时候该如何引导孩子?
在我看来,这个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不要引导,不要建议。这个时候你的建议和指导,很可能完全是隔靴搔痒、因为你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不能解决他的实际问题;你看似无可辩驳的大道理,孩子听了可能更难受:道理都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
而当你认真倾听和感受而不加评判,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孩子在表达的同时,感受到了你的共情和理解。他既缓解了焦虑,也通过表达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找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向。
参加圆桌派的一位家长笨笨妈,结合她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个扶梯理论。
她说,孩子对你各种抱怨和表达负面情绪,某种意义上是对你的信任。同时也是对家长的一种测试:试试你够不够稳。
这就像孩子顺着梯子在往上爬,家长在下面扶着梯子。孩子爬到一半的时候,故意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在梯子上各种东摇西晃。如果家长在下面稳不住跟着晃动,孩子就不敢继续往上爬了。
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在下面稳稳地扶住梯子,不会跟着晃动,孩子就有了安全感,敢于继续往上爬了。
笨笨妈的扶梯论,让我想起了比昂的容器论。
比昂还有一个著名的阿尔法理论:他把情感分成了无法承受的β元素,和可以承受的α元素;家长的作用就是把孩子无法承受的β元素经过自己的消化,转化为可以承受的α元素,再还给孩子。
无论是扶梯论,容器论,还是阿尔法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家长越淡定,孩子就越敢于表达,就越有安全感,也就越是敢于大胆往前走。
自信从哪里来?
我经常遇到家长问我:我家孩子特别缺乏自信,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起来?
我的回答是,自信来自三个方面:安全感,掌控感,价值感。
1. 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安全感就是来自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来自父母的倾听、共情、不评判。孩子一定要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不会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好,成绩不够优秀而打任何折扣。
换句话说,哪怕我残废了,是个智障儿,什么也做不了,爸爸妈妈不会有任何嫌弃和歧视,我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宝。孩子一旦感受到这些,就彻底获得了安全感。
2. 掌控感:掌控感其实就是能力,或者就是一种力量感。比如一个人的胳膊非常有力,别人在他面前挥拳头示威的时候,他一把抓住对方的手,就可以让对方动弹不得,他就获得了一种掌控感。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掌控感。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某个方面的兴趣和特长,通过一定的刻意训练,就可以进一步发展特长,获得掌控感和自信。
有个家长分享说:她孩子休学期间特别喜欢看美国原版电影和美剧,她就干脆给孩子买了一个大平板电脑,让她每天舒舒服服靠在床上看。看到好的电影电视剧,还叫妈妈一起看。她们娘俩特别喜欢看的是和心理学有关的电影电视,遇到好的还反复多次看。
一年后孩子回到学校,在英语特别是口语听力方面就特别强,正好遇到一个年轻的刚毕业的英语老师,特别喜欢她的孩子,孩子就因此而获得了特别的自信。
哪怕孩子没有特别的爱好和兴趣特长,通过简单的力量训练,让自己的身体强壮有力,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掌控感 。至少在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他会更有自信和安全感。
3. 价值感:当一个人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他就有了价值感。
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学会发掘孩子的长处。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在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超越了家长,只是在家长长期习惯性的打压下失去了自信和价值感。
价值感的获得和掌控感也是相关的。当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有了掌控感,也就是具备了相当的能力,那么他就有更多机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被需要。
最后的重点是,安全感、掌控感、价值感,三者是可以互相良性循环的:当一个孩子得到了来自父母的接纳,有了安全感,他就敢于去尝试,不会害怕因为犯错而被指责,嘲笑,说风凉话。
试错是学习进步的基本方法,一个不怕犯错敢于尝试的人一定是进步最快的。也就是说,他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掌控感,或者说能力。而这种能力又能帮助他获得价值感。
当一个人的安全感、掌控感、价值感三方面可以进入良性循环而不断增强,要他不自信都很难。■
作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