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常德悲剧: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
【惊】"以为要写遗书"! 飞温哥华航班遇炸弹气旋 华人崩溃大哭 连空姐都吐了; 客机颠簸盘旋3小时
魏加宁:日本之所以能走出“大衰退”,靠的是不断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内突然宣布,将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又一朝阳行业悄然崛起,新一轮机会出现了!
这家头部券商资管总经理"迎新"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云端修仙的少年派——第六期青少年线上营招生啦【圆桌派精华】
Original
渡过
渡过
2022-06-06
嘉宾:瓶子,柴扉(18岁),yoroko(16岁)
主持
:
邹峰
整理:yoroko
21
天,是养成一个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接受一个观念所需要的时间。
“21天,让美好的改变持续发生。”
第四期21天线上营不知不觉过去快
20
天,我回到了久违的线上会议室。正式直播前不可避免地紧张,我换了两副耳机。这次的圆桌派是由瓶子姐带领我和柴扉小哥来分享有关
21
天线上营的内容和体验。由此还聊到了很多有关陪伴和家庭的话题。瓶子姐先给出
100
张卡片,让我们选一张最符合自己的。谈话在桌游
“
只言片语
”
的轻松氛围中开始。
“在线上营,最大的感受是温情,感觉到有人在陪伴你。”
柴扉是个喜欢古风和汉服的
18
岁男生,和渡过结缘是源于巧合。开营的前一个星期,他在配音软件上遇到了一位和自己状况相同的小伙伴,对方正在参加
21
天线上营并推荐给他,于是他和家长提出了要参加的想法。
“
我就入坑了。
”
柴扉这样描述加入
21
天营的过程。在参加
21
天营前,他对于网络交流的体验并不美好,但在
21
天营里他感受到了很多的包容。
“大家不会因为你做错了事情而指责你......这里都是和我一样的人,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
对于柴扉来说,最难忘的一天是最后一天。结营会的时候柴扉特别感动,特地穿了汉服和大家道别。
“
我想模拟第一次进营时候的场景,我说
‘
大家好,我是柴扉。
’
结果有个小伙伴和我说:
‘
欢迎你来到这里
’。
和
“
新伙伴
”
柴扉不同,我去年初就接触了
“
渡过
”
。一开始参与线下营,后来纯粹
“
因为没事干
”
报名了线上营,逐渐乐在其中。参加第一期时,活动的设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三期再来参加时发现线上营有意思了很多。每天晚上体验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督促我每日打卡。
在这
21
天内,我们要进行一个
“
美好打卡
”
,每天坚持做一件自己热爱的美好的事情,并且发到平台上给大家分享。
“猫式关系”
“
猫不会强烈期盼你的回应......人和猫之间虽然有牵绊,但也是独立的个体。
”
我这样表述我喜欢猫的原因。不按人预设好的逻辑去行动,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想法。邹峰老师提出了
“
像养猫一样养孩子
”
的想法。瓶子姐联想到了青少年营成员们的家长。
在带领
21
天营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家长的焦虑情绪都非常严重,甚至想要监控孩子每天在群里的举动。家长的控制感过于强烈,会打破线上营的平衡和约定。事实上,孩子要做的事属于他们自己,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去督促是没有效果的,甚至会起到反效果。瓶子姐也希望
家长放手多一些,对带领人的信任多一些,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更自主地去发挥他们的选择。柴扉和我深表同感,有时候家长不在场,我们会更愿意打开心扉。
邹峰老师还提到,不只是
“
像养猫一样养孩子
”
,家长们也可以尝试
“
像猫
一样陪伴孩子。
”
家长自己也要保持独立,不要总是盯着孩子、围着孩子转。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孩子依附于家长,但是实际上更多时候是家长放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来围着孩子转。
比起狗狗积极期盼回应的热情,猫带来的是恰到好处的安静陪伴。柴扉表示,希望家长们不要总是不停追问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压力。
除了青少年营,
21
天线上营还设有家长营。华老师发起家长营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
家长要做好自己。
”
瓶子姐也非常同意华老师说的
“
家长改变的速度就是孩子康复的速度。
”
“我最喜欢的活动”
在
21
天营中,柴扉最喜欢的是分享类的活动。比如晒宠物的宠物乐园,和分享一首歌与爱好的分享大会,每人都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刚好相反,我比较喜欢科普类的活动,能够了解很多心理学领域的知识。这其中首推
sandy
姐的两性之夜。中国的很多家庭对于性教育避而不谈,甚至
“
谈之变色
”
,两性之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科学正视性的机会。孩子们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当晚的参与率几乎达到
100%
(笑)。
除了讨论两性话题的活动,
21
天营里也有
“
诗歌之夜
”、“
生命拼图
”
等受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瓶子姐表示所有
活动都是围绕各种主题设计的。以往的主题有
”
自我觉察
”、“
动力提升
”、“
人
际交往
”和“
目标寻找
”
等等。
此时一位家长观众提问:
“
孩子一直关在房
间,一天不说话,总想喊她出来。
”
柴扉分享了他的感受,他希望自己能有独立的空间,不被任何人打扰。不管自己什么时候走出去,都是我自己的事情。在选择打开门之前,我希望自己能一个人安静的待着。
“
我有我自己的星球
。”
而我觉得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可能是一种
“
物极必反
”
。在之前的生活中,孩子被家长介入太多,觉得自己没有隐私,所以用这种方式想去对自己做一个弥补
。过一段时间,孩子得到了
ta
应有的、足够的隐私之后,孩子会自己走出来。
柴扉说,打开房门他会觉得不自在,把门关上感觉就会好很多。
是一种想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想暴露在家长面前的心态。
但反观柴扉在营里的状态,先是自主报名了线上营,在营里积极参加活动,最后和大家成为了互相理解的朋友。
“
关在房间不代表封闭自己,反而是代表孩子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外界交流。
”
所以邹峰老师让家长们别太担心。
“如何唤醒孩子”
瓶子姐也分享了自己曾经作为患者的经历。有时候孩子不愿打开房门,是不愿意给家长展现自己生病后糟糕和脆弱的一面。
“
我的样子不足以让你们来爱我。如果让你们看到了我的狼狈不堪,我就还要花力气去弥补你们的期待。
”
瓶子姐也提供了家长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这样干等着。
“
我们不要生拉硬拽,而是要唤醒孩子的自主决定能力和价值感。
”
唤醒孩子有哪些方式呢?
其中一个就是给予孩子
“自
主选择的机会”
,把决定权交到孩子手中。之前在线上营的
“
生命曲线
”
活动中,发现孩子情绪和自我价值感的的巨大波动往往都与学业有关。在让孩子们回忆
“
上一个让你废寝忘食的时刻
”
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高考、中考、熬夜做作业或者学业相关。孩子们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做自己热爱的美好事情的时间。
而
21
天营中
“
美好打卡
”
的初衷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定义美好。每个孩子的打卡事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事情。每晚的活动也不是强制参加,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带领人不会强迫孩子。并且会设置激励奖金和礼物。
“
让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方式。
”
第二个唤醒孩子的方式就是
“胜
任的需要”
。休学在家的孩子并非无所事事,ta可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证明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感。
而在21天营中,带领人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长给了他们不同的胜任机会。有的孩子喜欢登山徒步和健身,我们就邀请ta来做分享。还有孩子有唱歌或者养宠物方面的特质,我们会为他们提供平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起发现孩子的特质和特长,帮助ta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参加完三期线上营后,我申请成为21天营的小助手。每一期的线上
营都会配有
2-3
位小助手,他们是状态调整得比较好,并愿意贡献自己力量的营员。所以瓶子姐认为,孩子休学在家,家长们应该找到适合孩子的、力所能及且做起来不费力的事,来满足孩子胜任上的需要。
第三个方式是满足
“关系的需要”
。
除了带领人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同伴间的关系和归属感。上一期
21
天营中有三位小伙伴一起在杭州
“
面基
”
吃了顿火锅,他们在社群里互动异常积极,一点也不“抑郁”。
除此之外,还有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各种日间活动。白天大家有时候会一起看电影或在全民
k
歌上唱歌。睡不着的夜猫子们还有深夜档,大家一起安静地聊天。此外还有营员们自发组织的自习室。
邹峰老师解读说,很多孩子学习关门的原因也包括不想让家长知道他们在学习。“
家长一旦知道他们在学习,期待就起来了。
”我也表示,期待是可以有的,但
不要把孩子们开自习室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对他们有所要求
。自习室不仅是做作业的地方,很多营员在自习室里选择安静地看书或者画画,这也是他们的
“
自习
”
。
“
广义的学习。
”
柴扉说,
“
不只是学校里的功课。
”
这种学习是自发的、纯粹的享受,而不是功利式的学习。
家长提问:
“
想给孩子报名,但怕孩子不参加。”
柴扉认为
21
天营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不愿意参加也不要强迫,每个人都有最适合
ta
的疗愈方式。
邹峰老师建议,家长要把选择权
完全
交到孩子手中。而不是表面上在与孩子商量,事实上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就立刻冷下脸来。此外,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有时过度的期待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
我本来打算去的,你不停催我去,那我就偏不去。
”
柴扉和我表示强烈共鸣。
我对邹峰老师的表述进行了一些小补充。
“
不期待不等于贬低。不期待是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个性上的。与其说是
‘
不期待
’
,不如说是
‘
不过度期待
’
,以平常心对待就好。
”
家长提问:
“
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了
”
瓶子姐建议:
把孩子当作大人对待,
这样孩子往往能更好地给出反馈。
柴扉认为家长与孩子相处中,
“
倾听
”
很重要。有时候非常认真想和家长沟通,但家长往往武断拒绝不愿意倾听。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
“
我就不会再这么热情的交流了。
”
邹峰老师也提醒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避免成为抢话筒的
“
麦霸
”
,慢慢孩子会因
“
习得性无助
”
而再不愿意沟通。
圆桌会议的最后,我们再次玩了开始时的桌游
“
只言片语
”
。每个人选择代表理想中家庭的卡片。由个人开始,到家庭结束。是群体化社会化的融入过程,也是
21
天线上营能够带给大家的收获。
2
1
天线上营第六期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请入群,请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未尽事宜欢迎入群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