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笔记:家长先破,孩子才能破 || 渡过
文 /邹峰 (“渡过”讲师、陪伴者)
被妖魔化的爸爸
最近两年中,我接触了很多休学孩子的家庭。每个家庭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相对比较共同的模式。用家长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抑郁的孩子,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
根据我的个人观察,爸爸不仅仅是缺失的,而且往往是被妖魔化的。
在妈妈的描述中,这个爸爸在外面对朋友同事客客气气,但是在家里脾气暴躁。对妻子不关心,对孩子没耐心,喜欢讽刺打击,没有家庭责任感;动不动情绪失控,大吼大叫。从小对孩子使用暴力,给孩子带来很多心理创伤。孩子出问题后,又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怪妈妈把孩子宠坏了。有些继续使用暴力,出口伤人,不接纳孩子,有些干脆装聋作哑,不闻不问,逃避责任,很少回家。
再严重的,就是有外遇、分居、离婚。总之,这个爸爸简直就是一个魔鬼的形象。
我之所以用了“被妖魔化”这样的词,是因为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当我实际接触到那个爸爸的时候,原来还担心他脾气暴躁无法交流,心里惴惴不安。结果惊奇地发现:这个爸爸不仅外形憨态可掬,笑口常开,还态度温和,风趣幽默,甚至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有些简直就是个真人版的大肚弥勒佛,和妈妈描绘的魔鬼爸爸形象大相径庭。
这类家庭模式,我自己总结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的妈妈,被妖魔化的爸爸。
有人说,父亲是孩子认识的第一个陌生人。孩子如果和这个“陌生人”建立起良好的,信赖的关系,那么日后也会在这个“陌生人”的带领下,认识更多的陌生人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说,父亲是孩子认识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孩子日后完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通道。
婴儿在母亲体内孕育长大,离开母亲的子宫后,继续在母亲怀抱中哺乳,被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所以母婴是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这种母婴亲密关系会很自然地将父亲排斥在外。父亲如何成功地插入母婴关系,这是对每一个父亲的考验,也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父亲不能成功地插入母婴关系,他也会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容易把注意力投向外部,比如在外面和朋友喝酒娱乐,长期出差,选择去外地工作,等等。
这个时候,母亲容易开始抱怨,甚至在孩子面前表达对父亲的不满,这样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父亲进一步被排斥,感受挫败感,然后逃离,母亲进一步不满和抱怨……, 最后结果就是“缺失的父亲”,再严重一点就是“被妖魔化的父亲”。
在父亲长期缺位的情况下,孩子和母亲长期共生纠缠,相爱相杀,彼此抱怨又互相离不开,孩子的社会化严重受阻,导致社交恐惧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应该为父亲介入母婴关系留下间隙。
特别是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母亲更有必要刻意后退一步,给父亲上前一步创造空间和条件。作为男性的父亲,往往更有力量,更有智慧,更不容易情绪波动。父亲的加入,对孩子的康复和走向社会肯定是更有利的。
如果父母互相点赞,互相支持,再一起给孩子点赞和支持,显然孩子的康复就不远了。
家长的焦虑还是孩子的焦虑
抑郁休学的孩子一个普遍现象是喜欢玩手机,黑白颠倒,喜欢网上购物,喜欢点重口味的外卖,喜欢看血腥恐怖的影视作品,严重的还有暴食催吐,自残行为,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孩子严重焦虑导致的,是他们缓解焦虑的一种手段。
家长看见孩子这些行为,自然会焦虑担心。但是,家长要学会把孩子的焦虑和自己的焦虑区分开来。
我喜欢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1:
一个人觉得冷但是没有好的取暖方式,只好在垃圾堆里找了一件脏兮兮的破大衣穿上,如果他的家人看见了:你怎么可以穿这种脏衣服!?然后就把他的破大衣剥下来扔了。结果他还是觉得冷,会继续去垃圾堆里把大衣捡回来穿上。
冷是孩子的焦虑,看见家人穿破大衣难受是家长的焦虑。
正确的方式是知道他是因为冷才穿破大衣,那么把他带到一个温暖的地方,他自然会把又脏又破的大衣脱下来扔了。
例2:
一个孩子被蚊子咬了,拼命抓痒,甚至把皮都抓破了。家长看见孩子抓痒把皮抓破了,很心疼,就把孩子的手绑起来,或者给他戴上手套,不让他抓痒。结果这个孩子更难受了,哇哇大哭。
痒是孩子的焦虑,看见孩子抓破皮而难受是家长的焦虑。
正确的方式是给孩子的房间驱蚊防止继续被蚊子咬,在孩子被叮咬的地方抹上止痒的花露水。孩子不痒了自然就不会自己抓自己。
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缓解焦虑,而不是通过剥夺孩子缓解焦虑的手段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允许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
有焦虑抑郁,特别是焦虑很严重的孩子,会有突如其来的情绪低落难受,甚至达到一种惊恐发作的程度,比如呼吸窘迫,心脏绞痛,有濒死的体验。
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黑暗的角落,不希望被任何人打扰。同时家长也会特别担心,会不断试图把孩子从这种情绪中拉出来。如果发现孩子把门反锁了,就更是惊慌失措,会厉声命令孩子开门或者干脆破门而入。
我问过有惊恐发作经历的孩子:这种情况下,你们希望父母怎么做是最好的?回答是:最好是静静地陪伴,不要打扰,让我们自己平复情绪。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再来应付家长的焦虑,不停的询问,甚至是厉声的呵斥。
惊恐发作如此,其他任何的负面情绪,悲伤,痛苦,愤怒,后悔,家长都应该允许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而不是急着去试图把孩子从负面情绪中拉出来。
抑郁的孩子都喜欢养猫,猫的特点就是:它们不仅能感受到主人的痛苦,还能在不远不近,距离恰到好处的地方静静地陪着你。对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来说,猫的这种高冷式陪伴是最好的
当孩子可以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然后慢慢缓过劲来,其实他们就获得了一种让情绪从激烈到缓和的体验。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暴露脱敏,可以增加他们控制情绪和耐受痛苦的能力。
如果家长因为自己的焦虑盲目干预,打断了他们慢慢缓解自己情绪的过程,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情绪崩溃。
好比是一个受到猛烈撞击,痛苦倒地的人,想帮助他的人最好是先坐下来陪着他,而不是急着要拉他站起来。如果你一定要拉他站起来,只是缓解了你的焦虑,但是增加了他的痛苦。很有可能他在一阵头晕目眩后,在痛苦中再次倒地不起,甚至带来更大的伤害。
在陪伴孩子方面,家长要向猫学习。
放下期待,突破对不完美的恐惧
这句话来自最近参加圆桌派的余金龙医生。
我们观察到,很多抑郁休学的孩子,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本身是优点,但是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会消耗大量的精力。而且对不完美的恐惧,不接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焦虑源。这种焦虑带来巨大的消耗,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这样孩子觉得自己离完美更远了,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更严重的焦虑、抑郁,甚至反复的惊恐发作,进一步导致了孩子对一切和学习相关的任何事情的恐惧。比如孩子会对复学话题,考试,教学楼产生恐惧,甚至在马路上看见一个穿校服的学生,也会引发惊恐和濒死体验。
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考试,为啥一部分本来成绩优秀的孩子反而被压垮了?
余金龙医生认为,原因往往是家长把自己对完美的追求强加给了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背上了对不完美的恐惧:如果我不够完美,妈妈就不爱我了。
重要的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一个考全年级第一的孩子依然对自己不满意,因为他总分只领先第二名5分而不是30分。他对下次考试依然无比恐惧,因为怕下次考不了第一。即使下次考第一,他会继续担心接下来4次考试是不是都拿第一?
家长们会说:我们现在对孩子已经没有这种高要求了,只要他能回到学校去,不管考多少我们都接受。
一个参加圆桌派的孩子兜兜说:家长现在说这种话,给孩子的感觉是,家长现在放下期待,是因为我病了,所以不得不暂时降低要求。那么一旦我病好了,这一切对完美小孩的期待又会统统回来。
从这个角度,孩子在潜意识里不敢好起来,因为一旦好起来,又会再从头体验一遍压力,期待,痛苦。
余金龙主任总结说:只有家长先破,孩子才有可能破。
余主任的意思是,只有家长真正放下自己对完美的追求和期待,孩子才有可能真正突破对不完美的恐惧和焦虑。
一个康复孩子的家长分享说:当我们真正放下期待,孩子的表现其实会大大超过我们原来的期待。
一个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孩子,就像一个轻装上阵的勇士,他的表现肯定会超过他负重前行的时候。
一个卸下沉重锁链的人,舞蹈的跳跃一定更高更美。
作者相关文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