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给情绪分类?“垃圾情绪”如何清理? || 渡过

渡过作者群落 渡过 2022-06-06

海蓝纳/文 


(一)

 

进入盛夏,魔都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活动,在社区大妈们的虎视眈眈中变得更加熟练和精进。

 

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每当餐后,面对一盘子食物残渣,都会进行灵魂拷问:为什么猪骨头是干垃圾,而同为骨头的鸡骨头是湿垃圾?为什么玉米棒子和玉米粒是湿垃圾,而同为玉米手足的玉米壳是干垃圾?

 

996(朝九晚九,做六休一)的社畜们,不得不老清老早迷迷瞪瞪拎着干垃圾、湿垃圾袋子,谨慎地投入规定的桶里,如同面对自己电脑里的项目清单,扔一项打勾一条。OK,今日份完成。

 

(二)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每天出门的时候,顺便也把情绪垃圾分类打包,投入社区垃圾桶,轻轻松松开始新的一天呢?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如果环境或者事件符合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如果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就会引发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候是有益的。

 

比如适度的焦虑,会使大脑思考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提高工作或者学习效率。适度的强迫,会让你的工作空间和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事情也安排得妥妥当当。但当过于强烈负面消极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大脑皮层的抑制,使人的认知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

 

所以,正确觉知和分类打包自己的情绪,是扫除垃圾情绪的第一步。

 

(三)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的情绪进行分别,哪些是让人愉悦的正向情绪,哪些则是让人烦躁或者沮丧的负面情绪。

 

下图是芬兰的研究人员对700名志愿者进行的“情绪对生理变化影响实验”,将人体在不同情绪下各个部位的温度用热成像图展示出来。参与活动的人自诉:某一种情绪引起人体某一部位感觉的增加(暖色,体温升高)或减少(冷色,体温降低)。其中黄色代表体温最高,蓝色越浅体温越低。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立”让人的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呈现黑色。

 

“幸福”、“爱”这两大积极情绪让整个人都发着光,这个热能,估计都能洋溢在脸上。

 

而“悲伤”和“沮丧”则是冰冷到快要透明的浅蓝色。

 

从这张热成像图里可以直观地看到,情绪不仅仅只是在你的头脑和表情里,也会牵连到整个身体。任何情绪都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且这种生理变化的状态还会反过来增强情绪的体验。

 

比如当下,我们闭上眼睛数十次深呼吸,感受一下,此刻的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假如是深不见底的抑郁和沮丧、无边无际的悲伤,这一类情绪是会带走你的热能,抽走你的生命动力,就需要被归类到“有害垃圾”里。

 

假如是焦虑、愤怒、恐惧,这一类情绪反而是会增加你的热能和动力,进行应激反应,可以产生生命动能和求生反应,倒是“可回收垃圾”。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回收利用焦虑的姿势,会激发出奋斗进取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至于嫉妒和厌恶,就扔到“干垃圾”桶里收走烧掉好了。

 

(四)

 

既然分类好了情绪,那怎么清理垃圾情绪呢?

 

还记得我刚才让你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么?

 

用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者躺着,闭上眼睛,深呼吸十次。缓缓地吸气,慢慢地吐气,吸气的时候感觉到小腹在鼓起,呼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到极致。呼吸的时候脑子放空,关注在呼吸上。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睁开眼。

 

有没有好一点?

 

静心和冥想,是让情绪恢复到一个相对平静的好方法,而呼吸术又是最简便的入门技巧。

 

另外当然还有每个人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运动,比如美食,或者旅行,或者看一场电影。还可以约朋友聊天吹牛侃大山,但是也要注意千万不能经常把朋友当成你的坏情绪的垃圾站,这样谁也受不了。

 

但是有很多已经明确得了抑郁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友,要觉知、分类情绪,并且接纳或清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可能会比较困难。

 

重度抑郁导致的沮丧、悲伤和消沉是最有毒的情绪垃圾,会让人直接向往死亡。极度的强迫或者焦虑会让人的大脑充斥着嘈杂的重复指令和无意义又让人紧张的信息。这些时候可能是大脑里化学物质或者神经递质传导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单靠人本身的意志或者认知训练没有办法提振的话,就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用药物加上认知训练来影响负面情绪,进而改变行为。

 

要知道,真正让我们产生情绪的不是发生的具体事件,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尝试不论是依赖自己本身的力量,还是使用药物来影响和改变认知和思维模式,重塑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就可以改变现在的情绪,进而影响未来的行为。

 

不管在怎样坏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好的”这句话都会默默影响着你的情绪。

 

最后,推荐一本书:《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著,在这本书里,作者把情绪比作大象,把理智比作骑象人,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大脑中的自动化过程和控制化过程是如何工作的。



祝我们都能成为最悠然自得的骑象人。


作者相关文章:



抑郁,不能阻挡我行走的脚步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十年躁郁交替,我从未远离职场

10年双相反复,我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放心吧,会好的

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暑期到了,郁友出行要注意什么?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