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杂创伤研究】 之三:多管齐下,全人疗愈 || 渡过

渡过作者群落 渡过 2022-06-06

樊瑞娟/文

  


上一篇谈了如何提升情绪调节能力,这篇谈谈怎样修复认知功能,提升自我认同和人际互动。这些也是复杂创伤复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改善认知功能 


客观而言,常年的抑郁焦虑的确损伤了我的认知注意功能。我不知道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但这应该不是器质性的损伤,而是功能性的损伤。既然如此,它就是可逆的。


我的障碍体现在注意力集中困难,很容易分心,无法专注思考、读书。这对中学时代作为尖子生的我,一开始是打击巨大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能接纳。


过去,由于头脑习惯去穷思竭虑,以为这样能够解决问题;但已经出了问题的大脑,是没办法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反而形成了新的不良思维习惯。


此外,我认为注意力集中困难、无法专注这些症状,最初可能只是压力之下的正常反应,只要注意放松,就可以逐渐恢复。而因为我们不懂,拼命要排斥它,才让症状固化下来。


我体会到,随着我的情绪逐渐改善,我的认知注意功能也在缓慢恢复。逐渐的,我可以坐下来投入写一个小时的文章了,可以看几个小时的书了。点滴进步都让我欣喜。


我从研究生阶段接触正念练习,这对于提升专注力很有帮助。正念,就是让我们不执着于脑中各种各样的杂念情绪,一次次回到当下。网上现在有很多正念练习的音频可以跟随练习。

 

自我认同,提升自尊


接下来,谈谈人格层面的修复。我认为主要是自我认同和人际互动两个方面。


自我认同是指自尊的提升,认为自己是好的,有价值、有力量的。创伤会损伤我们的自尊,创伤发生得越早,自尊损伤就越严重。


自尊受损会让我们在人际中自卑、怯懦、容易受伤,很难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如果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好,就会在人际中把这种想法投射出去,揣测他人也觉得自己不好,在与人相处中就容易有敌意。所以自我认同不足和人际关系不良是息息相关的。


我最初的疗愈是从寻找心理咨询开始的。上大学以来开始做心理咨询,十年来换过三个咨询师。心理咨询主要从情绪调节和人格层面入手,通过建立一个不同以往的接纳理解安全的关系,来重新启动内在的成长。在咨询师的看见、理解、陪伴下,我宣泄内心的痛苦,在咨询师一次次共情中发现和确认自己,这在潜移默化中重建着脆弱的自我。


一段好的关系的确可以修复受损的依恋关系,建立安全感,但是怎么把这种感觉从咨询室内迁移到咨询室外,我觉得并不是那么轻松和自然而然发生的。就我而言,既有咨询带给我的力量,更依靠敢于冒险成长的勇气。


多年来除了做心理咨询,我参加很多个人成长类的心理学课程。其中团体对我帮助最大,在团体里我常常是第一个自我暴露自己,因为我知道投入更多,收获更多。这需要勇气,而我的勇气就在这一次次的试验中逐渐增强了。


在不同的心理咨询师那里,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对我的欣赏。这很像小婴儿需要从妈妈的眼中看见自己,感受到妈妈是喜欢自己的。妈妈闪闪发光的眼神让孩子确认自己是好的,是可爱的。


心理咨询重启了这个过程,它为人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适宜的土壤。在安全的咨访关系下,我开始探索自我,表达自我,冰封的情绪开始流动。我开始相信在咨询师眼里,我是有价值的,哪怕一句肯定的话,在未来我遇到种种困境的时候,都有可能跳出来,让我重新燃起对自己的信心。


在工作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咨询之外,我觉得我为自己自豪的一点是总是怀有希望,没有因为痛苦而停下脚步。我没有停下求学、工作,再痛苦也让自己坚持,维持一定的社会功能是有利于维持自尊的。最起码,也要赚钱吃饭吧。


一开始工作状态也很差,能力不足,情绪很多,但是总还是在做事的,也总能提升一些做事的能力,获得一些成就感价值感。工作的最初几年,信心在缓慢的增长着。


这里我是指做事情提升能力,会增加我们的自信;但我觉得更多的成长,还是安全可信赖的关系和环境带给我的。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更容易敞开自己,也更容易得到正面的反馈,进而提升信心。


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下,过去的几年,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公众面前勇敢表达自我,变得越来越开放,说话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了。


怎样找到安全可信赖的关系呢?心理咨询当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另外还有团体成长小组。大家都是为了个人成长而来,更愿意敞开自己互帮互助,当然这也要找到靠谱的团体带领者。


还有,如果你幸运的话,或许可以加入一个宽松友善的工作团体。因为工作环境是每天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如果和工作伙伴有好的互动,是大有帮助的,会不知不觉改变着你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对他人更加信任,对自己也更有信心。成长的目标就是逐渐意识到,别人好,我也好,大家都好。


那么是不是仅靠环境就够了呢?当然不是,成长最终是靠自己,需要你勇于突破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无法在人际中保护自己,难以说“不”,但是顺从过后又觉得很委屈。长此以往,积累了很多怨气,自己的力量出不来。


这就需要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哪怕和别人有分歧。内心积累了一定的安全感后就可以尝试了,不能等到完全没有害怕再突破。逐渐的,你会发现自己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你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会更加确定,更少怀疑。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意味着有自己的边界。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还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所以在人际中很难表达自己的需要。别人不了解她,也很难对她表示关心,久而久之,更加觉得自己无力得到爱。


但其实,只要你敢于表达,还是大有机会得到你想要的,只要你不是一个特别招人讨厌的人。


当然人际中也不是一味索取,得到的多了,自然想要回馈,能够付出也体现着你的力量,有助于提升自尊。


以上所说的突破和尝试,是在对自己和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内心已经积累起一定的安全感,有一些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人格受损的比较严重,可能还需要先进行一段长期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自我认同和人际互动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自己更有自信,更多肯定,也更愿意主动和人交往,敞开自己,获得人际支持。相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在人际中受欢迎,也反过来提升着自我价值感。这十几年来,我从社交恐惧、自我中心、对人际交往的知识几乎为零,一步步尝试、摸索,重新发展过去发育不良的情感社交功能,这其中经历的种种痛苦和喜悦,也许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能懂。

 

花了几天时间很努力的写完这篇文章,真心觉得从身体、情绪、认知、自我认同和人际互动四个层面来谈,也许能让治疗变得更加清晰。四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的治疗方式往往是从不同层面切入,但是多管齐下会更好,这是全人的疗愈。


过去的我只重视情绪和人际互动,对身体不关注,后来发现只要能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就能让很多负面情绪缓解甚至消失。我走过的弯路也想给后来人一些启发。


此外,再次用文字梳理自己的经历也是一种继续疗愈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够表达和被看见。通过网络,和陌生而有缘的人联结,但愿我们彼此都能收获一份力量和希望。

   

文末附一份童年逆境经验检测表,这是创伤知情疗愈工作坊的林威宇助教从台湾发来,感谢。读者可以初步评估自己的复杂创伤严重程度。(全文完) 


附:童年逆境经验检测表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童年时期逆境经验的调查表,将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过去成长经验中,影响我们现在思维与行为的元素。这份资料不必填写姓名,也会依照保密原则将此调查封存。以下项目请您以 18 岁前的经验作答,谢谢您!

1. 父母或家中其他的成人是否经常.... 对你骂脏话、侮辱你、蔑视你或羞辱你? 或 表现得让你害怕自己受肢体伤害?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2. 父母或家中其他的成人是否经常.... 推你、抓你、掌掴你或朝你丢东西?或 用力打你,使你受伤或留下伤痕?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3. 是否曾经有成人或年纪比你大五岁以上的人.... 抚摸或爱抚你,或要求你以和性有关的方式触摸他的身体? 或试图或确实和你发生口部、肛门或阴道的性行为?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4. 你是否经常感到……家中没有人爱你,或不觉得你很重要或很特别? 或你的家人不互相关照、互相亲近或互相支持?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5. 你是否经常感到...... 你没有足够的食物、必须穿着脏衣服,且没有人保护你? 或 父母太醉或太亢奋,没办法在你有需要时照顾你或带你去看医师?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6. 父母曾经分开离婚吗?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7. 母亲/父亲或继母/继父是否...... 经常被推、被抓、被掌掴或被丢东西?或 有时或经常被踢、被咬、被拳打或被硬物击打?或 曾经在数分钟内被重复殴打,或被人用枪或刀威胁?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8. 你是否曾和酗酒、酒精成瘾或使用娱乐药物的人同住? 答案为「是」,请填 1

9. 家中是否有人罹患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患,或试图自杀?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10. 家中是否有人入狱? 若答案为「是」,请填 1

总分越高,可能复杂创伤程度越高。


作者相关文章:


【复杂创伤研究】 之一:我如何摆脱躯体困扰

【复杂创伤研究】 之二:如何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樊瑞娟专栏】之一:自我慈悲,超越人生苦痛

【樊瑞娟专栏】之二:我们都是不完美人类大家庭的一员

【樊瑞娟专栏】之三:自我慈悲,对抗“穷思竭虑”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