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败致郁,该如何修复?|| 渡过

王骏 渡过 2022-06-06

近期我接了几个婚恋案例。一位女性求助者,她深爱的男友跟她分手了,心情非常差,陷入抑郁状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另一位女性,10年婚姻期间,老公不干家务,不懂得体贴人,家婆看她不顺眼。她一直默默忍受,内心有一个信念:家婆会老去;老公会成熟,到时候会对她好。没想到,一贯妈宝男的老公居然在近几年偷偷出轨约小三,她彻底崩溃了,觉得活得没任何意思。

 

婚恋问题,往往双方都有一些情况,这里不展开。本文着重谈谈婚恋与抑郁的关系。

 

(一)

 

人遭遇较重的失恋或婚变,最大的不良感受是无价值感。这意味着等于自己的形象、魅力、能力,被全盘否定,整个人被遗弃。会产生一种消极认知:自己是不可爱的,没用的,没任何价值的。在经历了“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挽回对方的心”之后,会彻底绝望,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或行动。

 

不过,遭遇挫折事件影响多大,看当事人的理解认知,并非是挫折就能形成心理创伤。有的女性朋友说:“我也经历过失恋、婚变,我没抑郁,更没想过绝望轻生,难受一段时间就好了。我没她们一样的玻璃心。”

 

同样的遭遇,为什么人与人差距很大?这与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一部分女性群体,如果和爱人相处得好,把孩子和家庭照顾好,就很开心,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有存在价值;如果状态下滑,自信心也同时下滑;如果下滑得非常厉害,甚至一跌到底,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返回到之前的良好状态,她的价值观就会崩溃,导致抑郁绝望。

 

类似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在学业和工作上。

 

有的女生,从小到大,只有在她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家长才很高兴,才会夸她,其他时候获得的赞扬很少。于是她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如果我成绩不好,我就是没用的废物,没人会喜欢自己。一旦考试失败,或是考试中遇到难题,就很容易陷入焦虑恐慌。

 

有的年轻人,经历几次较大的工作失败后,同样严重自责,认为自己没用,没有存在价值,活得没意思,陷入焦虑抑郁并且出现轻生的想法。

 

(二)

 

上述群体,不是把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本人身上,而是建立在婚恋家庭、学业工作的成功上。通俗点说,叫做“执着一个信念”而生活。当信念与现实差距拉得太大,生活就变得毫无意义。抑郁焦虑群体的过度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背后是不良价值观在起作用。

 

这种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要追溯到早期的原生家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信。

 

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一般是两种状态。

 

第一种,孩子自身不断努力,从幼年时期成功堆好一组积木,逐步能够生活自理,学龄时期取得好成绩,到成年后获得好的工作业绩,不断得到赞扬肯定,于是自信逐步累积;第二种,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的无条件温暖关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无需借助任何外在条件也讨人喜欢。

 

自信心强大的人,对各种挫折、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强大;自信不足的人,容易自卑,不善于关心自己,也不善于关爱他人。婚恋对她们而言,更多是抱团取暖和高依赖。

 

从婚恋的规律看,对伴侣的高度依赖容易导致婚恋失败。男性的天生性格是野生动物,喜欢往外跑。热恋期间愿意整天在一起粘乎,之后的时间一长,激情和浪漫消失了,若还是被处处依赖,感到的是无趣和没自由。

 

(三)

 

既然问题来自早期的原生家庭,能修复吗?穿越时空回去?

 

一般是两种修复方式:

 

第一,不考虑原生家庭,从表层思维入手,告诉她们:你是可爱的,有特长,有能力的;无论你的(学业、工作、婚恋、家庭)是否失败,大家都欣赏你,接纳你。——这种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让求助者经常处于积极心态中。这是认知疗法。

 

第二,通过深度催眠,让来访者回到早期的一段段记忆时光,身临其境,释放淤积的情绪,修复不良场景,调整家庭人际关系,重写内心最原始的认知。按照成长过程、记忆信息的载入顺序来操作,改善较为彻底。

 

例如,在一次深度催眠中,当事人看到一个场景:童年的自己失手打破了饭碗,饭菜撒了一地,妈妈狠狠训斥:碗都端不住,废物,你怎么如此没用!以后还有什么出息!孩子蹲在地上不敢吭声,默默流泪。

 

当事人讲出这些后,咨询师说:现在,20岁的你出现了,对妈妈的说:我是您的20岁的孩子,人在五六岁的时候,手抓不稳饭碗很正常,你不能这样教育她。

 

当事人说:我看到我妈妈一愣,但没什么表示,似乎并不相信。

 

咨询师说:那么现在我把更多的人,把家里的长辈都召唤过来,大家一起对你妈妈说:你的教育方式是错的……必须给孩子道歉!

 

这时候,当事人说,她看到妈妈流泪了,说:孩子,我只是心情不好……妈妈一个人带你,还要干很多家务活,很累的…..。

 

咨询师说:现在,大家把童年的孩子抱起来,擦干她的眼泪,对她说:你没有错!你是个很可爱的孩子,我们都喜欢你!

 

当事人流泪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我看到了,妈妈抱住孩子,做出承诺:一定好好爱你,不再乱发脾气。尤其不说非常伤人的话。孩子笑了,依偎在妈妈怀里。


这种催眠,可以针对当事人的多个记忆创伤多次修复。每次修复结束后,当事人最原始的认知被逐步改写,自信获得提升,过度追求完美,恐惧犯错的焦虑心态逐步下降,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变强。

 

在心理咨询过程可以同时执行这两种方式,效果更好。

 

有的女性早期遭遇过性侵,导致恐惧亲密关系,拒绝婚恋;或是成长在问题家庭,认为孩子来到世间是受苦,拒绝生育;或是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多少年都不愿再次谈婚论嫁。这也是“执念”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有问题,都得去修复吗?不一定。心理咨询只是一种可选择的辅助服务,人的机遇和运气才对生活起到决定作用。漫漫人生之路,谁都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情,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和改变。许多人的价值观即使不太理想,一辈子也不会坍塌,照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说一下催眠的两个禁忌:

 

首先,不能事先预设暗示当事人的早期生活中“已经发生了某个不良事件”,然后去回忆这个事件。 正确的引导词是中性的,没有任何预设暗示。引导完毕后,待潜意识把需要处理的事件推送出来。


其次,如果当事人能看到或回忆起来这种不良事件,却因为催眠深度不够(仅是一般的放松状态),无法进行修复,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孩子仇视家长,家庭关系破裂。类似割开病人的肚皮,医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开溜走人,留下非常痛苦的当事人。

 

作者为一线执业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咨询老师。曾在本公号发表文章:从上中下游看抑郁症,以及应对机制》、《如何寻求心理技术改善抑郁状况?》、《如何改善抑郁症残留症状?》、《多角度看待“潜意识”》等。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二维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本公号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扫描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