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青春版】再论“父亲角色缺位”现象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文/徐赫 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学生) 

1月11日,渡过公号发表苗国栋医生的文章《父亲在子女养育过程中缺位有哪些危害》,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孩子养育过程中,父亲需要更多参与。 

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因为当前很多家庭系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丧偶式育儿”现象较为常见。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某些细节观点有待于完善,因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01  父亲角色缺位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

苗医生的文章开头提到,“父亲角色弱化、缺位,或母亲角色强势”的现象,相当严重。作为一个心理系学生,同时也接触过许多患儿家庭,我自己的观察也是符合这个判断的,我确实也经常在咨询室中看到,母亲显得很焦虑,父亲则神态悠闲,问父亲对孩子症状的了解,父亲常常不甚了了。

不久前,我做了一个社会学调查,问题是:在性别平等观念日益流行的当今,父亲与母亲是如何在家务、孩子教养方面分工的。

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在外面赚钱、提高社会地位,女人则负责几乎一切家务、负责照顾孩子;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女性都可以参加工作。那么在常见的双职工家庭,丈夫会负责更多的家务,更多地照顾孩子吗?

我也很期望能够看见更多的父亲承担教养的责任。

然而,访谈调查还没有正式进行,我就已经开始失望。我做的访谈招募问卷需要父母同时填写,但是我收到的十来个回复中,全都是母亲自作主张想要参加。我很疑惑,为什么我只能联系上母亲,却在十来个家庭中,找不到一个愿意参加的父亲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了访谈。每个访谈都会进行一小时左右,我想要深入了解每个家庭中父母的分工,也很关心他们遇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我访谈的这些母亲中,既有农村的家庭主妇,也有在婆媳大战中受尽煎熬的儿媳;既有年轻的护士,也有资质成熟的二胎妈妈。

在访谈中,我进一步确信,只有母亲能够被教养这个话题吸引,父亲甚至难以被劝来参加访谈。这既体现了夫妻在教养方面观点不一致、沟通不畅的问题,也表现出父亲对教养话题的不关心。

《三字经》里有一句:“养不教,父之过。”苗医生的文章也引用了这句话。如果中国传统家庭模式是“严父慈母”,我在访谈中却看到了一个“严母慈父”的现象:严格的母亲既教又养,而父亲做的最多的只是陪孩子玩儿。

比如一位母亲说:“一般情况下是我陪她写作业,她爸领她上外面走路,荡秋千,或者什么一般小孩要求玩的,我们尽量陪她。学习上是我看着的。”母亲陪孩子写作业,也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但是父亲则仅仅在工作之余陪孩子玩耍。

我们看到的,是母亲一个人承担了教和养的角色,而父亲做得很少,而且对教养这个话题本身不感兴趣。这样的具体分工,印证了我们对于“父亲缺位”的印象,母亲身上担子很沉重,而父亲则像家里另外一个孩子,管玩。

不难想象,这样的模式,确实很容易成为家庭矛盾的起因。


02  “父亲缺位”的根源是什么?

遗憾的是,苗医生的文章并没有对是什么造成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只是简单给出了结论:

“独立的经济收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使其在家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她们的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

那么:这些重担是母亲争抢过来的吗?是像原文中说的那样父亲的责任被动弱化的吗?

让我们听听母亲怎么说。

在前述调查中,有一位母亲这样抱怨道:“我(跟老公说)说‘你看看孩子’,反正总是抱怨这些与孩子有关的。但是抱怨也没有什么用,他不做什么反应,也不太理你,答应完了之后还是一样,反正就改不了。”当母亲被期望去承担所有教育重担的时候,她是痛苦的,也是挣扎的,当她大声地要丈夫多帮帮忙的时候,丈夫是如何反应的呢?“他不做什么反应,也不太理你,答应完了之后还是一样,反正就改不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父亲感到沮丧,有些父亲可能会说:“我并不是不管孩子,当孩子和妈妈吵架的时候,劝架的总是我。”

有一位博主向网友描述自己的经历:有一次ta和自己的母亲发生了严重冲突,母亲暂时消气后,父亲试着前来劝慰,结果被母亲怒斥:“别来这装好人!”虽然博主没有透露更多的内情,但ta一家日常相处的模式,大概率就是这个样子。

接下来,我们似乎可以预料到夫妻之间的矛盾与争吵,比如一位母亲说“我埋怨他不管,他埋怨我管的不好。他不管,过之后有什么问题他都推向我。”

表面上看,父亲是一个无辜的旁观者、一个公正的法官,站在孩子的一边,给孩子一些接纳和支持,可是实际上没有为家庭付出多少精力和情感,反而站在高位指责母亲;卑微的母亲束手无策,一边抱怨着,一边只能把家务做好,把孩子管好,生活的重压让她沉痛、孤独、愤怒,但她只能压抑着,谁来同情、理解她们呢?

或许这个焦虑的、痛苦的母亲,把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试图用各种物质、精神手段控制自己的孩子,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孩子,于是孩子病了。

整个过程中,父亲缺席了吗?答案是缺席了——把自己凌驾于家庭之上,只会去评判,却无法体会母亲身上的重压与无力。

事实上,直到今天,女性在社会、职场上相对男性仍然存在明显弱势。在家庭中,父亲忙于赚钱,母亲承担绝大多数子女教养工作的模式,很大程度是源于此,而并非如苗医生所认为的那样,是源于妻子经济更加独立,因而在家庭里话语权增加。

在这种模式下,父亲可以通过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而母亲的自我实现则更多地依赖于教育子女——虽然不敢说这是母亲最大的焦虑源,但只考虑女性的生物学因素是不恰当的。

03  表面是父亲缺位,实质是专制型教养之害


事实上,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其他各种心理疾病,它们的机理非常复杂,学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结论。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分析,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罹患心理疾病。

曾看过一篇论文,提到,在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家庭中,威信型的教养方式与抑郁症状的减轻有关,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与抑郁症状的加剧有关。

在威信型教养方式中,父母既能够树立可靠的形象,又能够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传达温暖,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抑郁的症状可以更好地缓解;反过来,专制型的父母会使用惩罚的方式塑造、控制孩子的行为,去评判孩子的想法,这样家庭中,孩子的抑郁症状则会加剧。

苗医生的文章,其实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把自己儿子偶然性甚至是因好奇心驱使而不经意中出现的一些行为看作极端危险的信号,轻则在夸大其词的基础上严厉禁止、上纲上线批评,重则如大祸临头一般,大加挞伐、威胁惩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触犯了天条,犯了弥天大罪,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谓放手,就是任由子女去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未知信息而不会横加干涉。”


显然, 引文上段中的母亲,是典型的专制型教养风格;引文下段则正符合威信型教养的要求。

那么,母亲对孩子实施专制型教养,与“父亲缺位”有因果关联吗?

事实上,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母亲可能比较焦虑,她既有可能是焦虑的、同时具有威信型的教养风格,可以对孩子表达温暖,也有可能是焦虑的、专制型教养风格,惩罚、评判孩子。或许在父亲缺位的、母亲焦虑的家庭,更有可能采用专制型教养模式,但直接伤害孩子的,毕竟是专制型教养模式自身。

同样,无论父亲承担多少教养责任,都有可能扮演那个暴力的、无法理解孩子想法的专制家长——这取决于父母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把握能力。

说到这里,我们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答案,父亲缺位并不一定有严重后果,专制型教养却可能酿成大祸。

苗文中还提到了其他的事例,比如担心药物副作用,给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孩子擅自减药;过度情绪化,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儿子……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但它们同样更多地是认知、观念问题,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不能解决认知,单讲教养权责的分配,是隔靴搔痒,甚至缘木求鱼。

04  家庭教育中,父母没有责任的差别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不仅仅是生物的,还是心理的、社会的,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既受到先天生物学因素,也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所谓“男人刚强、女人柔弱”这样的论断,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大一部分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在塑造着我们。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正在慢慢松动,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正在发生新的改变,那些同时具备了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的人,可能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家庭教育中常说的“父亲的角色”、“母亲的角色”也是如此。

“在培养身心健康的子女方面,父母承担着几乎完全相同的重任。”


此言不差:

缺席的父亲要有更多细腻的情感觉察,认识到自己的缺位,收起自己暴力的面孔,不要再以伤害孩子为代价去维护所谓父亲的权威,给孩子以安全的、舒服的依恋,足够好的支持;

过度焦虑的母亲能够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将孩子与自己之间划清界限,能够认识到有些时候其实是自己太焦虑,高估了风险,然后去尊重孩子的感受与选择。

家庭是一个复杂系统,孩子的教养也不仅仅是道德教训这么简单。孩子依恋着父母,也学习着父母的认知方式、情绪处理方式,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没有责任的差别,也没有分工的差别——只有当家庭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时候,我们才更有可能看到令人惊喜的改变。

相关阅读:


苗国栋:父亲在子女养育过程中缺位有哪些危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