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周末版】人生之路 ——从苏东坡到森田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一兆/文


人生之路就是在经历人和事之后,不断找到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01   人生歧路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人?)
 
多年以前,Bob Dylan在歌中问到。读过《苏东坡新传》,给我一些启发。
 
苏东坡在人们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情,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遁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情趣?
 
人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通透豁达。一个才华横溢、胸怀抱负的豪杰,却命运多舛。他是走过了什么样的路,才给人留下如此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州五年”这一章。“人需经历忧患,才能成熟。诗狱的锻炼,黄州的贬谪,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非常关键。”“孤立的生活,无法填补精神空虚的症状,一个人颠三倒四的反省功夫,也只能增加自咎的痛苦,无助于心理创伤的疗治。”“苏轼勤读佛书,目的只求实用,用佛家的道理来排除一些心灵上的障碍,超脱黑白混淆的现实世界,自求解脱而已。”
 
“苏轼在黄州住了三年后,思想境界,便是不同。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之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从而肯定“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道理。倘若宇宙间的江水无尽,明月无尽,草木之春荣秋落无尽,则我们的生命亦岂有尽时?”
 
面对人生挫折,东坡先生寄情于山水,抒怀于文章,悟道于佛书,谈笑于朋友,逗趣于生活。一个伟大的灵魂得到安放,满腔的才情得以挥洒,数篇佳作似是“天成”。“物我两忘,身心皆空”。这条路,是心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家国越来越远,心路越来越宽。
 
02   人生苦难重重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开篇说道:“人生苦难重重”。人们都希望人生之路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往往布满荆棘与坎坷。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
 
从出生、成长到成熟,除了生理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的变化,从“无我、有我、小我、大我到无我”的过程。从幼时无忧无虑的“无我”,青春期意识觉醒、观念形成的“有我”,从只有自己的“小我”,成熟后胸怀更多人事的“大我”,到最后身心合一的“无我”。也许有人一路顺利的走完人生,并无剧烈的内心冲突,但大部分人会在一定时间、甚至有人一生走在这条路上。
 
自卑、自负、自责;后悔、焦虑、担忧、伤心、嫉妒、仇恨、自私、厌恶、失望、绝望……就是这条路上的荆棘与坎坷。这些情感是如此锐利,将我们的心灵折磨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淋。失眠、抑郁、强迫,神经官能症,皮肤、肠胃也脆弱不堪。心灵之痛与身体之痛相互纠缠,让人生苦难重重。
 
“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也没有任何既定的宗教仪式能让你一蹴而就。任何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的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很多人面对这条心路,不敢走,不愿走,或者深陷其中,让这条路成为了少有人走的路。只有那些勇敢、智慧和进取的人,才能坚持走下去,得到心灵的自由,潜能的发挥,人生的愉悦。
 
03   必由之路
 
我曾在中学时的日记中写到:“做个科学家和政治家,每日自省,做个完美的人”。少年的雄心壮志浩然,但性格基础、个人经历带来的偏差的认知,过于追求完美的想法却让我陷入了强迫症的深渊。
 
原生家庭给了我细心、谨慎、怕出错、怕不好事情发生的性格,智力优势,争强好胜,过于相信思维的力量。面对平凡的家庭,我立志出人头地,自尊、自负,有时也自卑。

学习阶段的高峰体验,“众星捧月”的经历也给后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埋下了隐患。中学阶段压力增大,自我意识觉醒,潜意识中对“完美”的过于追求,让现实中的我不停的检查反省自我,灾难自此发生。
 
反复检查字是否写好,题目是否解对,东西是否遗漏,做过的事或者计划是否完美,脑中的想法逻辑是否合理。强迫性思考和动作无休无止,如同轮中的仓鼠,痛苦不堪。

强大的思维力量让我在自我设置的迷宫越陷越深,潜意识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每天搏斗,遍体鳞伤。强迫者的痛苦只有强迫者知道,和其他神经官能症相通。可以这么说,从那时起,天空的蓝色,阳光的金色,世界的彩色,都变成了心中的灰色。人的精神、心理之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不少人愿以生命、健康置换。
 
直到大学阶段接触到森田理论及疗法的书籍,参加生活发现会后,才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强迫以及相关神经官能症问题的根源和应对办法。

森田疗法总结为一句话,“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敏感、苛求的性格基础,经历带来的认知偏差,压力之下的想法和情感自有其道理。千万不要试图与想法和感受对抗,以为压制住他们才能开始行动,而是带着他们投入行动中。当行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投入以后,强迫性的想法和情感自会慢慢退下。关注“doing”,而不是“being”。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跳舞而快乐,不是因为快乐而跳舞。
 
不断从行动中得到新的感受和认识,建立了良性循环,我的状态大为改观。工作以后,虽然还不时因为敏感性格和人际交往经验的不足带来影响,但我已经能灵活应对,不至于长时间陷入思维怪圈和低沉的情绪。

哪有什么完人,也不必总把事情归因于己。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现实中的我似乎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不应该是现实中的样子。“我”应该是聪明绝顶,成绩傲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左右逢源,顺风顺水,绝对的成功人士。

后来,从经历的人和事中,我慢慢意识到,那只是“潜意识中的理想的我”,现实的我确确实实是真实存在的我。

过往如一场梦,梦醒时刻,放下“理想我”加给“现实我”的“枷锁”,顿觉满身轻松,内心有如新生。身心合一,让我更能发挥潜能,“翩翩起舞”。
 
从苏东坡到森田,古今中外,每个人多少都会受到心灵的困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朴素的道理,蕴含着普适智慧。

人生之路就是在经历人和事之后,不断找到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带着问题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