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休学孩子建立从家庭到社会的中转站 || 渡过
【编者按】
邹峰:欢迎来到渡过圆桌派,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做“在实践中成长”,主要介绍我们在渡过北京之家做的一个叫“青少年之家”的活动。今天我邀请了青少年之家的工作团队,请他们来谈谈在这个活动中的感受。
嘉宾介绍:
香枝:青少年之家项目总负责人
青曼:青少年之家项目执行总负责及青少年辅导员
国宝贝:项目户外带领老师
介绍一下青少年之家的基本情况
香枝:
我们这个项目,最开始设定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青少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大家能交一些朋友,有一些同伴的活动,能够去激活生命的状态。 首先我们的项目是一个介于家和学校之间的一个中转站,我们的核心理念有两点:第一,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同类的人;第二,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创造一些新的实践体验,让孩子们通过这些实践体验产生新的认知,发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时间设置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孩子会来到我们青少年之家,在一起活动。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的在室内、有的在户外,也包括一起吃午餐、烹饪等等。
孩子之间出现情绪不好或者有矛盾的时候怎么办?
青曼:
我想大家在一个月的相处时间里,发生不愉快是正常的,毕竟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关系是完美的。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希望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能够理解到每个人的内心感受,然后再去跟他们讨论说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面对,怎么去解决它。
邹峰:
是不是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一点非暴力沟通的要素?这样的话,他们互相之间沟通的时候就可能会避免一些冲突或者帮助化解冲突,也可以让他们回家跟父母相处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青曼:
我们之前的经验是,如果我们直接把这些非暴力沟通的概念甩到孩子面前,他们并不太能接受。我想,相比去强调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努力做到用不暴力的沟通方式去跟他们沟通,那个可能是真正能够帮他们一点点去培养更好的沟通方式的一个方法。当然,如果他们准备好了,想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很欢迎跟孩子们一起来讨论这些话题。
香枝:
孩子们不太喜欢说教式的给他讲道理,包括我们做了一些心理团体,孩子也会比较抗拒。其实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们在实践当中去学习,包括刚刚有提到的关于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我觉得,人际关系是我们这个项目当中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机会点。因为很多孩子之所以陷入困境,可能因为之前都遇到过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那进入到这个小团体里相处一个月的时间,大家旧有的这种人际模式会在这里显现出来,而且还会产生交互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这个团体就是一个模拟的练习场。如果这些冲突能够处理好,对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体验,可以让他认识到这个事情跟我原来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邹峰:
其实就是一点,不要害怕冲突。冲突就是大家学习的机会。如果孩子来了以后,人际关系一片祥和,什么痛苦也没有,那其实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说说你们对“在实践中成长” 的理解
国宝贝:
我觉得“在实践中成长”这个题目特别好,我还想加一句“在改变中进步”。通过我自己的观察,每个孩子通过第一次见面到结营为止,都发生了变化。能在一个月的时间,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我很有成就感。很多家长也问“你们有没有固定的一些程式化的课程”,因为我们的课程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变化就是应对孩子处境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想在变化中不断地去适应这些孩子,也去找到一些新的东西。
当然,孩子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有一些活动安排是在头一天孩子们自己选出来的,然后我们通过这些活动总结出来孩子喜欢什么内容。所以,在课程设计这一块儿孩子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要说到成长的话是老师和学员们一起成长。
邹峰:
你刚才补充的话让我想到,让孩子来参加这些集体的活动,其实就是让他建立一些新的关系,包括跟同伴之间的关系、跟老师之间的关系。他原来的关系可能多少出了点问题,需要去建立一些新的关系,在这些新的关系里面得到了新的体验,例如“原来我跟朋友是可以这么说话的,原来我和老师是可以这样开玩笑的”。
青曼:
是的。在这段关系中,我自己也是被疗愈的那个。我一直觉得,其实我们跟孩子更像是在同一条船上漂流的人。我们跟他们一样,并不知道要带他们去哪里。也并不会给他们的人生指明一个方向。但我想做到的,就是我们能够彼此信任,然后在这段安全的关系中,一点点地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可能。
香枝:
在实践中成长,其实不仅包括孩子们,包括我们项目中的每一个老师,更包括我们的家长。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这个项目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的项目,其实是孩子们以及家长们一起在帮我们共创这个项目,同时家长和孩子们也对我们非常的包容。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项目中收获挺多的。
对亲子沟通有什么建议?
青曼:
现在整个社会,经常会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声音。比如说,我们从小在学校、在家里总是会有一个声音在旁边说,“这样做是对的,你必须要这样做”。但常常就是这些声音一点点地把孩子们的内心给击碎了,所以我们想做到的就是接纳他们,同时告诉他们: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东西是正确的,你可以做你自己,去找到你自己的方式。这个我觉得可能也是家长们可以去思考的一个地方。
邹峰:
很多孩子从小被教导“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太多的应该了。所以慢慢地,孩子思考问题不再是“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而是“我应该要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就是这些“应该、不应该”把孩子给困住了,让他无法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在做选择的时候不从内心出发,最后就出了大问题。如果内心全部是被“应该”所占领了,自我就被禁锢了,就成长不起来了。
香枝:
孩子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太多地被说应该还是不应该了。我觉得青少年陷入抑郁困境,其实相对来说,这种暂停也是给他们曾经很清晰的人生道路的留白,而留白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情,也许反而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我们自己在做青少年工作的过程当中,也经常会被孩子们激励到,因为我们看到,他们身上其实是充满了可能性、充满了创造性的。如果说,我们可以去给他去创造一个更加抱持的环境,能让他在这里面自在地生长,蓬勃的生命力还是一定会出来的,所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
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抑郁困境,也有各种诊断给他们贴上标签,而我觉得我们可能要更多地去看到这个疾病标签背后的意义,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从背后的原因去找方法,去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体验、更多的实践,让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成长。所以,我一方面是对我们这个项目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对这些青少年很有信心。
国宝贝:
我觉得,有句老话,信心比金子还重要。我们只要认准了一个方法或者一种理念,只要持之以恒。没有打不破的魔咒,这个病,这个状态是一定可以去打破的。这是我最后的寄语。
青曼:
我想送给家长两个字,就是“放松”。希望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可以放松下来。有时候,这些休学的孩子,他们选择了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暂停下来,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去反思自己人生的机会,甚至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一次反思的机会。我们可以重新去思考看待人生的态度、与家人相处的模式,思考生活中的种种东西。既然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也许我们不用那么焦虑,可以放松下来,好好地去思考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说不如就享受这一刻的闲暇,享受这一天的美好,然后抱着对未来的信任生活下去,可能就会变好。
本文整理自渡过圆桌派第53期:
嘉宾:香枝、青曼、国宝贝
扫描下图二维码预定圆桌派2021年合集
【第03期】渡过青少年(北京站)
找到一个支点,激活生命状态
点击了解详情、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