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13年第一次进西藏,那时刚刚开始用微信,每天发朋友圈,正好有了完整的记录,2017年公众号徐老游开通,翻出当时的朋友圈加以整理,每两三天编成一期发送给大家,力图展示一个真实完整的西藏自驾行全过程。现在整理为三段重发,留个记录。这是第三段,如美到成都。
基本保持原貌,以图片为主,不再增加文字。一是原本就是事后整理的,文字不多,当时的感受很难靠后来的回忆和文字来填补;二是自然本身是神奇的,需要面对面去体验,很难用文字表达。图片很粗糙,但求意思到了就行了。
讽刺的是,那次西藏行第一次感受到了微信的方便,后来微信大行其道,眼下却因为微信平台封号重发此文,世事难料,可谓此一时彼一时。
住在如美非常正确,如美海拔低温暖还有温泉,芒康县城海拔很高,早上路过一下车就感到寒气逼人。
澜沧江边曲孜卡温泉,江边上有多家不同档次的温泉酒店,海拔2300米,气温二十六度,非常舒适。江边那些池中就是温泉水,还是热的。想想在这里泡温泉该是何等的惬意啊,下次有机会一定在曲孜卡住一晚,泡泡温泉。
翻过红拉山沿澜沧江顺流而下到盐井,千年盐田就在澜沧江边
盐田边美丽的村庄
这鲜活的古老文明、富有韵律的千年盐田,散发着一种令人惊叹的美!经过千年的传承,今天虽然还在维持着生产,但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盐田被废弃。老徐认为这千年盐田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应该尽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便于更好地保护,以避免文明的消失。在盐井吃过午饭,继续前行不久驶出西藏,进入云南,对岸是梅里雪山,澜沧江边上村庄大量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味道不错,买了一桶五斤装的路上喝。
本想在此等候夕阳下的梅里雪山,不想本已阴沉的天竟然下起雨来。只好前往飞来寺,为了看日照金山,专门预定了飞来寺明珠酒店,四楼平台是看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明天要早起,但愿梅里十三太保能一露真容。
不到六点起来,外面在下雨,雾很大,别说日照金山,连梅里雪山的身影也看不到。为了躲开国庆的人流,加之中甸、丽江已经去过,睡过回头觉后十点出发前往维西。沿澜沧江南下,路况很好,车也很少。中午到茨中,茨中是澜沧江边上的一个村子,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选择这里建教堂传教,目前教堂保存完好。教堂没有开门,我们正准备离开,神父赶来打开教堂门,带我们参观并热情做了详细的介绍。神父是北京过来的,告诉我们目前全村一千多人,超过一半村民信天主教,其他信藏传佛教,不同教之间和睦相处。当年传教士教村民种葡萄并酿葡萄酒,传承至今。我们走进教堂边一家藏族小院里,主人热情地请我们品尝她家的葡萄酒,拿出刚打的核桃和板栗给我们吃,还带我去参观她家的葡萄地,于是又买了十斤葡萄酒。午饭自然是江边吃野生澜沧江鱼
维西是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为氐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主要居住在山高坡陡、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及半山区,水热条件较好的澜沧江、金沙江沿岸及河谷地带主要有白族、纳西族、藏族以及汉族等民族分布。快到维西时看到大片金黄的水稻
晚饭在一家名叫百年维西的老饭店吃本地菜,美味可口的菜,佐以红酒,一个字:舒服!可惜没有能拿出手的照片,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吃货和小资的区别,吃货们总是在吃到一半时才想起拍照,而此时再好的美食也已是品相全无。而小资们则一定会先拍照发朋友圈之后才动筷子。元芳,你怎么看?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诺邓因它出产的火腿广为人知。大概在二十几年前老徐在中央台一个纪录片中看到诺邓而印象深刻。2007年元旦自驾腾冲时就想去诺邓,记得当时从腾冲回昆明,从永平出口下了高速,不巧当时正在修路,大车司机告诉我们非常难走,只好放弃。这次时间充裕,于是决定探访千年古村。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这个见诸于史籍,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完好的古村风貌以及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原态原貌相当完整。
诺邓村现存众多的古建筑和人文古迹,融汇汉族中原文化和白族地方精华文化为一体,中国民间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在诺邓现有的人文遗存中均有生动地展示。
横幅上书:诺邓村纪念孔子诞辰2564年释奠大典
回看当年朋友圈,有朋友留言:一个村子也祭孔呢!
我的回复是:隔壁还供着关二爷呢。
古法制盐仍在延续
家家房檐下都挂满了火腿
晚饭在房东家,蒸火腿当然不能少
砍火腿,生吃,异常鲜美,主人说只有够三年的火腿才敢生吃
在如江南般的细雨中告别古村,到三角梅盛开的云龙县城快递走了火腿,留了房东小杨的电话,为的是以后可以让小杨快递火腿给我们,没想到我们还没到成都,北京的朋友就已经吃到小杨快递的诺邓火腿了。
在云龙众多的古桥梁中,有些堪称“桥梁活化石”,如溜索,藤桥。溜索古称为悬索桥,它是一切吊桥的雏形,现已基本不用。藤桥古称“笮”桥。在唐人的《元和郡国郡县志》中记载有:“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桥谓之笮,其大笮、定笮皆是近水置藤桥处”。这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的桥梁,如一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仍跨越在云龙的江河之上,保存完好,继续为两岸的群众提供通行条件。兰坪拉玛人家的腊猪脚火锅,58元一大盘可以生吃的鲜松茸,超级美味!
一早伴着细雨和满山的云雾从维西出发,九点到塔城滇金丝猴保护区。
位于维西县塔城镇的国家滇金丝猴保护区,每天早上9点开始投喂,十点多金丝猴就走了,期间游客可在保护站人员带领下观看。我们在一位做课题的研究生带领下,看到了金丝猴,据介绍目前游客能够看到的这群有41只,其他的都在3000米以上的山上。我们在当地做课题的林业大学的硕士的带领下,近距离地看到了美丽干净的滇金丝猴,滇金丝猴学名黑白仰鼻猴,是数目比大熊猫还少的物种。这个区域有大约41只,五个家庭的,因为有人类投喂,所以每个上午如约出现,但剩下的700只就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难得一见了。中午在路边吃了美味的尼西土锅鸡,在奔子栏镇跨过了金沙江就又回到了四川,沿着金沙江峡谷到达得荣。
得荣干热温暖,前几天天天都在下雨,记不清从哪看到的这句话了,就用在这吧:
有朋友问,老徐你走的是什么路线,绕来绕去的,这样走的目的一是走段滇藏线,盐井、茨中教堂和诺邓,向往已久。二是躲开十一的人流,在最好的时间到达稻城亚丁。按照老司机的意见,走乡城直接到亚丁的路,不经过稻城。土路太简陋了,以至于好几次都怀疑走错了,问了三次人,都说对没错。再往后干脆连人影也看不到了。随着海拔的升高雨变成了雪,白茫茫一片。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终于到达了香格里拉镇,乘坐景区车上山,住在山上,很冷,又赶上停电。事后看住在山上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不仅仅是山下条件好,即使住在山上也要等山下发出的景区班车才能到达景区。
早起看霜染秋色
亚丁 —— 大美 大气 大写意…这里的山水美的至臻且灵性…
闯入镜头的藏族男孩
稻城亚丁机场已经通航,来亚丁看秋色和去九寨黄龙一样方便了。
今天一天都在路上,从稻城出发在亚丁机场把两个同伴送走,然后是海子山,兔儿山,剪子湾山,高尔寺山,傍晚到达新都桥,虽然修路的路段不少,灰头土脸,但路上的景色还是让人赞叹的。稻城亚丁机场位于稻城县北部桑堆乡海子山,距县城公路距离约50公里,拔高度4411米,超过海拔4,334米的西藏昌都邦达机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翻过了一山又一山,终于到了新都桥
为了早晨的阳光,没吃早饭就出发,在新都桥到九龙的路上徜徉,秋色很美。
通往九龙的路在全面大修,12年11月从九龙出来,车胎坏在海拔4000多米的鸡丑山垭口的情形还记忆犹新,路修好去九龙就方便了。
中午在康定吃过午饭,从榆林乡翻山进入燕子沟,一路上风景如画,整个下午都在红石国家公园里转。
路过摩西镇到海螺沟,本想去二号营地泡温泉,不巧前段时间发生泥石流停业了。一号营地新建一家五星级酒店露天温泉在试营业,于是在旁边住下。
大渡河边的野柿子,大小如小西红柿,很甜,买了一些带给成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