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营收增长超200倍!谁登顶2023浙商全国500强“韧者常青榜”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浙商》杂志2023年10月上正式发布“2023浙商全国500强”榜单,并陆续推出解读→①独家丨2023浙商全国500强榜单重磅发布;② 阿里日赚2.8亿,强势登顶!2023浙商全国500强“利润百强榜”来了!
今天我们来关注全国500强中,谁韧性最足——
“浙商全国500强”榜单行至第15个年头,当我们将15份榜单汇聚,“2023浙商全国500强之韧者常青榜”(以下简称“常青榜”)应运而生,共有161家企业始终屹立在2009年与2023年的“浙商全国500强”榜单上。
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到4年,即使是集团型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也不过7到8年。但登上常青榜的161家企业,在这张属于浙商优等生的榜单上停留了15年,是集团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的两倍。
溯源这161家浙商企业的成立时间,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成立的企业有24家,占比14.9%;在1978年至1988年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企业有44家,占比27.3%;在1989年至1998年成立的企业有73家,占比45.3%;在1999年至2008年成立的企业有20家,占比12.4%。
其中,最老牌的要数杭州解百集团,从1918年创立浙江省商品陈列馆,先后更名为国货陈列馆、百货公司、杭州解百,至今已有105年,是集团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的13.13倍,仍保持着相对健康的发展态势。
榜单之上,15年间,营收增长超20倍的企业13家,占比8.1%;增长超10倍的企业29家,占比接近20%;榜单整体平均增长倍数为8.6倍,这样的增速在全国都属翘楚。
常青榜数据显示,在“2009浙商全国500强”榜单上,阿里巴巴以30亿元的年营收排在第196名。15年似短也长,当榜单更迭到2023年,阿里巴巴已实现8645.39亿元的年营收,相较15年前,实现了287.18倍的增长,也因此惊人增速位列常青榜榜首。紧随其后,华峰集团、大华技术分别以53.29倍、47.52倍的营收增速摘得常青榜榜眼、探花。
溯源追远,浙商群体从草根经济走来,早年间并无太多人有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但在一波又一波的大浪淘沙中,市场选择了拥有更长远眼光的企业家。就像阿里巴巴在成立之初就喊出“要做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口号,就像万向坚持学习乌龟的稳健,宁可慢一点、少失误,也不要超越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
以化纤起家的桐昆控股集团为例,其创立40余年来,几经周期,却多次呈现出逆周期布局的能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桐昆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一举赶超国内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大陆涤纶长丝产量最大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桐昆果断投资12亿元,全面启动恒通公司年产40万吨的世界单线产能最大熔体直纺项目,该项目使桐昆产能一举超越印度竞争对手,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商;近年间,桐昆大动作依然不断,董事长陈士良筹谋着去印尼发展,其女便在上任两周后迅速敲定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15亿元,意图以打通全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
“面对困难,我们把它理解为调整战略、增强体质、和同行拉大差距的机会来了。桐昆的屡次战略大调整,都是在经济形势困难、风暴来袭时抓住了机遇。”陈士良说。
与桐昆相似,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吉利、万丰等浙商企业也纷纷开启出海并购新“副本”。尤其是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一度被媒体称作“蛇吞象”的决策,让浙商告别了无千亿企业的历史,也让“浙商全国500强”榜单实现了质的飞跃。
逆周期布局需要掌舵者拥有狙击手般的敏锐,能够在关键时刻果决扣动扳机,更能够在“别人贪婪”的时刻克制住扣动扳机的冲动,智慧、胆魄缺一不可。在这一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状况选择保守经营亦无可非议,倘若能在保守中变换角度进攻,同样了不起。
以圣奥集团为例,其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通过逆周期布局、招揽人才,尝过甜头。然而,这一次,董事长倪良正没有选择向外扩张,而是向内求效,近三年间,管理优化、技术创新、数字赋能等动作让圣奥再次稳稳按下发展“加速键”。
透视常青榜,制造业企业占比尤其高,包括基础化工、轻工制造、机械设备在内的14个行业共有103家企业榜上有名,占比高达63.98%。除此之外,21家行业类别为“综合”的企业中,大多数也是以制造业起家,做大做强后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集团。
凭借着数字经济之优势,浙江吹响了智能制造的号角,制造业企业开始向数字化要效率。倪良正介绍,在圣奥的“黑灯工厂”内,每45秒就能制造一个办公储物柜,每一分钟就能生产一张人体工程学椅,全自动流水线的末端还配置了智能检测设备。更甚者,万事利已在全国丝绸行业率先开启了丝巾、面料花型领域的人工智能设计研发,成立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
15年间,制造业企业家不再只是闷着头、风尘仆仆,他们开始学会借力打力,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就像吉利“蛇吞象”并购沃尔沃,就像万丰收购钻石飞机公司、加拿大DFC航校、捷克DF/FM飞机,“两个沙发四个轮子”的造车梦成功升级,摩托车轮毂转着转着也飞上了天。
15年间,也有不少制造业企业从新军到老兵,不厌其烦只做一件事。虽然走到更远的地方能够摘到更美的鲜花,但盯准一个正确的点,挖得够深也能发现宝藏,飞得够高同样能看到世界。陈士良今年恰好60周岁,一根“丝”缠绕了他42年,42年来,桐昆从力争上游溯源至石化PTA(精对苯二甲酸),到深入下游进入织布等领域,最终实现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
15年间,更有制造业企业转换角色,以“综合”为名,以平台为径,用自己淋过雨的经验为他人撑起伞。华立集团早年间以电能表制造为长,因最早一批在国外探索建厂,积累了较为扎实的海外布局经验,后机缘巧合开始了境外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工业园为平台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设厂。从泰中罗勇工业园,到北美华富山工业园,以及规划中的北非摩洛哥园区……以工业园为纽带,华立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民众与国际沟通架起桥梁,企业自身的发展之路也因此渐成坦途。
十五载光阴不改风华,这些浙商企业只是缩影。屹立榜单之上,一棵又一棵常青树快速成长,拉高“浙商全国500强”的入榜门槛。我们同样看到,榜单内外,从千亿巨象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新时代浙商从未放慢脚步,他们期望勇立潮头,更期望永立潮头。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独家丨2023浙商全国500强榜单重磅发布
李强总理在浙江调研走访了这三家企业:海康威视、强脑科技、广立微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 李艳霄
编辑丨施晓艳
审核|余广珠、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