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5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俄罗斯的“后院”变天了!

赵原野 鹰眼观天涯 2023-05-01

关注鹰眼观心,看每日新闻时评。

8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同来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

普京指出,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经贸伙伴,今年10月,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将迎来建交30周年,此次会晤为双方以互信为基础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提供了额外动力。

托卡耶夫称,哈俄两国之间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划定的共同陆地边境线,没有理由对双方合作的未来感到悲观。

听话听音,普京和托卡耶夫的表达还是有话里有话的,其背后,在两个月前的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似乎就罅隙呈露了。

当时,托卡耶夫当着普京的面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不会承认乌东顿卢两州的独立地位,就像不承认科索沃、南奥塞梯及台湾地区“独立”一样。

30年前苏联解体时,以哈萨克斯坦为首的中亚五国先后独立,其中,哈萨克斯坦体量最大,经济也最强。

在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人均GDP排行榜上,哈萨克斯坦一般都在六七十名,略略落后于中国。

罗斯一直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视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对其施加持续影响力。

哈萨克斯坦之于俄罗斯,就像加拿大之于美国,除了是邻居,还是盟友关系。

从苏联分家出来后,哈萨克斯坦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加入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各方面的合作。

但是,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哈萨克斯坦却拒绝公开支持俄罗斯,而且表态要向欧盟国家出口足够的石油取代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还退出了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

哈萨克斯坦,这是要变天了吗?

其实,从2022年的第一个星期开始,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变化就让人目不暇接。

1月1日,因为液化天然气的提价,引发民众集会抗议,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多个地方。

4日晚和5日凌晨,警察和示威者发生冲突,出现严重伤亡。

1月5日,托卡耶夫签署总统命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接受政府辞职。

6日凌晨,托卡耶夫明确指出,骚乱参加者在境外接受过严格训练,哈政府已向集安组织寻求帮助。

集安组织安理会轮值主席当天表示,将在哈萨克斯坦短期部署维和部队,确保当地局势稳定。

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就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和民众,也深感意外。

应该说,气价问题只是催化剂,示威人群的主要目标是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81岁的纳扎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独立后首任总统,而且四次连任,直到2019年才主动辞职,把总统职位交给“新一代领导人”托卡耶夫。

不过他并没有完全退休,而是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仍然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一职位,直到1月5日才被托卡耶夫宣布接任。

但批评者认为,纳扎尔巴耶夫统治期间,实行的是专制统治,侵犯人权,打击异己,而且腐败严重,任人唯亲。


纳扎尔巴耶夫

由于地缘、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原因,哈萨克斯坦局势如何发展,对中亚其他四国以及俄罗斯的影响比较大。

因为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来说,与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相比,中亚地区比较平静,也是俄罗斯感觉比较安全的地区。

俄罗斯对这一地区还保持相当大的影响力,比如上述的集安组织目前就是由俄罗斯、亚美尼亚和中亚四国(乌兹别克斯坦已经退出)组成。

如果哈萨克斯坦“变了天”,对于俄罗斯来说,不仅这个相对安全的“舒适区”会出现裂缝,变得不舒服,而且要担心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此,面对哈萨克斯坦的动荡局势,关键时刻,作为集安组织领头羊的俄罗斯迅速出兵帮助托卡耶夫镇压了骚乱,保住了他的总统地位,让哈萨克斯坦归于平静。

而在这场骚乱中,托卡耶夫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手腕——在骚乱逐渐波及到全国多州后,托卡耶夫调动军队,先是掌握了首都阿斯塔纳的控制权;并在1月5日的电视讲话中宣布解除纳扎尔巴耶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由自己兼任这一职务。

随后,托卡耶夫又向集安组织求援,博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最后接受政府的集体辞呈,以保证自己能够在危急时刻完全掌控局面,从而迅速平息了这场大骚乱。

大局已定后,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自愿将全国安全委员会一职交给托卡耶夫,并呼吁全国人民支持托卡耶夫的政策。

至此,托卡耶夫将政权和军权合二为一,又获得了前总统背书,总算创造出了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放心大胆改革的局面。

那么,托卡耶夫为何又甘愿冒着“白眼狼”、知恩不报、落井下石的风险,也不支持俄罗斯呢?

真实情况是,托卡耶夫有自己的难处。

一是担心被西方视为俄罗斯“同党”,连同其一起制裁,甚至会在哈萨克斯坦再次发动“颜色革命”。

二是担心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有样学样,也宣布脱离哈萨克斯坦而独立,那情况就大为不妙了。所以坚决不能承认乌东独立

目前,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俄罗斯人占比有21%。虽然与俄罗斯关系较近,但哈萨克斯坦一直提防着俄罗斯,避免哈国北部成为下一个乌东。

俄罗斯帮助哈萨克斯坦镇压了骚乱,托卡耶夫是应该感激,但牵涉到本国核心利益,托卡耶夫不可能为了讨好普京而承认乌东独立,因为这样做会埋下很大的隐患。

现在,萨克斯坦希望能够与俄罗斯继续发展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这对两国都有利,也希望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完全依附于俄罗斯。

尤其俄罗斯被美西方打压,哈萨克斯坦不希望被牵连。



不仅如此,托卡耶夫还推动了一次涉及领域颇多、改动内容颇大的宪法改革。

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次宪法改革很可能对哈萨克斯坦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这才是哈萨克斯坦的真正“变天”。

3月16日,托卡耶夫参加了哈萨克斯坦上下两院的联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以《新哈萨克斯坦:革新和现代化之路》为题的2022年度国情咨文。

在咨文中,托卡耶夫直言“近年来,哈萨克斯坦走上了彻底的现代化改革道路……而一些有权威的人并不喜欢这些改革。他们希望继续他们多年的非法活动”,将矛头指向了前总统执政时期形成的利益集团。

托卡耶夫刚刚控制了内部局势,之所以立即进行政治改革,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国家主权,安抚国内人民的情绪;另一方面是对过去30年的总结,使哈萨克斯坦更能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托卡耶夫誓言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宣布学习西方国家,进行全民公投,并且计划在十年之内将哈萨克斯坦建设成全民高福利的社会。

托卡耶夫披露了自己改革的路线图:内容包括进一步削弱总统权力,将哈萨克斯坦由一个超级总统制国家变为拥有强大议会的总统制共和国,禁止总统近亲属担任领导职务,增强议会权力,下调政党注册门槛,剥离担任国家公职的人员与党派联系,大幅度调整国家行政区划等多项重大调整。

托卡耶夫还计划调整政府与媒体、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将通过修改《媒体法》,强化媒体的责任感;扩大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范围,搭建起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6月5日,哈萨克斯坦举行了一次致力于修改现行宪法的全民公投。据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哈通社的报道,当天有798万人参加了公投,其中有616万人同意修改宪法。根据哈国法律,新的宪法修正案通过,立刻生效。

这是托卡耶夫“打造新哈萨克斯坦”政治蓝图的转折点。


托卡耶夫在投票

在本次修宪中,哈萨克斯坦首次将执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党派分离开来,规定军事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不得加入政党。

“新宪法”极大地限制了总统的权利,要求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任内不得经商、不得兼任任何其他职务、必须暂时退出所在党派、总统近亲不得担任国家公职人员。

用托卡耶夫的话说,“在国家发展的初始阶段,超级总统模式是合理的,但不能原地踏步。国家和社会正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政治体系必须不断适应新的现实。”

而且还宣布在哈萨克斯坦废除死刑。

总之,就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来看,托卡耶夫本次改革参照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在限制总统权力、增强议会权力、降低民众参与政治的门槛,避免党派斗争影响国家政策、以及平衡国内各方势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本次宪法改革中,托卡耶夫同样加入了“严禁外部势力利用选举干涉本国内政”的条款,这就意味着最少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哈斯克斯坦不太可能走类似于蒙古国这样的“第三邻国”外交路线。

所谓第三邻国,是蒙古国提出来的,即除了俄罗斯和中国之外的第三邻国,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突破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二是要跟第三国建立稳固和谐的邻国关系。最终,蒙古国选择了美国和西方作为自己的第三邻国。

因为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亚桥头堡、中欧铁路途经国和中国西部能源枢纽的角色不会改变,中哈两国有希望在未来推进进一步的合作。

同样地,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城市里还居住着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口,而由于地理和历史上的渊源,哈萨克斯坦同样不可能在国内推行激进的“去俄化”政策。

所以,保持目前这种中亚文化与斯拉夫文化共存的局面,看起来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

托卡耶夫曾说:“走向新哈萨克斯坦的路线在于改变国家发展模式。”

因此,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包括落实改革举措和规划,将是未来哈萨克斯坦人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注鹰眼观天涯,了解世间百态。

投稿微信yyguanx。
往期精彩:
旮旮旯旯里的新闻(8.21)
芯片之殇
这笔账总有一天要清算!
黄胜在德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