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成绩清零两次,五年法考终上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记得标星哦。



来源:桑磊法考

作者简介

方燚,本科机械自动化专业,零法律基础、零法律实践,自2018年法考元年至今,用了5年时间,在30岁的时候,2022年主观题122分通关。


这5年,是打败自己、战胜自我的5年,是内心煎熬的5年、是自我重塑的5年、是放弃与重拾的5年。5年的备考,是日复一日逝去的青春,有焦躁惶恐,有刷完《客观400题》的喜悦,有刷完3遍《主观50题》的满足,有看完600页讲义的成就感,有次次考不过的挫败感……五年考八次,过的不是法考,是人生。本文不是经验,更多的这五年内心的感悟、内心的成长,是惨痛的教训、失败的教训、反面教材,为二战还没过、已经清零了的考生鼓气加油。


一、听课程与啃书本之间的关系

到底是先听课程,还是先啃书本,这不是一个好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是:课程听几遍?书本看几遍?真题做几遍?才能过法考。

到底看几遍,这取决于你几月份开始复习备考:(一)1月开始备考,真题可以做5遍,时间是足够的。(二)3月开始备考,真题可以做3遍,时间是足够的。(三)6月开始备考,恭喜你,一遍也做不完,因为时间不够了。

听课程与啃书本,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不是矛盾对立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辩证统一于法考通关,都是备考法考的必要方式。是吃面与喝汤的关系,可以先吃面,后喝汤;也可以先喝汤,后吃面,二者不矛盾,听课程与啃书本也同样不矛盾。

2018年我第一次备考法考那年,自己看书总是跑神、看不进,听课却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总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听课不做真题,是自己懒惰的表现、是自己不愿意主动思考不动脑的表现、更有一种负罪感。五年后的现在来看,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狭隘,听课与看书都是学习方式,对于通关法考具有同等重要性。如果完全割裂开,不听课,直接做真题,根本做不对,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心态。所以课程反复听、书本反复肯,是必要的。

【策略】听课程与啃书本,两种学习方式并用,都是通关法考的必要方式,不可厚此薄彼。


二,客观题与主观题之间的关系

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共同点:多数考生,时间不够用、做不完题。卷一、卷二,3个小时做100个题,主观题4个小时5个题。我2018年第一次考法考,犯眼瞎式错误,没看见“选做题”,行政法、商法两个题都做了,然并卵。2019、2020、2021年,我都做不完题。

不同点:客观题,考试范围极其广泛,宪法、法理学、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三国法、经济法、知产等接近100分的内容,主观题都不考。单个部门法,客观题全面考察,主观题仅考察重点章节。

客观题考试,只需要在ABCD四个选项当中选择出正确答案,遇到实在不会做的题,靠运气好还能蒙对,这就是“裸考”过客观题的内在逻辑。但是,主观题是需要论证理由,不会写理由,回答不了“为什么”,这就是屡次考不过的本质所在。

司法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上下两册、850页,对于主观题考试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是主观题的主要参考资料,但是内容又臭又长,适合3月开始备考主观题的考生。然而,3月才开始备考客观题,到了8月份腾出手看官方指导案例,篇幅太长,根本看不完,只是徒增焦虑,性价比不高。


主观题答案如何组织?到底用不用三段论?三段论的问题在于:4小时,使用三段论作答,时间不够用,同样会造成题答不完。三段论答题字数太多,答案篇幅过长,极其耗费时间,是神人学霸的答题方法,主观题考生时间把握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4个小时,时间不够用,题做不完,没时间检索法条。有的考生在考场上,时间把持不住,作答刑法题文思泉涌,论述几千字,最后一个题只剩下20分钟作答时间。(大概率考不过)

第二境界:4个小时,时间有剩余,检索法条,修正答案。(必过考生)

第三境界:法律运用炉火纯青,用三段论作答,时间剩余2小时,提前交卷。(高分考生)

考生自己适合不适合使用三段论作答,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自己4小时全真模拟一场,看看自己是以上三重境界的哪一重,就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采用三段论作答。

【策略】以做完题为第一要务。第一,先把题答完。第二,有剩余时间,检索法条。第三,再有剩余时间,三段论修正、美化答案。三段论只能锦上添花,绝不能雪中送炭。做题速度慢、再用三段论,答案又臭又长,做不完题是必然。


三、观点争议与试卷作答之间的关系

2022年法考刑法题,简直是变态,5个问,每一个题的问题都给你3种观点,让你回答“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如果我不会作答理由,刑法题岂不是要得零分!!!2022年的法考题,再一次充分证明,主观题理由论证的极端重要性,会论证理由,主观题才能拿高分。

不管他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不管他这观点、那观点,能拿高分法考通关的都是好观点。纠结不同老师的观点争议,是浪费考生自己时间而已。备考的5年当中,我见过因各种观点争议吵起来、动手打起来,更有学生因观点争议赶跑老师。

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任他观点争议,我把满分拿到手。我的结论是:格局不能太小、站位不能太低。法考的观点展示,每一种观点都是一个采分点,每写一个观点,就能拿到对应的分数。写出了多观点,就能多拿分。对于法考而言,多观点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无所谓孰对孰错,以拿高分为第一要务。对应到司法实务当中,原告一派观点,被告一派观点,第三人一派观点。考试的观点展示,是不是司法实务原告、被告、第三人的不同观点争议?你品你细品。

【策略】纠结不同老师的观点争议,是浪费考生自己时间。不要做杠精,不要纠结于不同老师的观点,以拿到高分通关法考为第一要务。


四、盲目刷题与巩固知识之间的关系

回想2018年备考的时候,听完课就刷题(以刑法为例),根本不在乎知识点是否已经真正掌握,往往是题刷越的多、错越的多,因为要赶时间,逼迫自己硬着头皮刷真题,直到把心态搞崩,直接搁置刑法,一放就是几个月不看,这就是考不过的原因。

我的刑法备考,一直跳不出死循环,2018、2019、2020、2021这几年备考,每次鼓起极大的勇气,听刑法课程,刷真题。听一节课程,刷一节真题;先听课,后刷题,这两种方法都尝试过,奈何就是做不对刑法题。直到2022年备考,刑法也是半放弃的状态,我是典型的偏科型学生,长于民商、拙于刑法。事实证明:偏科并不影响法考通关。

站在事后通关的角度来看,脱离知识点盲目刷题,是没有处理好知识点学习与做题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没学好,真题也做不对,还把自己的心态搞崩了。对于客观题、主观题备考而言,学懂知识点,比盲目刷题更重要。

巩固知识点的重要性,在主观题的备考当中尤为突出:不会知识点,主观题就无法作答,脱离知识点考点的答案,都是瞎写、不可能拿到分。这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巩固知识点的作用是夯实地基,刷题演练的作用是检验知识点掌握程度,盲目刷题只能南辕北辙,巩固知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策略】刷题与巩固知识点要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不要因为赶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巩固知识点的重要性,盲目刷题除了搞崩自己的心态,对通关并无积极作用。


五、两次不过与五年再战之间的关系

看到我这篇文章,法考成绩已经清零的小伙伴,如果还在纠结2023年法考到底要不要继续再考?

看看我,已经清零两次。

清零算什么,没有事儿!余生很长,路途遥远,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人生有无数次小考、大考、易考、难考,只要坚定信心斗志强,高分通过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两次不过与五年再战,不仅是法考会遇到的问题,更是人生路上同样会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要不要重头再来的问题。黑石集团的掌门人StephenA.Schwarzma,作为掌管5000亿美元资产的大佬,在《我的经验与教训》当中,以亲身经历给出答案:Stephen毕业后进入雷曼兄弟公司做金融工作,财物报表看不懂,最终干不下去,辞职当兵。当兵一段是时间之后,再回首,重新回归金融业,一口气成长今天的金融巨鳄。

这就启发我们:法考如果实在是考不过,就算了,放一放,也学习Stephen的方式方法。

【策略】如果不是Stephen放弃金融,去当兵,再重新回归金融业,就不会有今天的黑石集团。这就是清零之后,要不要再战的答案。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预祝各位通关法考的法律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者的责任重担。还在备考的法律人,坚定立场斗志强,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战胜自己。你必将成功上岸!加油吧,法考人!

版权说明:感谢您的创作,侵删(VX:by108188)免责声明:本公众微信平台对转载、分享内容、特约、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