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官居一品的这个大臣有多穷吗?
《于成龙》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为清朝前期第一清官。
他以一腔爱国之情远赴边疆,以民本思想为指导施政,使贫僻之地大治;他嫉恶如仇,清廉正直,从严治吏,为清代官场重塑风气;他从罗城知县官至两江总督,既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任过职,也在繁华富庶之地为过官,但他的清廉本色却能保持一生不变。
于成龙除了被康熙钦点为“天下第一廉吏”之外,还被世人成为“半鸭知县”和“于青菜”。
“半鸭知县”
康熙初年,原广西罗城县令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九月抵南京,宣布裁漕规,禁馈赠,一切陋规俱罢。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
半鸭知县古来殊,
为政清廉举世无。
倘若官员皆若是,
黎民安泰乐斯乎。
后来也有人为于成龙鸣不平,写了这首打油诗来称颂于成龙。
“于青菜”
康熙六年,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有一瞎子不愿离去,说:“你主仆二人身无分文,此去合州相隔千里如何到得,我瞎子是一个无用之人,但懂点相术,沿途为你们化一口饭吃吧。”于是由这瞎子一路护送才得以到合州上任。于成龙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官到两江总督,每顿仍以糠粥主食,青菜为拌,因此江南百姓昵称其为“于青菜”。
于成龙
话剧《于成龙》追求“诗化意象”的美学风格,在隐喻色彩的空间结构中,运用舞台视听形象和强烈的象征意味,表现着动荡环境中人性的展露和选择。
剧中主题音乐如高山般伟岸恢宏,副主题如大海般深沉浓郁,二者互为呼应、对比,充满张力和色彩。
话剧《于成龙》用戏剧性、表现力、冲击力以及情感震撼力,彰显着于成龙的廉政品格,廉能风范,阐述了“法应容情”和“法不容情”的辩证关系,强化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价值。
山西省话剧院
山西省话剧院的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八路军吕梁军区吕梁剧社,2012年转企改制为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山西演艺集团,是一个拥有近80年光荣历史的优秀文艺院团。曾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多次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一等功和颁发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模范单位”,获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特等贡献奖,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剧院自觉承担和履行使命责任,为党的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创演了《同样是敌人》《刘胡兰》《黄河魂》《烽火中的三代》《朱小彬》《孔繁森》《元朝帝师八思巴》《立秋》《生命如歌》《甲午祭》《为我先锋》《东征》《右玉》《于成龙》等500余部古今中外戏剧和《葛掌柜》《豆花》《郭兰英》等近200部(集)电视剧,相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大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表扬。
其中,话剧《立秋》囊括话剧界国家重大奖项的“大满贯”,自首演以来,演出870余场,谱写了话剧演出新的篇章。话剧《生命如歌》荣获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话剧《于成龙》应邀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华大奖提名剧目,荣获山⻄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回首峥嵘岁月,剧院用最真挚的情感、最鲜活的形象、最平实的语言及时传达党的坚强声音,让文艺武器充分发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剧院将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以创作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为己任,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繁荣我国戏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演出名称
云话系列
大型廉政主题话剧《于成龙》
演出时间
2024年1月23日(周二)19:30
演出地点
云间剧院 大剧场
演出票价
380/280/180/80元
1.套票政策
购买2张380/280元票价享受85折优惠
购买3张380/280元票价享受8折优惠
2.特殊优惠
特殊人群持相关证件至票务中心购票
可享受5折优惠
咨询详情可拨打票务热线
票务热线
021-37781199(9:00-19:30)
*车位有限,请尽量绿色出行
(扫二维码即可购票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