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的开篇:西方船坚炮利不背锅
★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小炒说」→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小炒注: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甩锅别人是懦夫行为。
晚清史是我一直想写的方向,大号被封一个月的期间,我又如饥似渴地读了五六本晚清史的书籍,接下来的历史写作,晚清将是我的主要方向。
在我们被灌输的脑海里,晚清在军事上的一败涂地,主要归因于武器落后,“西方的船坚炮利轰开国门”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结论。但是近年来通过深究历史细节,我发现这尽管不是胡扯,但也是大受质疑的。
事情最开始是这样的: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有一处清初炮弹的展览物,几乎全部是开花弹(爆破弹);根据清朝文献和现存文物,清初就已经有了燧发枪。
当时看到这里,我感觉三观被刷新了:什么鬼?清朝居然早就有了开花弹和燧发枪!这可是两次鸦片战争时西方军队的装备,不是说只有大刀长矛吗?
但是,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军队使用的火器居然一直是落后一个时代的实心弹和火绳枪。
以至于到了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西征新疆,在陕西凤翔发现开花弹的实物时,感慨万千:“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为何如此?因为最先进的开花弹和燧发枪是北京御林军专有。
清朝作为专制的镇压型政权,必须保证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垄断在最核心的部队手里,作为一种军事机密而存在。
所以,当林则徐主持禁烟和海防时,压根就不知道开花弹是何物。
一直到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主要炮弹居然还是实心弹!
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很多人以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军队,是现代的钢铁战舰。其实,依然是木制风帆战船。因为,1849年法国才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战船“拿破仑号”,但依然是木制的,而且风帆动力为主,蒸汽动力为辅。以后蒸汽动力不断取代风帆动力,而第一艘蒸汽钢铁舰要到1859年才出现。
也就是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英两国战舰,是同类的,只有质量差距,而没有段位差距。英舰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木材更坚硬、吨位大、火炮多。
但是在人数上,英军处于绝对劣势。远道而来的英军,只有4000多人,只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才增兵到2万人,而以逸待劳的清军,常备军有80万,鸦片战争的交战省份为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这四省的驻军,加上朝廷的增援部队,总共25.8万。
说句粗俗的话,用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他。
而且,清朝在抵御英军时,不可谓不用心。道光皇帝以抠门著称,但前线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当时清朝的财政已经是捉襟见肘,但鸦片战争的经费达到了3000万两,接近于当时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
但是战果怎么样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只有一场战争,而是断断续续打了两年(1840-1842年),较大的战争有12次。整整两年,晚清军队的战争经过,就是不断的重复溃败,没有什么改进。
1840年7月,鸦片战争的首战——定海之战,英国仅用7分钟就摧毁清军的岸防炮台,刚到城门,守军就已经溃逃一空,英军零死亡。
1841年2月,最关键的虎门之战,这是清朝最强大的炮台工事,用了5年认真打造,但是各个炮台都是一天就解决战斗,一触即溃,英军跟玩儿似的。
1841年8月,厦门之战,又是一天解决战斗,城内守军不战而逃,英军仅死亡1人。
之后的浙江、上海战场,就是剧情的循环播放。
一直到1842年7月的最后一战——镇江之战,镇江是鸦片战争中设防最为薄弱的,但是清军的抵抗最为激烈,虽然最终失败,但英军死亡39人,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军早到的最大损失。
恩格斯如此评价镇江之战的英勇行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到不了南京。”
这就是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清军的武器装备,确实与英军存在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必然导致如此令人汗颜的战果。
这绝不是武器装备的差距能解释得了的。
具体原因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说,在这里先说我印象深刻的三点:
1、前方不断溃败,但紫禁城的道光皇帝收到的经常是捷报!
2、1841年虎门之战,大黄窖炮台守将在临战前一天派人与英军商议:大家都不要放炮,我只放6次空炮,给皇帝留个面子,然后你们走掉。
3、英军的战略一直是正面强攻炮台,侧面掩护英军登陆,海陆夹击,但朝廷一直到战争结束都还认为,英国的海军强大,但陆军不可为。这个观点一直持续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小时候看历史书,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感觉奇怪,英法联军攻到北京,皇帝出逃,国内烽火连天,太平天国将南中国搅得天翻地覆,虽经历天京事变,但快速振作,攻取苏南、安徽和浙江,还有北方的捻军、西北和云南的回民叛乱。
内忧外患,一大半的疆土都是战火连绵。
怎么看,都是死棋。咸丰皇帝自己都“放弃治疗”了,感觉自己就是崇祯,不再打理政事,天天画画、看戏、睡女人,一副临死之前好好享受一番的末日感。
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结束,1862年湘军就攻进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结束。然后,捻军起义和回民叛乱,挨个结束。
十几年都解决不了的内部叛乱问题,怎么会在朝廷最低潮时期就迎刃而解了呢?
画风的突然逆转,这不合逻辑啊。
后来,我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862年李鸿章到达上海,着重开展“华洋会剿”太平天国的事情,在给曾国藩的信中,直接赞扬洋枪洋炮是“真神技”,认为镇压天平军必须“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
李鸿章的行动很迅速,1862年8月,淮军已经有了一万多只来复枪;到了1863年5月,淮军又有了多门当时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和拿破仑炮,这是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装备。
开花弹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淮军火炮的标配。
李鸿章的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蓝本组建,淮军如此,湘军自然不例外。王闿运就在《湘军制》写道:“淮军本仿湘军以兴,未一年尽改旧制,更仿夷军,后之湘军又更效之”。
军队快速近代化。
实际上,曾国藩早就知道了西式武器的厉害,当初在湖南衡阳训练湘军时,就从广东购买欧洲武器。1861年攻占安庆时,就意识到了西式武器的无敌模式,以两万军队击败一二十万太平军,秒杀了太平军的boss陈玉成。
这就是曾国荃在1862年敢以区区两万湘军孤军深入到天京的原因。
李鸿章甚至直接雇佣英法的军队参战。
而太平天国呢,它其实一直和西方列强勾勾搭搭,但西方列强认清了天平天国的真面目后,压根就不看好它,对太平军实行武器禁售。天平军只能用走私的方式用高价获得那么一点点西式武器。
局面就这样被彻底逆转。
清朝花了10年也搞不定太平天国,即便人家发生内乱,清军也无可奈何,也是被动挨打,处于守势。现在有了西方武器,直接满血复活,实施降维打击,仅仅两年,就归西了太平天国。
此后,湘军和淮军变成洋枪洋炮的铁粉,积极购买西方最先进的武器。
加特林机关枪在美国内战首次出现后,李鸿章立马就委托留美人士容闳购买了几十挺。英国和沙俄是在1870年开始装备这种机关枪的,清朝比他们还早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惊讶?在电影里才会看到的加特林机关枪,清朝早就有了,当然,我们的影视是不会体现出这个细节的。
所以,曾在大沽口击败英法联军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也解决不了捻军,而且丢了性命,但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1865年接手后,1868年就消灭了捻军,纵横15年的捻军终于没了。
当左宗棠前往西北平定回民叛乱时,队伍中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加特林机关枪、克虏伯野战炮、毛瑟枪……俗话说,自从有了火炮,蒙古人就改行跳舞了。极端穆斯林的骑兵再怎么上头,在武器段位差面前,也只能接受兵败如山倒的结局。
这也是左宗棠能够击败俄国收复新疆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不禁就要想一想,清朝军队,不管是朝廷军队,还是地方团练,还是有得玩的,并不是不堪一击。但是,两次鸦片战争,相隔16年,当英法的武器更新换代时,清朝怎么就无动于衷呢?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军舰、火炮和枪支,与1840年几乎一模一样,依然是木质帆船、滑膛炮和火绳枪,还是老套的土枪土炮。
先不论英法怎么武器更新的,至少从正常思维来讲,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已经吃了大亏,外国船只每天在沿海晃晃悠悠的,你居然没有一点想法?
你可以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镇压内部叛乱,怎么就对外敌熟视无睹呢?
而且,西方自始至终都没有实行武器禁售,反而是欢迎清朝购买武器,毕竟赚钱嘛,不含糊。不仅给你武器,还可以派人给你指导,只要付钱就行,北洋舰队就有8名洋教员。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意识到了武器落后,有了改良水师的计划,但很快不了了之。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临近之时,浙江巡抚黄宗汉和两江总督何桂清都在感叹,“大海茫茫,水师有名无实”。
不仅不更新武器,还武备松弛。炮台始终修不好,直隶是北京门户,1859年直隶总督庆琪视察炮台,竟然发现无一完好;火绳枪也始终修不好,1853年武备院视察兵器库,发现3890杆鸟枪(火绳枪),只有1000多杆可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重演。
第二鸦片战争,也不是一场战斗就解决问题,而是打了4年(1856-1860年)。4年时间,清军与英法联军作战,没有取得什么进步,每次都是惊呼“炮火猛烈,不能驻足”,然后溃败。
那种抵抗的力度,与镇压内部叛乱不可同日而语。
1856-1857年,英法联军两次进犯广州,但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仅没有外调一兵一卒增强防御,反而动用数万清军镇压广东的天地会起义。当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时,清廷未派任何援军收复广州,反而调用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
1859年,天津大沽口之战,清军只有1万人,而1853-1855抵御太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时,清廷就能调遣数十万大军。
1860年4月,英法联军在沿海步步紧逼,清军未作任何抵抗,而此时对付捻军的清军人数数以万计。
“攘外必先安内”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外敌是疥癣之疾,内乱才是心腹之患。
3
甲午海战
甲午战争的惨败,是西方船坚炮利不背锅的最佳证据。
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时,北洋海军是无可争议的亚洲第一。清朝从欧洲购买的每一艘军舰,都是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北洋海军最厉害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钢铁舰,都是1884年建成,这两艘7000吨级别的军舰,是当时无可争议的亚洲第一巨舰。
日本海军的起步比中国晚,当他们的旗舰“吉野”服役时,已经是1894年。
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时,不仅国人普遍持乐观态度,而且西方媒体也普遍看好中国。
但是,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海战,北洋舰队被击沉四艘,日本一艘也没被击沉。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在这场海战中,日本炮的命中率为15%,北洋舰队的命中率为10%。北洋舰队的命中率低一些,但北洋舰队的吨位大、炮弹口径大。
但为什么日本舰队一艘也没被击沉呢?
原因很简单,不少击中日本舰队的炮弹,并没有爆炸!
也就是说,北洋舰队的炮弹,很多是不合格的。用这样的炮弹上战场,焉能取胜?
大家都知道,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但是爆发于1894年7月的黄海大海战,北洋舰队只损失了4艘,剩下的都退回到刘公岛基地了,而北洋舰队在刘公岛覆灭的时间是1895年2月。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北洋舰队有足够的机会去扭转战局。
但是,刘公岛在这半年里,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援,没有弹药补充,没有援军。
北洋舰队是一只孤军!
当日本陆军攻陷威海炮台时,北洋舰队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当北洋提督丁汝昌发去一封封求救信时,始终得不到任何实质回应。李鸿章竭力挽回,但无可奈何。
即便如此,北洋舰队以残阵依然击退了日本舰队的10次围攻。从这里,也能看到北洋舰队的实力。
紫禁城眼睁睁看着北洋舰队消失。
所以,北洋舰队的覆灭,绝不是装备的原因,甚至都不完全是日本导致的。
各中原因,以后再谈。
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甲午战争有两个战场:海上和陆地,大家只知道北洋舰队的海上战场,却对陆地战场知之甚少。黄海海战的爆发,导火索就是北洋舰队向朝鲜运送陆军。
这两个战场对日本同样重要。
清军的主力是李鸿章的淮军,是清朝近代化程度最高的陆军,在这支队伍里,还出现了几十挺马克沁重机枪。这是1888年才出现的新式武器,威力惊人。
还有加特林机关枪、毛瑟枪、克虏伯火炮……西式武器五花八门。左宝贵在平壤之战的最后,登上城墙,疯狂向日军扫射,所用武器就是加特林机关枪。
但是,清军在陆地战场同样是惨败,无一胜绩。
而且,在甲午战争的海战和陆战中,大部分清军的战斗精神是热血的,不再像两次鸦片战争那般拉胯,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但是,依然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如果纯粹从武器装备来分析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找不到原因的。其武器装备的差距,不足以产生如此匪夷所思的战争结局。
4
八国联军
不到2万人的八国联军其实是七国,德国是在联军攻破北京两个月后才赶来的。七国之中,主力是英日俄三国,其中以俄国和日本最多,占了一半以上,最发达的欧美国家反而占少数。
而当时北京附近的清军就有几十万,还有五六十万的义和团,竟然拿不到2万人的八国联军没有办法,让别人长驱直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八国联军侵华,是大刀长矛与机枪大炮的较量。然而, 当八国联军打开北京的军火库时,傻眼了,各式武器应有尽有,这里有克虏伯大炮96门,但是其中一炮都没有打过,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42门,没动过,上面还落满了灰尘。
为什么不用?因为这些秘密武器是用来镇压内部叛乱的,不能在抵御外敌中泄泄露,就跟清初的御林军垄断开花弹和燧发枪是一个道理。
但是,即使这些秘密武器不用,清军的军力是不差。
当时守卫天津的是聂士成的武毅军,是一支1.5万人的德械师,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诺顿菲尔特机枪和马克辛机枪几十挺,不仅有连发步枪、克虏伯行营炮、水雷等等,还有望远镜、通讯设备。在武器上,完全是当时的先进水平。
守卫京城的有董福祥的甘军,慈禧紧急调入的,这是一支现代化骑兵,装备不再是中世纪的马刀弓箭,而是英制步枪、毛瑟枪等等。
守卫京城的还有荣禄的武卫中军,是1898年末新建的一支部队,武器以国产化的毛瑟枪和克虏伯大炮为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又惊呆了?我看到时,脑袋也是嗡嗡的。
但是,结果呢?清朝出动了16万兵力,八国联军从登陆天津到攻陷北京,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从离开天津算起,只用了10天时间。
用如入无人之境来形容,毫不为过。
从武器装备上讲,本以为是一场近代化的比拼,结果成了砍瓜切菜的降维打击。
小结
即便一开始的武器差距是客观原因,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战果没有最拉胯只有更拉胯,这又岂是武器的原因?
实际上,关于晚清的历史,很多细节都被隐去了,比如在不平等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清朝最在乎的是公使驻京这样的面子工程,反倒对关税自主权、司法自主权这样的核心利益不上心;比如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前,京城已经被义和团搞得乱七八糟。
很多结论都是历史印象流,比如义和团是朴素的爱国行为,其实是瞎闹的碍国行为。
甚至鸦片战争这个叫法都有问题,“鸦片”这个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的词汇,对战争性质造成了干扰,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跟鸦片没什么关系了。
还有很多问题都是语焉不详,比如甲午战争到底为什么失败?慈禧为什么要对十一国宣战?义和团是怎么兴起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只是保守派强大?
如果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半真半假,那么,我的目的就是给这个小姑娘卸妆,去搞清楚晚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史为鉴,如果这个“史”是有失偏颇的,那么又能“鉴”出个什么玩意呢?
—END—版权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