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指望父母的背后,往往是孩子极度失望
给一男生介绍女朋友,甜美可爱的照片发过去,一会儿,男生回话问:女孩儿的父母是做什么的?这样的问题不由得让我对这个年轻的男孩子刮目相看。
爸爸在儿子谈恋爱时告诉他,你如果想娶这个女孩,要多观察她妈妈,因为女孩子二十年后就会变成妈妈现在的样子。
女孩第一次去男孩家后对父母说,我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关系,因为我发现他们家的人几乎不会开玩笑。
越来越多成熟理性的人知道,两个人结婚,一起过日子,那是两个家庭的深度大融合,过的不是鲜花美酒,而是细水长流。人的样子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底版却来自生活现状。
每个人的样子是如何形成的呢?大概是经由时间将平凡琐碎的日子织就而成的吧,而最初的雏形,也许就是出生成长的家庭。
看汪曾祺的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整篇文章充溢着温情,父亲被人称为“孩子头儿”,早春带孩子们去麦田放风筝,仲夏用小西瓜做成“西瓜灯”。
自己作画,孩子在旁边乱画从不指手画脚,孩子喜欢唱戏就去给伴奏、练字时只给出适合他字体的建议,对重要的学业方面也只是关心,但从不强求。
孩子作文好就到处给别人看显摆,数学不好也不要紧,及格就行。儿子谈恋爱写情书时凑在旁边瞎出主意,抽烟喝酒父子一起……
回忆中处处充满童趣和创意。汪曾褀在陪伴儿子成长中,沿袭了父亲的这种管教风格,下放到农村为给幼儿园的儿子回信,不得不重学汉语拼音。
理解儿子对人情冷暖的感受和做法,尊重支持儿子的恋爱选择,儿子、孙子一起叫他“老爷子”……“没大没小”的家庭里充满温馨的人情味,让人羡慕不已。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汪曾褀父亲那样的家长可能太少了,那份对生活的从容,对童真的保持必有强大的遗传基因和后天深厚的文化习得才能展现出来。遇到那样的父亲,真的是可以传承的幸福。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那么和美,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份幸运。小凤是一个美丽而独立的女子,远离父母在外地谋生,她轻声诉说往事时目光迷离,仿佛与已无关。
从小就知道父母偏心,在本来就不算发达的老家重男轻女是很正常的事,小时候胳膊不小心被刀子割了个大口子,怕被父母骂,偷偷在伤口处撒上云南白药,将伤口藏在衣服里好长时间。
她指着旧日疤痕笑着说,那时候可真傻,觉得自己的伤都不如父母生气重要,还好没发生危险,否则命怎么没的都不知道。
她十几岁外出打工赚钱资助弟弟上学,家庭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她知道父母存了不少钱,弟弟上大学、弟弟找工作、弟弟结婚父母总是出手阔绰,而轮到自己却总是一副无钱无奈的苦脸。
她询问时,父母直接告诉她,家里的钱必须都给弟弟,没有她的。她竟然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一转身再次离开家外出打工。
一个人在外地结婚成家,春节带着老公儿子回老家,敏感的她从父母的表情中看出二老对自己婚姻的不满,初三离开家走出村子时,他将父母和亲戚给儿子的压岁钱交给一个路过的熟人,请他们转交给父母。
她说当时想的是,该管我的时候你们不管我,现在的我也不需要你们管。并自此发誓,无论多难,永远不指望父母。
有时候,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清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现实。
许多人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更没有能力照顾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在落后的重男轻女父母心中,他们的做法被赋予“想当然”,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他们“对自己角色的反省或者改进,意识是很缺少的”,但亲人之间的裂痕一旦出现,就需要两代人努力弥补,放弃了,可能就成为悲剧。
《银河补习班》里有一句名言,“对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人更多时候只是被时间推向一个新的角色,来不及准备就得上场。
于是只能凭一种本能,一种“对孩子成长这种由衷的责任感在推动着他”而已。哪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爱与被爱都需要反复练习,多次操作,才能修得正果。
小喜说每次带父母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总会留下几张照片,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她和父母的所有合影,三个人都是微笑而拘谨地站成一排,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感觉怪怪的,这样的爱很生硬很无奈。
“你跟你的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彻底的处理清楚,恢复到特别亲密、特别融洽的关系状态里。”张文质老师这样的说法很是让她信服。
记得有一次和妈妈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她如同小时候妈妈对她大吼大叫一样歇斯底里,那种委屈和心酸像祥林嫂絮叨着向周围人传递,弟弟问她,妈妈七十多岁了,一辈子都这样,你能让她改变吗?
那一刻,她猛然觉醒,那些可以回忆的岁月早已远去,不接受就等于不肯放过自己。
她说,每当和女儿手拉手一起逛街,或是躺在一个被窝里悄声说各种八卦时,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觉更多的是源于对自己改变的庆幸,童年时期的经历被她用努力的成长渐渐淡化,容纳接受那些过往,直至它们在生活中不起任何作用。
人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思与父母的关系呢?应该是在自己成年之后,或者是心智比较成熟的时候吧!
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人才肯回过头去辨别一路走来的经历,去打量那个不断老去的背影,去思考成长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那个人。
往往,那个人的背后,站着童年的自己。
作者介绍
肖会欣,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天津市武清区陈嘴中心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三十年一线教育工作,爱教育,爱孩子。
# 热门课程 #
▲扫码听课
精彩还有...
# 推荐阅读 #
活动 | 说出你的故事 ——共读活动征稿啦!
观点 |教师也是手艺人,现场教学就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手艺
思想丨年度最走心教育短片,触动20万人:决定孩子能走多远的,就这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