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回顾 |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一)

老吕 科幻研究在伦敦 2021-06-28

蹭会一时爽,码字火葬场……

老吕低估了整理会议报告的工作量,本想一口气发完的,现在看还是拆成三到四篇比较可行【找什么借口!你不就是懒吗(白眼)】

点击“查看原文”可以去会议官网看所有的论文题目(本该第一个讲的那位兄台鸽了,所以下文里没有他)


时间地点:

25-26 April 2019 

Maison Française d'Oxford



这就是Maison Française d'Oxford了



专题一:殖民主义/种族/政治


Sascha CRASNOW (密歇根大学)

殖民主义的超现实主义——拉里萨·桑苏尓的《民族遗产》和《在未来,他们用最好的瓷器吃饭》

The Surrealism of Colonialism: Larissa Sansour’s Nation Estate andIn the Future, They Ate from the Finest Porcelain


拉里萨·桑苏尓是著名巴勒斯坦裔艺术家,通过使用视频、摄影和其他新媒体,她将巴勒斯坦和中东生活的自然、现实和复杂性运用近似于通常与娱乐和电视消遣相关的视觉形式呈现。她浮夸而又幽默的创作手法与对该地区严肃的评论相冲突。Crasnow谈到桑苏尓曽专注于拍摄巴勒斯坦的纪录片,但其作品经常因“过于抽象”、“不够写实”等原因备受争议。因此,她索性转变自己的兴趣点,开始拍摄非现实主义的科幻作品。Crasnow的文章认为桑苏尓在两部代表作中,即《民族遗产》与《在未来,他们用最好的瓷器吃饭》,构建了废托邦式的未来,而巴勒斯坦在这样的环境中却能够打破殖民话语,找到属于自身的民族身份。

                  

《民族遗传》中出现的海报(右)有意模仿了巴勒斯坦20世纪30年代充满殖民色彩的宣传海报(左)

Crasnow强调,《民族遗产》中巴勒斯坦的诸多著名地标被重建并陈列在一栋巨大而优雅的建筑中,这种看似乌托邦式的刻画实际上是对巴勒斯坦的“博物馆化”,象征着殖民者与殖民话语的强势。但是,影片中时而出现的巴勒斯坦国旗与无处不在的传统工艺品等标志性的民族符号,却暗示了充满张力的革命潜力。桑苏尓甚至在这座“博物馆”中种下了一棵橄榄树,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与这块土地的深刻联系。同时,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义在《民族遗产》中也经常由女性所代表,桑苏尓通过刻画女性同象征着反抗与力量的阿拉伯头巾之间的联系表现了由女性书写未来的可能性,也通过描写女性怀孕的形象反映出这种反抗殖民的精神在新一代巴勒斯坦人身上的传承。

象征土地与民族的橄榄树

而在《在未来》中,桑苏尓通过描绘在未来由女性领导的反抗组织有意识地“制造”考古遗址,颠覆了殖民主义对于考古的工具化利用。当这些考古遗址得到发掘,民族与这片土地的联系就会得到重新解读,祖先们与其日用品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影响到千年之后他们后代与历史的联系。这一联系很容易受到殖民者的利用和重新解读,而桑苏尓通过这样一种超现实的科幻话语解构了殖民的话语体系,显示出巴勒斯坦人的民族与革命情怀。


《在未来》充斥着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Sarah WALTCHER (牛津大学):有谁睡觉?——睡眠科幻中的失眠、身份和情感劳动

Who Sleeps?: Insomnia,Identity, and Affective Labor in Sleep Science-Fiction


睡眠科幻小说(Sleep Science Fiction)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将睡眠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隐喻。在步入文本之前,Waltcher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时下兴起的“批评性睡眠研究”这个领域以及很多学者关注的“睡眠危机”。她认为,很多学者都属于“资本主义吃了我的睡眠”这一学派(“Capitalism-ate-my-sleep School”),将当代人的睡眠匮乏同资本主义相关联。但他们通常并不认为“睡眠”本身就能够作为一种“资本”而存在,他们切断了“睡眠”与历史和政治的联系,忽略了这个概念的丰富性,从而落入了“同质化”的陷阱。

作为对这一学派观点的回应,Waltcher详细探讨了卡伦·罗素(Karen Russell)的短篇小说《睡眠捐赠》(Sleep Donation)与亚历克斯·里维拉(Alex Rivera)的电影《睡眠经销商》(Sleep Dealer)。两个文本都影射出了二十一世纪有关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劳动力的诸多社会危机,并且同时表现出睡眠危机给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之间所带来的不公平后果。

《睡眠捐赠》讨论了将睡眠资本化的可能性

但是,两部作品却展现出了与权力互动的不同方式。《睡眠捐赠》描写了几个群体,包括自愿捐赠睡眠的人,被迫捐赠睡眠的人以及愿意贩卖自己睡眠的人,打破了学者们“睡眠不能被资本化”的传统看法。Waltcher认为《睡眠捐赠》充满了典型的美国特色,人们将睡眠危机归罪于科技资本主义以及“屏幕”对于人们生活的入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小说构建出一个“女性化”的未来。女性通过自己的眼泪、血液和身体获得与所付出的痛苦并不相称的微薄收入,扮演者“情感劳工”这一角色。并且,“母亲”这一身份也不仅仅是个体的生物本质,而且在小说中也可被视为被商品化的情感劳动。

Waltcher不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而对于《睡眠经销商》,Waltcher认为是对传统的“本质主义叙事”(Essentialist Narrative)的批判。在电影中原住民的身体不能简单地与他们所处得土地相联系,因为社会通过“边界”(Border)将每个人都归入了赛博格与控制论的网络性劳动结构。但是,虽然这部电影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去殖民主义,它对于女性的刻画是失败的,使其落入了“反叛女孩作为同性社交中的联系”这一刻板传统。



专题二:种族纯粹、性别与身体


Hélène MACHINAL(西布列塔尼大学):后人类身体与权力——超越科幻电视剧中的二元论

Posthuman Bodies and Empowerment: Reaching beyond Dualism in Sci-Fi TV series


电视剧和其它复杂叙事形式的发展为后人类的表征提供了新的美学价值,女性与少数族裔通常可以在这些新的形式中得到更丰满的刻画。Machinal首先介绍了《西部世界》(Westworld)、《黑色孤儿》(Orphan Black)、《超感8人组》(Sense8)等热播电视剧中的后人类形象。在简单讨论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宣言》后,Machinal认为真正能够威胁人类存在的并不是赛博格所代表的未来,而是猩猩代表的过去。

她进而谈到在诸多电视剧中“科幻”与“悬疑”的结合,表示悬疑故事中个人的冲突与对抗与科幻题材中的宏大叙事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平衡。而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包括《超感8人组》和《苍穹浩瀚》(The Expanse),Machinal发现对于电视剧中谁的身体被控制、怎样被控制以及是什么权力体系使得这种控制成为可能等问题的讨论迫在眉睫。

I love (第一季的) Dolores ★w★ 

(当然这张图不是第一季只是比较帅)

在对《西部世界》的讨论中,她比较了Clementine、Maeve和Dolores三个角色,并分析了她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数字化、权力化和科技化的身份来强化自己的性别作用。Machinal进而提出“弗兰肯斯坦综合征”在后人类电视剧中的体现,即创造物自身有一种天然的、暴力的反抗造物主的本能。

在分析《黑色孤儿》的过程中,Machinal认为这部作品超越了起源于菲利普·迪克《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的对于“原本”和“复制品”的二元对立。《黑色孤儿》虽然是有关克隆人的故事,但他们的身份却没有完全由基因所决定,他们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渲染是他们的身份认同的总要依据。

《黑色孤儿》探讨了复制人的身份认同


Khalil THIRLAWAY(诺丁汉大学):你真的能做到吗?科幻小说中的混合族裔身份

Do You Really Get It Through? Representing Mixed-ancestry Identities in science fiction


Thirlaway首先介绍了他对于自己英国—巴勒斯坦身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这种含混的身份认同对于其生活的影响。以此为研究动机,Thirlaway的文章以瑞安·格里芬(Ryan Griffen)的电视剧《天赋异人》(Cleverman),奥克塔维亚·巴特勒(Octavia Butler)的《创生》(Xenogenesis)三部曲,以及布莱恩·沃恩(Brian Vaughan)和菲奥娜·斯泰普尔斯(Fiona Staples)的《烽火世家》(Saga)为例,着重探讨了科幻小说和影视剧中的身份认同。

《天赋异人》影射了白人对澳大利亚土著的殖民

在《天赋异人》中,被称为“毛人”的非人类生物被隔离在限定的生活区域,人类限制了毛人的活动和食物,不定时的对他们进行袭击。这样的种族隔离造成了有着混合族裔身份的异能主人公同他纯粹毛人血统的哥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格里芬毫不掩饰自己白人—澳大利亚土著的血统,并将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当下澳大利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因此他的《天赋异人》也更像是他自身情感的释放。

《创生》系列是巴特勒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以《莉莉丝的孩子》(Lilith's Brood)为题出版

巴特勒的《创生》三部曲正像作者的很多其他作品,通过对繁殖、殖民和含混性的刻画,描写了非裔美国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身份认同。在这里,Thirlaway将重心放在了莉莉丝(Lilith)和她的孩子,探讨了她们身份的“流动性”,以及这种“流动性”如何能够成为权力的象征。而在Thirlaway对于《烽火世家》的论述中,他指出两位作者通过多层次的叙述角度和故事线,动摇了漫画中广泛存在的针对不同种族的刻板印象。角色通常拥有的混合族裔背景也为他们打破种族的界限打下了基础。

《烽火世家》是里程碑式的漫画作品

在最后,Thirlaway认为科幻题材,不论是对于小说、漫画还是影视剧,都提供了一种能够重新诠释种族界限的平台,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讨论都离不开我们的种族背景,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关掉我们用来制造幻象的VR眼镜,但我们的身份却始终同我们紧密相关。而科幻中对于种族间冲突、融合之可能性的想象,可以为帮助我们构建新的种族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