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鸡王子》:哲学映照科幻之际,亦是科幻成为哲学之时

Mia 科幻巴别塔 2023-05-26

各位老板关注一下呗~👆

Mia(马辰)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的博士研究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幻小说,生态批评等方面都很感兴趣~她目前的博士研究课题致力挖掘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生态叙事,有兴趣交流的朋友可以邮件交流:665174@soas.ac.uk


要知道人类的悲哀在于畏惧孤独,不愿反思,喜欢拿信仰当借口去盲从,而不懂真正的信仰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双翅目《公鸡王子》


今年四月,在主题为“有机的系统:科幻与生态”的系列学术讲座中,我结识了双翅目。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的美学博士,目前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交换访学。同时,她也是从豆瓣阅读平台中走出的青年科幻作者之一,作品发表于《科幻世界》、《特区文学》等杂志。基于对科幻,尤其是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共同的兴趣,我们很快就热烈攀谈起来。研究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让双翅目的讲述常常自带一种推理和反思的过程。她认为她的创作常常基于一个或几个“点子”。在“点子”的驱动下,她试图去讲述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然而就像她在代表作《公鸡王子》的“作者说”部分坦承的,“点子酝酿久了,旁枝末节的东西越积越多,直到小说完成,我才发现它也是一个‘杂合同人’”。【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豆瓣阅读查看故事原文】

双翅目的作品在科幻圈里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从一个可以解释的具体的“点子”到一篇枝蔓横生多棱映照的小说,我看到了中国科幻如何从它被边缘化甚至被工具化的历史中走出来,逐渐成为一种有力量的叙事方式。而从近期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的创作中,我更看到了中国的科幻叙事如何试图跃过“此身,此时,此地”,让科幻不仅关切着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议题,更照入了人类无解的精神困境。就像Seo-Young Chu强调的,科幻绝不仅仅是Darko Suvin所说的认知陌生化的(Cognitive Estrangement)过程。恰恰相反,科幻本身,其实正是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某种认知方式。因此,它不再只是一种文学表达范式,而是早已参与我们对周遭一切的理解过程。它在我们常识的疆域里攻城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它激励我们不断建立新的认知,然后将它推翻,重建,再推翻,循环往复。

Seo-Young Chu 的成果是近年来针对Darko Suvin的重要回应

双翅目的《公鸡王子》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她在小说末尾的“作者说”版块简单梳理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点子”: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著名的虚构学说“机器人三定律”,和三定律形成对照的儒家的“反思与慎独”的教诲,康德(Immanuel Kant)与福柯(Michel Foucault)对启蒙的阐释,还有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镜像理论如何参与了启蒙的过程,又消解了启蒙的意义。

《公鸡王子》中对于诸多哲学流派的探讨极为精彩

小说开篇就呈现了中西哲学思想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同为仿生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陈陌秉持道德养育原则,研发出来的仿生机器人四勿猴执行着儒家四勿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陈陌曾经的同学与挚友格雷厄姆则信奉道德立法,他的仿生机器人嘀嗒系列都植入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须绝对服从人类下达的任何命令;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须尽力保护自己”。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时至今日仍然是众多科幻小说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对叙利亚战争遗孤保罗的战后心理创伤修复过程中,两种规训下的仿生机器人一边践行着人类科学家的命令去唤醒保罗的人类身份认同,一边在对保罗的情感陪伴中质疑着所谓的“自我意识”是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格雷厄姆选择将“三定律”植入保罗的人类大脑,他因此获罪并在审讯之时被秘密处死。陈陌则认为保罗需要人类社会的生活,她试图通过镜像理论来激发保罗的自我意识。而四勿猴和嘀嗒认为,保罗不跟人类接触,只在“动物”的世界里生活,似乎也很正常。陈陌通过四勿猴和嘀嗒,最终帮助保罗完成了镜像认知。然而在对与格雷厄姆有关的往事回忆中,她也在不断推翻自己原本的信仰。

拉康的“镜像理论”在《公鸡王子》中体现了重要价值

四勿猴和嘀嗒,厌倦了人类科学家对他们的一切设定与操控,却仍旧奔向了另一个人类保罗。无论是儒家教义,还是机器人三定律,他们最终都无法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自圆其说。到最后,这一切贯穿古今中外的哲学、逻辑、理论都被故事中四勿猴所代表的“正在成长的自然先知”所消解。作者在探讨了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自我意识之后,转而强调了人类无法摆脱的永恒孤独。这种孤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激流勇进,终于走到一个无法自洽的结点。

四勿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取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这似乎在传达一个讯息:哲学逻辑,以及一切所谓的理性,在引导我们通往新的认知自我、世界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着某种程度的自我解构,自我重建,甚至自我消亡。而当一切逻辑推理终结,我们可以把握的,仍然是碎片式的情感本身。这些碎片无法用理性去定义、归类,甚至无法自圆其说,因而我们在四勿猴、嘀嗒、陈陌,在小说中所有的形象身上,都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悖论、困境,与挣扎。他们在否定之否定里一遍又一遍的旋转,缠绕,循环往复。前方的终点模糊不清,但是情感的碎片却始终牵引我们选择继续往前。在这些情感碎片的多棱映照下,他们似乎都必须首先忘记自己,才能找到自己。

“公鸡王子”取自一篇犹太寓言,却能够引发我们对哲学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

对于作者来说,这些碎片式的情感,终究覆盖了她一切的哲学思考,甚至消解了她的“反思”与“慎独”。我们甚至可以说,当我们以为哲学参与并指导了科幻叙事,其实科幻早已是哲学思辨本身。一切推理归因反思之后,双翅目似乎想告诉她的读者,有些道理想不明白也没有关系,就好像故事一开头的那篇犹太寓言:

         “王子发了疯,认为自己是一只公鸡。他脱光衣服,裸着身子,钻到桌子底下,像鸡一样从地上啄食。国王和王后非常担心,请了很多人治疗他的病症,但没有效果。一位智者来到皇宫,声称能治好王子。智者也脱光衣服,钻到桌下。他告诉王子,他也是一只公鸡。渐渐地,王子将智者当成朋友。智者潜移默化地让王子认为,公鸡也可以穿上衣服,坐在桌前吃饭,进行人类的种种行为。王子一步步被智者影响,治好了疯病。人们皆大欢喜。但公鸡王子只是学会了人的行为,骨子里,王子仍然认为自己是一只公鸡。智者清楚公鸡王子的想法,他没有戳破,因为他想知道,会不会有鸡蛋出现。”

在科幻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哲学理论的构建,我们也最终捕捉住了熠熠生辉的情感碎片。在这些碎片里我们看到理性看到疯狂,也看到爱看到陪伴。我可以是你的智者,你也可以是我的公鸡王子。

Sources

Chu, Seo-Young. Do Metaphors Dream of Literal Sleep? A Science-Fictional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双翅目,《公鸡王子》,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