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注呦👆
非常感谢上周一成功克服大风大雨大浪以及被淹的Central Line参加研讨的朋友们!(远程连线的那位当然也算的~大家真的可以去看一眼使徒子的同名漫画,真的很不错!我把链接放在【阅读原文】了(我不是托!
《转生的巨人》英文版被宋明炜老师收录在201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中
对于王晋康老师来说,“身体”这一概念一直以来都是他的诸多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话题。从《豹人》里人类与猎豹基因的重组与融合,到《癌人》里失控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再到《类人》中象征“完美”的人造生命和人工智能,王晋康将自己的故事与最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紧密联系,他通过“科幻”这一平台,重新勾勒了“人类”与“非人”之间微妙的边界,刻画了前者对于后者天然的恐惧。因此,《转生的巨人》同样表现出了王晋康对于“身体”的关注。整个故事建立在虚构的“换脑术”基础之上,耄耋老人的大脑若是能够移植到婴儿的身体中,便可以逆转大脑的衰老过程,使其重获新生。同时,王晋康也考虑到了“换脑术”所带来的伦理争议,并且在小说开篇就通过一场官司中律师的辩护词,重新定义了“我是我”的评判标准,即“在我的当事人的身体上,只有大脑是他唯一有效的代表”。如此一来,“永生”似乎距离我们不再遥远。
由《豹人》、《类人》、《癌人》和《海豚人》组成的“新人类”四部曲是王晋康的重要代表作
不过,虽然《转生的巨人》中所描绘的一系列关于身体和技术伦理的探讨足以使其成为一则内容丰富的故事,但王晋康并没有就此停笔。故事里接受了“换脑术”之后的世界首富今贝无彦不仅情绪上变得乖张暴戾,贪得无厌,他那承载着70岁的大脑的婴儿身体同样被他毫无节制的欲望所影响,以惊人的速度越长越大,消耗的食物和资源也如指数爆炸般与日俱增,并最终为其自身巨大的重量所压垮,他的“永生”之梦只持续了短短一年便戛然而止。实际上,王晋康所构建的各种“身体隐喻”都蕴含着作者对于当下中国政治、社会和科技话语更为深入的审视和探讨。在夏笳《从“超人类”困境到“黄皮肤上帝”》一文中,她提到王晋康作品中“这种‘自然人/超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往往会同时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禁欲/纵欲’、‘守节/背叛’等一系列二项对立的面貌出现。在此意义上,这些科幻作品也同时映射出90年代社会转型之际中国人的复杂心态。”虽然《转生的巨人》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上述所有的二元对立,但它却着实一定程度上描绘了中国社会在面对由市场经济与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时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
夏笳的文章收录在《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中,是截至今日中国科幻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
在《转生的巨人》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人们对于取得自身劳动报偿方式的选择。故事里的世界首富今贝先生总是给为他服务的“员工”们,不论是为其实施患脑手术的元濑医生还是在他“婴儿化”之后供应奶水的奶妈们,开出两种偿付方式,一种是不论最后的结果成功与否,都可以获得稳定的较高收入,而另一种则与最后的结果直接相关,医生和奶妈们可以在最后拿到一笔天价的报酬,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只能够得到勉强糊口的薪水。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是一场赌博,但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并不难理解,主要是看参与这个选择的人是风险偏好者还是风险厌恶者。偏好风险的人愿意承担项目有可能失败所带来的潜在损失,来换取长远看来能够获得的高额利益;而厌恶风险的人自然会努力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希望能够通过牺牲部分远期利益从而得到较为稳定的可预期收益。不过更有趣的是,故事里基本上所有的人都选择了偏好风险的方式。元濑医生在研究和实施“换脑术”的过程中一直拿着勉强糊口的工资,希望可以在手术成功一年后得到今贝先生20%的股份,这足以让他“一夕之间成为跻身福布斯排行榜的世界级富豪”,而奶妈们也可以选择相似的方式,来换取一年后2000万元的高额酬金。
作为风险偏好者的元濑医生不能抵御远期的巨额利益,从而签下了这个魔鬼的契约
当然,该发生的风险在故事里都一个不落地都发生了。奶妈们由于今贝贪婪而油腻的吃奶方式心生忌惮,没多久便都落荒而逃,元濑医生也因为今贝先生没能活过合约中规定的一年期限而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故事后面的“作者自评”部分中,王晋康讲到,针对元濑医生略显戏谑嘲讽的描写实际上能够表现出“对人性之贪婪的入木三分的批判”。这个评价本身当然是不是错误的,《转生的巨人》中所有人物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面对金钱和财富时涌现出的无法自制的贪婪。但是,我们其实完全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思考为什么故事里的大多数人会做出这样略显“贪婪”的赌博?
在很久以前的那篇关于《北京折叠》的研讨回顾中,我写到过人们在当下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话语中所体现出的“量化”倾向,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都被自身的简历所定义,简历上的代码式文字则变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然延伸”,而对于简历的删改也因此变成对于“主体”本身的重构。这种个人主体性的量化,在资本市场中,自然也就导致了“劳动价值”的量化。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中,每个人的“成功”与否都受到资本和金钱的衡量,胜者能够享尽荣华富贵,而败者却只有输光底裤这一条出路。因此,以“竞争”为本质的资本市场实际上预设了一个残酷的零和游戏,蛋糕是有限的,必须要尽力争取,而放弃这场竞争的后果就是失去自身所有的价值,被驱逐出这个话语体系本身,从而丧失自己原有的社会属性。
这张插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个人主体性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市场中的“成功”必然存在着内在的风险,而《转生的巨人》中体现的所谓“人性的贪婪”,同样也源自于资本市场的“竞争”本质。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为着某一个虚无缥缈的远期目标创造着自己的价值,期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获得与此对应的收益。正像现在很多老板们向我们灌输的那样,“年轻人要多努力,不能总是在乎眼前的小名小利,要为公司做点牺牲,将来总是会功成名就的!”但我们总会发现,鼓舞我们每天过着996生活的那个目标,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那看上去美好的愿景,只是一个虚假的海市蜃楼,总是在你即将摸到的那一刻土崩瓦解。这样看来,不管是元濑医生还是那1000个奶妈,其实都是今贝先生和他的商业帝国所剥削的对象。今贝先生给他们画下了一个难以拒绝的大饼,便从此心安理得地榨取着他们廉价的劳动力,而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却被今本先生悉数收入囊中,而他不停膨胀以至于不得不生存在海水中的身体,正是对于资本主义本身的隐喻。
繁忙都市中,支撑我们梦想的“大饼”本身可能只是个空中楼阁为了填饱今贝先生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饕餮大口,无数食物、资源被投入其中,并“最终变成粪便”,污染着他迫不得已委身其中的狭小海域,而不论找到多少奶妈,取得多少食物,都无法满足今贝先生无底洞般的强大欲望。在他不间断的吸食和攫取中,其他人身上的生产性价值在一种“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明码标价,从而被无休止地利用、透支。人类作为“主体”所特有的创造力和精神性就这样被名为“资本”的吸血鬼一点点抽离,只剩下一具具空洞的行尸走肉,正像那些服务今贝先生的奶妈们,她们“络绎不绝地走进今贝的屋子,又走马灯式地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所生产出的价值被今贝先生他贪得无厌的身体所同化,但却并没有获得任何相对应的回报。如此看来,今贝先生最终膨胀成为一个巨人般的庞然大物,实际上正是这种资本主义剥削逻辑所必然带来的结果,一场饕餮之后,化身为“资本主义怪物”的今贝终于难以承担自身的体重,一命呜呼,之前所吞噬的所有财富和价值,也随之变成“一堆山一样的死肉”。
“一堆山一样的死肉”
科幻作家何夕曾经在《王晋康——科幻界的文学原教旨主义者》中评论道,王晋康作品有两个特点令其印象尤为深刻,其一是“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的洞察及拷问”,而其二则是“王晋康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而这两个特点,在《转生的巨人》中都得到了非常具体的展现。他在此为我们展现的社会图景无疑是灰暗的,无论个体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落到“这堆胃肠中,被消化成粪便”,不过正因为此,科幻作品才有了它独特的文学价值。在资本主义话语当道的今天,如何能够刻画超越资本主义的或然可能性,如何能够打破资本主义自我循环的怪圈,正是每个科幻从业者需要牢记在心的使命。我们这次可是有水果和点心的哟!(虽然是前一场reception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