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宁夏大学马玉龙教授团队RENEW ENERG:Ni-Ru/H-ZSM-5一锅催化木质素制单酚
背景介绍
由于木质素的结构复杂性,将木质素升级为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学品仍面临巨大挑战。木质素中不同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C-O键和C-C键不规则连接在一起,因此木质素中C-O键含量极高,有效地打破C-O和C-C键是木质素转化为小分子化学品的关键。
近日,宁夏大学马玉龙教授课题组以Ni、Ru双金属负载的HZSM-5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催化秸秆木质素,木质素转化率达到88.1%。单酚的收率为19.5%,其中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收率分别为4.9%和3.8%。二维核磁共振分析证实Ni-Ru/H-ZSM-5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具有明显的Cβ-O键断裂活性。结果表明,负载金属Ni和Ru后,催化体系中的Lewis酸大大增加,从而引起Ni和Ru之间的电子转移。
图文解读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产率仅为0.51%和0.54%,木质素转化率约为44.10%。当在该体系中加入HZSM-5作为催化剂时,对产物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选择性并没有明显提高。当使用Ni/HZSM-5作为催化剂时,Ni的存在能有效断解木质素中的C-C和C-O键。当Ru和Ni同时负载H-ZSM-5时,产物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产率显著提高,木质素转化率达到88.1%。结果表明,当Ni的负载量为3.0wt%,Ru的负载量为1.5wt%时,金属与载体H-ZSM-5的协同效应最强,得到单酚产品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产率最高,分别为4.9%和3.8%。GPC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前秸秆木质素的平均分子量为3606g/mol,反应后降低到970g/mol,进一步说明Ni-Ru/H-ZSM-5对木质素具有较强的加氢脱氧效果。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木质素降解后的挥发性液体产物进行了鉴定。图5说明了木质素降解过程中获得的挥发性液体主要由单酚、少量环烷烃、酮、芳香族羟基酸等组成。GC-MS分析也证明了木质素大分子得到了有效的降解。
用吡啶红外光谱测试了所有样品的酸度分布,并定量了样品上Brønsted(B)和Lewis(L)酸中心的浓度(图6)。载体H-ZSM-5具有弱的B酸和L酸。与H-ZSM-5相比,负载金属后B酸的酸度变化不大,而L酸和总酸的酸度变化较大,随着催化剂酸度的变化,木质素降解产物的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7)。进一步分析发现L酸可以影响产物分布结果,L酸的增加有利于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形成,通过对催化剂组分的修饰可以调节L酸的含量,这可能是导致木质素断裂C-O键生成单酚的关键因素。
所有样品的H2-TPR图谱如图8所示。其中Ni-Ru/H-ZSM-5催化剂的强还原峰的存在表明Ru、Ni和H-ZSM-5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在所有催化剂中,3Ni-1.5Ru/H-ZSM-5的还原温度最低,峰强度最高,表明此时金属-金属和金属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这也是3Ni-1.5Ru/H-ZSM-5具有突出活性,能有效地裂解木质素中C-C和C-O键的原因。
2D-HSQC NMR检测表明,在3Ni-1.5Ru/H-ZSM-5存在下,230℃下反应4h,秸秆木质素中的beta-O-4碎片几乎完全转化,表明H型木质素在还原过程中比G型和S型木质素更容易断键。根据木质素的结构和上述加氢脱氧反应的产物分布结果,得出了木质素降解的可能反应途径,即首先破坏C-C键和C-O键形成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破坏C-O键形成单酚,即4-乙基苯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
结论
综上所述,Ni-Ru/H-ZSM-5催化剂在秸秆木质素催化降解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可以有效获得酚类单体。本研究为高效利用木质素可再生资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21.01.150
往期精选
【文献解读】大工梁长海教授ACS Sustain.Chem.Eng.高分散Rh/NbOx用于木质素单酚/木质素油高值化利用制芳烃
本公众号现全面开放投稿,希望文章作者讲出自己的科研故事,分享自己论文的精华与亮点。
为了增加生物质领域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编辑部目前组建了生物质前沿微信交流群,欢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入群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