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次50亿个脐血NK输注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多发转移缩小、消退!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细胞王国”
2021年9月,一名67岁的男性患者因常规体格检查显示右肺上叶胸膜下方存在结节,但患者未引起重视,未接受治疗。到了2022年1月,患者开始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状,经过自行抗炎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然而,到了2022年5月,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加剧,经检查确诊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位于右上肺,伴有多发性胸膜和腹腔转移,伴随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一广泛的转移情况使得治疗变得异常困难,但医生为患者设计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8F-FDG PET/CT扫描显示:位于肺右上叶的结节代谢率高,提示肺癌
首先,考虑到病变位置,尤其是靠近上腔静脉的淋巴结,患者接受了对右侧肺部病变、纵隔和右侧淋巴结的放疗,以预防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发生。
由于患者肝功能异常,且有2度骨髓抑制史,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于60 × 10^9/L和白细胞计数低于3 × 10^9/L的情况,因此选择了阿替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同时采用安罗替尼进行靶向治疗。阿替利珠单抗的使用在治疗的第一天以1200mg的剂量给药,然后治疗中断。
接受了20次放疗后,CT图像中观察到右侧肺部病变和右侧纵隔淋巴结的大小显著减小,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为了更好地解决广泛性转移的问题,医生决定采用NK细胞疗法作为患者全身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并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通过培养的NK细胞总计达到3-50亿个,分为两次输注。在治疗的第一天,患者接受了NK细胞和阿替利珠单抗,而在第二天仅进行了NK细胞的输注。每个循环大约每隔21天进行一次。此外,患者还每天口服10mg的安罗替尼,连续14天,然后休息7天,形成21天的治疗周期。
治疗前后的扫描对比
通过对2022年8月10日的18F-FDG PET/CT扫描结果的比较,发现患者的病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右侧胸腔积液减少,右侧胸膜增厚减少,纵隔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的大小也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多发转移病灶在形态和代谢活性上均呈现出明显的缩小和消退。
这一治疗过程发表在《Thoracic Cancer》,结果表明脐血NK细胞疗法在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下,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希望。信息来源:Thoracic Cancer
-END-
来源:网络
审校:南风
声明:本文仅作为科普,拒不接受商业用途的转载申请,亦不构成任何建议。
登陆知识星球,获取独家资讯
其他好文
输注 1000亿个免疫细胞后,全身肿瘤开始迅速缩小,这种免疫细胞疗法有什么不同?
衰老研究:NK细胞回输后降低血液中的衰老标记物,二次回输再次下降
《国际分子科学杂志》:自体免疫细胞回输,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达1.8倍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上方二维码,登陆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