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俞敏洪做事天天锤大厂,这可怕的“自信”

敬一山 声道 2022-04-30


文/守一


俞敏洪最近又频频上热搜了,这对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新东方来说,也不知是好事坏事。

 

最近的这一次,是因为经济日报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


对这篇文章,俞敏洪本人表现得特别谦卑,认为作者是善意提建议,只对文中的一个小观点提出商榷。

 

网上倒是很多人替俞敏洪抱不平,认为官媒“管太宽”,甚至涉嫌干涉企业经营自主权。

 

要理解一篇媒体评论文章为啥能整出风浪,不妨先看经济日报上一篇引发广泛关注的评论文章。

 

01

 

本月初,商务部在一份通知中发出提醒,“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如你我所知,这个现在回看很平常的提醒,当时引发了各种猜疑。(参见声道此前文章:满眼都是要出“大事”的信号,这才是真问题

 

当时虽然一些个体也怀疑,商务部的通知是不是被过度解读了,可再理性的个体,在按照逻辑推演之后,恐怕心底还是有疑惑,万一这次真是“不走寻常路”呢?

 

历史提供了足够多的教训,在特别重大的事项面前,常识和逻辑往往就是不管用的,只有掌握核心信源的信息,才更有底气说话,或者说,至少不怕“说错话”被秋后算账。

 

这就是“话语权”。

 

经济日报当时就快速发了评论——《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文章本身没什么独到或者深刻观点,其影响力的核心源泉,就是官媒的身份。

 

这是一种无法否认的“传播规律”,一篇文章会因为刊发媒体的身份,而释放不同的影响力。

 

人们会从官媒的只言片语中,推测背后有什么“信号”,不确定性越强的议题或环境,这种“规律”表现得会越明显。

 

对于官媒的从业者来说,承认并善用这种“规律”,应该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02

 

回头看《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这篇文章,就能觉察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光看标题,高高在上的“教俞敏洪做事”的气味就很熏人,也不知道作者是哪里来的自信。

 

新东方是打算做直播,但不是所有的直播带货都是“照搬李佳琦”。


俞敏洪直播助农的路走不走得通是一回事,但直接扣上“照搬李佳琦”的帽子,不是作者自己竖靶子自己玩吗?

 

而且,就算作者分析认为这条路不适合新东方,你说“新东方做直播可能此路不通”就行。


因为企业行为,本就很难有绝对答案,成功的企业,往往就是把别人眼中的“死路”走活。

 

评论留余地,这也是给自己留点体面。可经济日报这篇标题直接来个“不应”,是个啥用法?

 

企业决策,无涉公共利益,不违法律法规,官媒基于什么立场说企业“不应”做这事?

 

不是我斤斤计较于文字细节,这其实就是此事真正的问题所在。

 

该文的作者或者刊发者,其实完全明白官媒身份所自带的影响力,所以总是不能放掉端着的腔调,本能地用上了“不应”,以表达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只不过,这次大家不相信一个艰难求生的企业具体经营行为,上面还会发什么“信号”,所以看出了这大概率是作者本人的“私货”。

 

说白了,这就是舆论场的狐假虎威。

 

一个本不值得推敲的文章,因为背后的身份,让大家多看了几眼。而当大家看出这次狐狸背后没有老虎,就难免多吐槽了几句。

 

03

 

在这件事热传之后,网上有截图,据说是本文作者在什么群里的发言。

 

我一向很反对截屏外传群聊天记录,而且不知道截图的真实性,所以就不贴了。可是截屏里据说是作者的有段话,是很令人哀叹的。

 

“我天天锤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 比不上评论一下新东方。”

 

我不想对这话做太多上纲上线,只想说,一个在官媒拥有“话语权”的人,如果把“锤”企业看得如此轻佻,这是最无知的傲慢。

 

如果截屏是真的,从作者的表达方式推测,大概率生活中不过是个“小人物”,很可能还是个不太成熟的年轻人。


可是当他(她)掌握了“话语权”的时候,却突然拥有了“教俞敏洪做事”“天天锤大厂”的自信。


我不想夸大这类人作恶的能力,可如果缺乏自省和约束,“小人物”一个无知的煽动,真有可能是大悲剧的导火索。


可是看起来,那位作者完全没有因为遭遇质疑而开始反思,还沾沾自喜于“出了点名”。这真是太悲哀了。


往期回顾历史转折中的俞敏洪
这一次,你们又骂错罗永浩了
满眼都是要出“大事”的信号,这才是真问题
为什么吹爆张文宏,这次该看懂了
 ---  E N D ---勾搭作者:A-baijiang



「声道」原创

欢迎按要求转载,侵权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