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遭围攻,一个男人的信念幻灭

守一来了 声道 2022-04-30
文\守一

最近,豆瓣因为被下架、被罚款、被央媒批评……频繁上热搜。

很多大厂被吊打之后,企业创始人也会被拉出来陪骂,可是似乎没有太多人知道豆瓣的创始人是谁。

01


这个网名叫“阿北”的男人,出了名的低调。他几乎不接受采访,哪怕有人劝他“这个采访能帮到公司”。
不仅拒绝在舆论场出风头,生活中阿北一样习惯沉默。据说曾经和他工作过七八年、深受信赖的老部下离职之后,也从没和他有过任何对话。
如果熟悉早期豆瓣风格的话,对他这个人设倒不会陌生。不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想到建一个网站,专门用来交流读书、旅行、音乐这类的话题。
阿北的豆瓣主页,他成立了Python编程小组,也成立了余华读者小组,甚至加入了豆瓣用户自发创立的“反对阿北独裁”小组。
说得文艺一点,阿北最初创建的豆瓣,就是一个文艺的乌托邦试验。他要创造一个空间,让不同的人群可以基于兴趣自由交流,同时又互不干扰。
他追求的是精神的、纯粹的交流,可以省掉现实的各种繁文缛节,可以打破物质等造成的各种隔阂。
最近这些年,随便一个吃瓜群众都能对豆瓣的商业化建言献策,可是要想讨论豆瓣的商业化,最好先看看这个故事——
阿北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咖啡馆里写网站程序,真正以一己之力创办了豆瓣。
在他孤军奋战初见成效,第一个投资人找上门时,他没有寻常创业者的激动算计,跟投资人说的是:我不想要钱,我想把豆瓣注册成公益组织。
这样的人建立的豆瓣,这样的理念如果没有改变,要让豆瓣商业化,注定是拧巴的。

02


我不是要吹捧阿北。
事实上,有文艺情怀的创业,和为了赚钱的创业,未必有高下之分。只要能给用户创造价值,那平台就有自身价值。
想说的是,豆瓣如今面临的挑战,很大程度是有基因注定的,当环境发生变化之后,问题还会越来越难以被解决。
比如,最新被指责的“超前点评”现象:《风起洛阳》还没播,豆瓣上已经冒出来数千条的五星好评;《谁是凶手》的女主角尚未登场,质疑其演技的短评都有上百条。
这种水军控评,其实不是新现象,可算得上是豆瓣顽疾了。只不过最近在官方连续锤豆瓣的背景下,被更进一步放大。
另外还有坊间一直议论的某些豆瓣小组发言,所制造的用户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内容导向的隐患等。
在阿北的理念中,在豆瓣的设计中,文艺乌托邦要成立,重要前提是用户有自治意识、有美好的情怀,至少,游戏的参与者要真诚的。
在豆瓣最初发展的几年中,人以群分,吸引的多数是有共同气质的人,所以网站的氛围还不错,那时候的打分、点评等等数据,不仅累积了精神价值,在外界眼里,也具有了经济价值。

越来越多人在看书、看影视剧前后,要去豆瓣看一看评分和点评,以作参照和交流。
而这也就导致了“超前点评”需要的出现,且难以杜绝。
现在豆瓣回应,已经及时处理了几万账号。可是站在平台的角度去看,今后要在第一时间准确清晰分辨出,哪些用户的发言是真实的,哪些是有水分的,其实相当困难。
大数据可以筛查出明显异常的账号,可是无法辨认一个被收买的“真实账号”。而在一个初衷要给用户更大自由、更多可能的网站,又怎么可能善于收紧对每一个用户的“监控”?

03


我也不是要为豆瓣喊冤,只是觉得遗憾。
据说,阿北经常和同事们说一个比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跟工地里蹲着吃盒饭的人,可能相隔只有几百米,但他们共存在一个城市空间,彼此之间被一堵看不见的屏障区隔。
他创立的豆瓣,是想更多打破看不见的屏幕区隔,实现人群更自由的交流。
不知道他现在如何看待,当越来越多的不同思维背景的人群在豆瓣相遇,所引发的各种举报、骂战、厮杀?
现在互联网上常见的景观就是,极化思维盛行、动辄抱团党同伐异。饭圈看起来被整治了,可还有太多领域也已经饭圈化。
一部影视剧,还有多少打分,是真正基于静下心来看剧的感受?又有多少只是为了支持某个演员,为了反击某个发言,甚至是为了多收几毛钱?
这是豆瓣该解决的问题,可又是很难仅靠豆瓣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似乎都希望豆瓣成为一个纯粹的平台,但这种“纯粹”,只能是顺自己心意喜好的。否则,就恨不得给豆瓣提前上一炷香。
豆瓣还能走多远,我无法判断。但豆瓣如今的挫败,很大程度证明,前些年对技术对自由对人心的积极信念,似乎要幻灭了。至少一段时间。
当豆瓣最新回应“超前点评”事件,说“一直坚持中立”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笑了。
只是,有人笑得疯狂,有人笑得悲凉。

作者简介



往期推荐






「声道」原创

欢迎按要求转载,侵权必究

运营丨麻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