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病毒还是那个病毒,专家已经不是那批专家了

声道 2022-12-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坡原创 Author 西坡

文/西坡

“专家:感染奥密克戎可自备风热感冒药物对症治疗”

“专家: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损伤人体上呼吸道,肺损伤很少”

“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明显减弱”

“专家:奥密克戎感染跟流感症状非常相似,重症病例比例低”

“专家: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

随着放开的步伐,病毒离我们每个人越来越近了。好消息是,病毒的毒力也减弱了,感染的症状也减轻了。

我是相信专家的,毕竟我们通过世界杯这个窗口也看到了,外国也没有乱套。我也愿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万一感染了也绝不占用公共资源写小作文卖惨。

但是我依稀记得,就在不久前,专家们还不是这样说话的。比如不到两个月前,有一位全国知名的专家说:

“根据全球研究结果表明,新冠后遗症覆盖范围较广的健康问题,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我不说这位专家的名字,是不想大家去攻击他,因为我更关心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具体个人的品行。我不是说个性品行无关紧要,而是说从个人品行入手,可能说不清楚问题。

关于后遗症,你不能说那位专家的说法有错,但是他当时的发言有意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概率。脱离概率谈风险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你不会因为害怕被车撞死就不出门。

那一连串的后遗症可能确实存在,但是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不谈概率,哐哐哐把一堆症状列出来,起到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打开任何一种药品的说明书,把“不良反应”这栏读一读就行了。比如我家里正好有小孩的退烧药布洛芬,它的不良反应有:

“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

我只抄了大概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留在说明书上,但是逐项读下来足以让你紧张了。假如说你去看病,医生给你开药的时候把每所有不良反应都念一遍,你还敢不敢吃这个药?

专家在对公众发言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公众认知和传播效果,而只追求“严格意义”上的“成立”,这种发言可以说是负责任的吗?

现在专家还在发言,但是发言的方向完全变了,如果说那时候强调的是症状和总数,那么现在开始强调概率、几率了。

最关键的是,说话的专家换了一批,从前那批基本保持沉默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可能都是对的。但是从大众意义,从常识意义上来讲,他们的发言是大相径庭、前后不一的。我们不是在无菌无尘的实验室里生活呀,也不是在学术期刊上讨论问题啊,公共讨论、公共发言有自己的规范与原则。专家也要遵守常识,这也是常识。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专家”这个称呼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含水量越来越高。许多网友养成了直接把专家翻译成“砖家”的不良习惯。这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专家。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公众在接触大量新鲜事物的时候都需要专家的指引。等到专家群体的公信力丧失殆尽的时候,再去责怪大众反智就晚了。事实上,据我观察,中国老百姓原本是非常愿意相信专家的,在中国人心中,有学问的人是值得敬重的。专家的名誉降低到今天的地步,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们愿意相信专家,但专家们首先得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如果是凭专业精神说话,即使偶尔说错,也是值得尊重的。如果是先揣摩风向再说话,即使说对了,也不值得尊重。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押对风向。搞学问的人,应该有搞学问的样子。风骨这个词太高,实事求是就够了。

我越来越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能够一以贯之地说话是难得的,也是值得的。


往期推荐


「声道」原创

欢迎按要求转载,侵权必究

商务合作请联系:hbdx1990xz

运营丨麻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