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7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古籍研究

《簡帛》 | 袁開慧、趙懷舟:老官山漢墓醫簡《醫馬書》簡27字詞考釋

袁開慧、趙懷舟 武大简帛 2023-07-17

老官山漢墓醫簡《醫馬書》

簡27字詞考釋

袁開慧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

趙懷舟

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摘  要:老官山漢墓醫簡《醫馬書》簡27,已於發掘簡報及楊華森等先生的論文中公布,但釋文、標點仍有些地方值得商榷。隸定爲“”是正確的,但釋爲“齲”並不正確,應指齒不正、齒不齊;“養”在簡帛中也作“癢”,本簡中應讀爲“瘍”,謂瘡瘍;,隸定爲“吻”是錯誤的,應隸定爲“”,爲“胗”的異寫,謂口唇肿瘍;或可視爲“(雜)”的訛寫,也疑爲“雥(雜)”與“米”的合文,均合文意。

關鍵詞:醫馬書  齵  䶙  養  (胗)

老官山漢簡是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1、3號墓出土的一批醫學簡牘。墓在2012年7月被發現,2013年12月中旬在報紙上報導。2014年7月,《考古》上發掘簡報發表;2016年6月,《南方民族考古》發表更詳細的發掘簡報;2016年10月,《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一書出版。根據簡報等,3號墓出土竹簡共920枚,其中716枚是醫書。

雖然,目前老官山漢簡還没有全面公開,但有相關論文等成果陸續發表。其中,命名爲《醫馬書》的這部分内容考古隊公布爲184支,但《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又説“《醫馬書》竹簡實存數量也應是217枚”。其中,簡27在著作《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發掘簡報和楊華森先生的論文中均有論及,簡文隸定差别較小,如《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作:“其口中上癰(上齶生潰瘍),養疾,其食如雧,多吻,見食而鳴。”發掘簡報M3:137-27作:“馬醫者,其口中上齶癕,養疾,其食善如集,多吻,見食而鳴。”楊華森等釋文與標點與《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同。其釋文和標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現從文理和醫理的雙重視角出發,對此例醫簡進行重新解讀,以就教於方家。

釋“

發掘簡報中“馬醫者”的“醫”,圖版作,《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及楊華森先生均作“”,並言其爲馬病名,可從。但兩種論著均釋“”爲“齲”,認爲是齲齒病,則並不正確。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有些早期作上下結構的字,後來可能寫作左右結構,如老官山漢代醫簡《六十病方》第178簡載“動如蚖蜇(蜤-蜥)蜴”,蜇爲蜤之换旁俗字。《集韵·錫韵》:“蜥,亦書作蜤。”再如“槁”,《説文》木部作“槀”。《説文》齒部所載“齱”爲左右結構。

其次,“齱”非齲齒義。《説文》齒部載:“齱,齵也。”又言:“齵,齒不正也。”《慧琳音義》卷六十:“或内或外,行件不齊,名爲齵齒。”《玄應音義》卷十五:“《説文》(齵)齒不正也,謂高下不齊平也。”由此,“”並非齲齒義,而言牙齒不正,參差不齊。

再次,古代農書、獸醫著作中對於“齱齵”曾有論述。相齒是相馬的重要内容,古人不僅僅通過觀察牙齒形態與顔色判斷馬的年齡,也通過牙齒的生長形態來判斷馬匹的優良與否。如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第五十六》相牛、馬及諸病方法載:“齒,左右蹉不相當,難禦。”再如明代的《新刻馬書》曰:“齒左右蹉不相當,難馭。”

釋“

”,辭書鮮見,宋代字書《古文四聲韵》將其視爲“”的異體,但於醫簡文意不合。“”是聲符爲巨的形聲字,根據唐作藩《上古音手册》,“齶”爲鐸母疑聲,“巨”爲魚母群聲,二者韵母對轉,聲母同爲牙音。雖然二者語音相近,但古籍中鮮見二者相通的用例,且若爲“上齶”這一人體部位與簡文開始所言齒不齊或齒不正的“齱”病,並無關聯。因此,“”不宜視爲“齶”的假字。

那麽,“”當如何闡釋呢?先看一例程瑤田先生病齒的故事:

明日,余買舟南下。十月朔挂帆席行,十一月至揚州。居數日,病牙痛,已而齗䶙,當上脣如蠶眠。時方冬至,風氣俱寒。然余夜卧不能蒙被,蒙之則頭面發熱如蒸。已而䶙潰流水,已又成膿,四孔互爲啓閉,日日以甚。醫者與以清胃飲,又繼以甘露飲。經數月,飲藥數十劑,䶙不消,膿亦無日不出。又一醫者診余脈曰:“兩尺幾不見矣。”余方私憂之。然余飲食不加少,精神如平時,行輒數里,常先於人。䶙潰出膿愈多,而齒愈堅固,且又無痛楚之苦。至立夏日,左一孔有骨刺出,膿亦從此一孔出。又數日,汪容甫爲余言桐城張君一峰。張君者,占籍順天,居京師,今年七十二歲,通《内經》,適來揚。余就見之,爲余察脈曰:“此多壽脈也。謂尺脈虚者,大繆。然齗䶙出膿,所以數月飲藥不瘳者,未治胃風也。且膽中有熱,移於脾胃,故病見上牙齗。上牙齗者,足陽明胃脈之所絡也。又有心肺熱,肺與大腸爲表裏。手陽明大腸脈亦絡於脣鼻間。”與以治風藥,又與製大黄、龍膽草諸藥飲之。先是每食輒汗出如漿,行里許路亦汗流襦袴盡濕。飲藥二日,而汗不流。牙齗刺骨,其本藏肉中大如豆,至是肉漸破,骨盡外露。夏至之明日,以指甲撥所露骨,應手而下,根深可二分許,骨脱而膿則先盡矣。自冬至至夏至,歷百八十日,檢所服方飲藥百劑。寒涼之品,如黄連、石膏、梔子、黄芩、元參類皆極苦,不可於口,最後更以生大黄下之。

”或可釋爲“䶙”,《説文》齒部:“䶙,齗腫也。”《集韵·上聲五》:“䶙,齗不固曰䶙。”“齗”爲何義呢?《説文》齒部:“齗,齒本也。”段玉裁據《玉篇》《廣韵》及《玄應音義》所引,補作“齒本肉也”,是。另外,《急就章》卷三“鼻口脣舌齗牙齒”,王應麟補注:“齦與齗同。”也就是説,䶙指牙齦腫起,不能穩固牙齒。因爲牙齦腫起,不能穩固牙齒,才會導致齒不正、齒不齊,牙齒裏出外進,上下不整。

從傳世醫籍來看,《靈樞·經脈》載:“(大腸手陽明之脈)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頸腫。”齒縫、上唇均是大腸手陽明之脈循行所經過的位置,從該經脈所發生的病變可能是牙痛、齗腫、上唇病等。這與程瑤田所述、醫簡所説盡合。

釋“養”

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中“養”均讀如本字,取休養、養護義。這也值得商榷。“養”應讀爲癢,與“瘍”通。

首先,“养”繁體字作“養”,“痒”繁體作“癢”,“養”爲其聲符,故二者可通。如《荀子·榮辱》:“鼻辨芬芳腥臭,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生之常生而有也。”注云:“‘養’與‘癢’同。”再如《養生方》:“已飲,身(體)養(癢)者,靡(摩)之。”

其次,“癢”可通“瘍”,指瘡。《禮記·曲禮上》“身有瘍則浴”陸德明釋文:“瘍,本或作‘癢’。”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上謂:“是‘癢’爲‘傷’也。……《小雅·正月》‘癢,病也。’‘病亦傷也。’”

再次,“馬(齱)者”以下文字是對疾病“馬齱”的症狀闡釋。這種疾病的具體症狀之一爲“其口中上(䶙)癰”,即馬嘴巴之中上部牙齦發生癰腫。《周禮·瘍醫》:“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鄭玄注:“潰瘍,癕而含膿血者。”又《釋名·釋疾病》載“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畢沅曰:《説文》:“腫,癰也。癰,腫也。”《靈樞·癰疽》曰:“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複反,故癰腫。”王先謙言:“據此則癰、腫一也。”則“癰”既可言癰腫,對應於“腫瘍”,也可指稱潰瘍,則“癰”是“瘍疾”構成疾病的屬與種的關係,二者構成小類名+大類名的複合詞語“癰瘍”。“癰瘍”一語見於早期傳世醫籍《黃帝内經·素問》。《素問·異法方宜論》:“(東方之域)其病爲癰瘍,其治宜砭石。”柳宗元《天説》:“人之血氣敗逆壅底,爲癰瘍、疣贅、瘺痔。”結合程瑤田先生所述其自身牙病,確實先是牙痛導致上部牙齦腫起,後來上部牙齦腫甚而潰出膿水,“上(䶙)癰養(癢-瘍)疾”應包含了牙齦腫起、牙齦潰出膿水兩種情况;而牙齦腫起、牙齦潰出膿水、牙齦不固,正所齒不正、齒齊,牙齒裏出外進、上下不整的病因所在。而如程瑶田说“上牙齗者,足陽明胃脈之所絡也。又有心肺熱,肺與大腸爲表裏。手陽明大腸脈亦絡於脣鼻間”,故医简言病位在“上(䶙)”。

綜上,簡文這部分内容應釋爲“馬(齱)者,其口中上(䶙)癰養(癢-瘍)疾”。

釋“

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候》第8行載“胗”字,簡圖作“”,右側構字部件作“人”形,内含三個撇筆。陳劍指出:“‘㐱’旁的A類寫法(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18“診”)是較爲原始者,其外框从“人”形而不作“勹”形。”从“勿”的字,漢簡中多見,右側“勹”内多爲兩撇,如“歾”作(印臺墓地),“物”作(北大《老子》11),“”作(居延),“沕”作(馬王堆《老子》甲124)。

(一)“”是“胗”的異寫

爲什麼説“”是“胗”的異寫呢?與人體或疾病有關的漢字,存在多例从口字與从月(肉)字爲異寫的情况,如“唇”與“脣”,“吻”與“肳”,“㗋”與“”,“嗓”與“”,“吞”與“”等,這些形聲字通過不同的義符表達不同的造字理據,從口的“唇”“吻”“㗋”“嗓”“吞”表示這些人體部位名或人的動作名均與嘴有關,而从月(肉)的“脣”“肳”“”“”“”則從這些人體部位名或動作名均與人體、膚肉有關,各有其理,均符合形聲字造字的原理。同理,與嘴有關的“”也可寫作“胗”。

(二)“(胗)”指口唇發生腫起的瘡瘍

(胗)”的具體所指是什麼呢?“胗”指口唇發生腫起的瘡瘍,見於多種古代典籍。《説文·肉部》:“胗,唇瘍也。籀文作。”戰國時期宋玉的《風賦》:“生病造熱,中唇爲胗。”《靈樞·經脈》載胃足陽明之脈所生病含“口喎唇胗”,莫文泉曰:“口喎屬筋病,與脈病不幹。‘喎’當爲‘瘑’,謂口生瘑瘡,與‘唇胗’同爲瘍證。”《釋名·釋疾病》:“胗,展也,癢搔之,捷展起也。”王先謙曰:“《靈樞·經脈》所云‘唇胗’即此。凡瘍疾無不癢搔,搔則皮膚展起,故胗訓爲展,與前‘疹’義絶殊。……又案‘捷’疑當作‘唇’,上云‘癢搔之,齒䫴齘也’句法正與此一例,‘捷’字無義,當是誤文。”另外,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候》簡8:“在脣(唇),爲。”最後一字左側从月(肉),右側不明,爲脫損之字。根據患病的身體部位“唇”,从月(肉)的病名殘字或可補爲“胗”。

從“牙齱”這種疾病的實際情况來看,誠如程瑤田説:“居數日,病牙痛,已而齗䶙,當上脣如蠶眠……上牙齗者,足陽明胃脈之所絡也。又有心肺熱,肺與大腸爲表裏。手陽明大腸脈亦絡於脣鼻間。”這段話既講述了“牙齱”的疾病症狀,説明了這種疾病的病程發展,也揭示了“牙齱”的病因病機。“上脣如蠶眠”,説的正是雙唇中的上唇腫起。蠶眠,即蠶卧,是蠶生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指蠶蜕皮前不動不食的狀態,恰如睡眠,故稱。《玉篇·卧部》:“卧,眠也。”北齊賈思勰《齊民要術·養桑柘(附蠶)》:“按今世有三卧一生蠶、四卧再生蠶。”注云:“卧,眠;生,孵化。”這裏的意思是説蠶的一生中如睡眠般不動不食,蜕皮三或四次,有的蠶種一年化生一代,有的蠶種則一年化生兩代。一般蠶六、七日眠一次,每眠一次蜕皮一次,經四眠後蜕皮即上簇結繭。後世的詩歌中不乏對蠶眠蠶卧這種生理現象的描寫,如唐代王維詩《渭川田家》:“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宋代舒嶽祥《過字韵詩辱諸友聯和方營度枯鄙以酬厚意偶報》詩:“麥倒桑折枝,山外花門過。牛亡主不歸,婦去蠶未卧。”那麽,蚕爲什麼會“卧”呢?因爲其身體長大長胖,原來的皮已經不能包裹其變得胖大的身體。程瑤田文“上脣如蠶眠”是以蚕卧比喻生病腫起的上唇,説上部嘴唇腫起如蚕蜕皮時肥胖的身體。

其實,大約同時期的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候》中亦載此字,其言:“其腹胗胗如膚張(脹)狀,鳴如鼃(蛙)音,膏叚(瘕)殹(也)。”注云:“胗,《一切經音義》引《三蒼》:‘腫也’。胗胗即腫脹貌。”甚是。“胗”爲腫義,“胗胗”可狀腫脹貌,“唇胗”“口唇胗”指口唇部瘡瘍,恰應以口唇腫起爲主要特徵。總之,“”爲“胗”的異寫,“胗”也即口胗、唇胗,指口唇發生的腫起的瘡瘍。

(三)老官山醫簡“吻”與“”相混舉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官山醫簡中,存在“吻”與“”相混的情况。簡643載:“口吻,因㓨之八。”簡643,簡圖雖作“”,但根據上下文義,其當爲“”,這支簡説的是“口(胗)”,口唇腫瘍病的治療方法。這在老官山醫簡並非“㐱”“勿”相混的個案,再如簡670+667載:“病多相類而非,審察診病而箴(針)之,病可俞(愈)也;不審其診,箴(針)之不可俞(愈)。”簡670簡圖爲“”,簡667簡圖爲“”,右側“勹”内均爲兩撇,而非三撇。簡670“”,雖左側殘缺,根據上下文義,病對比簡667中“”,其讀爲“診”,應當無誤。秦漢簡帛中多有相類情况,如“殄”就有作“歹+勿”形的寫法,如(居延新EPT57:15),(北大《妄稽》1936)。

釋““善”與“多”

已經發表的成果將釋爲“集”或“雧”,字形書寫雖異,所指詞義無别,均爲聚集、彙集之義。“多”“善”兩字隸定自然没有問題,但未見釋義。試簡要論之。

,書寫比較清楚,隸定當作“”,或可視爲“(雜)”的訛寫,也疑爲“雥(雜)”與“米”的合文。因馬匹口中上部牙龈已經患了癰瘍,因此在飲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言食不可雜,自然没有問題;説不可以夾雜生硬的米粒,以免馬匹牙齦腫潰的疾病進一步發展、蔓延到口唇,導致口唇腫起,也是符合文意的。

“善”,應爲副詞,謂好好地。因爲馬匹口腔已經患病,食物粗劣或不當會使馬的口腔問題進一步加重。因此在餵養馬匹的飼料食物方面需要特别仔細和認真。

“多”,表示數量多,與“少”相對,既可以用以計人,也可以計事計物,可作狀語。如《孟子·告子上》:“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又《孟子·盡心上》:“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多”在《醫馬書》簡27中,顯然是指多發唇胗病。

結論

老官山漢墓《醫馬書》的發現,對於中國早期畜牧業,特别是關於獸醫學馬病的診斷與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醫簡進行釋文釋義是進行早期畜牧業、獸醫學理論等研究的首要基礎。簡27已公佈有幾年時間,但探討的學者還不多,故撰文簡要討論,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以上對老官山漢墓醫簡《醫馬書》簡27進行了重新釋文與標點,對“”“”“養”“”“”等進行了形與義的考察,指出“”也作齱,與齵同義,謂齒不正;“”或可釋爲“䶙”,謂齗腫,即牙齦腫、潰;“癢”可作“養”,而與“瘍”通,無論是癰腫還是潰瘍,均屬《周禮》所言瘡瘍;根據簡文可知,馬齒不正爲口中上部牙齦臃、潰之癰瘍導致。而“”爲胗的異寫,从口、从月字構成異體關係,不止一例,符合漢字造字的心理與理據;關於“”,將其視爲“雜”的異體字,還是“雥(雜)”與“米”的合文,於文意均合,學界還可進一步討論。

其次,《醫馬書》簡27可釋文爲:“馬(齱)者,其口中上(䶙)癰養(癢-瘍)。其食善,如(雜),多(胗),見食而鳴。”整支簡文的意思是説“馬牙齒不齊整,是口中上部牙齦臃、潰之癰瘍導致的。(如果患了這種疾病)就要好好地飼餵馬匹,假如食物過雜(或是夾雜了硬的米粒),病馬就多患口唇腫起的胗瘍病。(如果患了口唇胗瘍病)病馬見到食物就會嘶鳴。”

再次,秦漢典籍中對於馬及馬病關注較多。在漢代的其他出土簡牘中,也記載了馬齵()、胗等病名與具體症狀。如《蒼頡篇》第二四載:“脪齵蝕,胗囂忍蓡(浸)。”《説文》肉部“脪,創肉反出”段玉裁注:“今《洗冤錄》所謂‘皮肉捲凸’也。”劉桓認爲全句意思是説馬因爲皮膚腫了而發出叫聲,忍耐著刷馬的水浸。但這樣的闡釋未必與秦漢蒙書的體例盡然相合,因爲這八個字是不是能連讀爲一句值得思考;再如“浸”是不是指水浸,是不是與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候》中目病病名“浸”“脈浸”及踝下癰病“(㾛)”存在關聯,還可探討。不過,無論如何,馬病“齵”“胗”既載於獸醫專門著作,也見於秦漢蒙書,且秦漢蒙書每組數字往往爲同類字詞,意義並非毫不相關。這説明,在秦漢時期,馬病“齵”“胗”已爲人們所關注、熟知。

本文原載《簡帛》第25輯,引述請據原文。

編輯|張志鵬  

審核|魯家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