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诗“开山祖师”最经典的一首写景诗,句句如画,引人入胜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3-11-04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但文学创作并不像改朝换代那样,朝代一换诗风也随之大变,所以北宋初期诗坛还是回荡着“唐音”,盛行着三种诗体——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直到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开始推动诗歌革新后,宋初诗坛诗风才有所转变。

所以梅尧臣在宋朝诗坛上有很高的地位和评价,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更是被后人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梅尧臣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的诗力求平淡、含蓄,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笔下创作的诗歌题材也十分广泛,从揭露社会贫富的尖锐对立、抨击弊政的现实诗歌,到品诗论文、畅叙友情的唱酬诗歌,再到描写山水的写景诗歌,他都有好诗面世。

今天长风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梅尧臣绝美的山水诗,细细品来,妙不可言,美得令人心醉!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梅尧臣《鲁山山行》

诗文大意

这鲁山连绵起伏,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太让我这种爱好自然风景的人所喜欢。

我独自一路走来,眼前奇峰峻岭不断变幻,我沉醉其中,竟在这蜿蜒幽深的山中迷路了。

霜雪融落下的山林显得更加寂静空荡,远处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还有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溪水。

我心中不禁疑问,这山里是否还有人家在居住?念头刚起就听到云外传来一声鸡鸣。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襄城县任职时,一年秋天独自来到鲁山游玩,看见山中种种趣事,有感而写的。

鲁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地。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诗的前两句,采用了倒装的句法,既表明了山行所见鲁山的大致轮廓,也表达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山水的心情志趣。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这两句便详细地写了诗人的“野情”所在,同时又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表现得十分逼真形象。

你看那山峰形态万千,真是一步一景呀。好山渐欲迷人眼,置身其中,很容易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就像走进了迷宫似的。

“改”、“幽”、“迷”等字很好的的表现出眼前山势的曲折连绵,山路崎岖幽深,和作者此时的心情。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这一句是后世所公认的写景佳句,这是一句互文,有沉静的诗意,又是写“山行”所见的动景,真是妙不可言,美地心醉!

“霜落”和“林空”这两个词,既说明此时是深秋之际,又描写眼前的景色。正是因为霜落,才使山中木叶凋零,让眼前树林显得“空”,视线没有阻挡,这是能看到“熊升树”和“鹿饮溪”的前提条件。

同时“熊升树”和“鹿饮溪”又让眼前这幅萧瑟深秋图有了动态感,如此动静结合的镜头,将秋日山林的美景描绘的如在眼前,使人有声临其境之感。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最后一句自问自答也是非常有意思,可能这个时候作者已经走了很久很累,加上又迷路了,所以想找个地方歇歇脚,但身在此千山高复低的山中,自是对山中是否有人家产生怀疑,而就在这时,幽静的山中突然一声鸡叫传入耳中,仿佛是从云外而来。

全诗听到这鸡鸣声就结束了,虽然只闻其声,但对于在山中迷路之人还是感到非常欣喜,特别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觉。至于有没有人家,山村人家离自己有多远?那就只能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整首诗来看,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倒装、互文的写作手法来写山行情景,句句如画 、引人入胜,很好地呈现了一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山野深秋图,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不愧是“开山祖师”的代表作。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苏轼绝笔禅诗,四句28字,娓娓道来,却写尽了人生真谛

辛弃疾看到百姓祭拜异族君主,心中悲愤写下一首词,堪称千古佳作

宋词中最狂的一首词,开篇惊艳人眼,全词堪称绝唱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