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首写梦的佳作,清新奇丽,浑然天成,被误收入《全唐诗》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3-11-04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张孝祥知谭州。

在这一年中秋,从静州出发北上的张孝祥,到达湖南洞庭湖。

夜晚,张孝祥和友人泛舟游于洞庭之上,见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美景当前,念及多年经历,心血来潮,写下一首《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湖》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他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与天地万象痛饮,酒至酣处,扣舷而歌之,不知今夕何夕。

洞庭湖的美景已然让词人忘情这洞庭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如梦如幻,忘却时间。

而《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意象鲜明,虚实结合,想象瑰丽,是一首当之无愧气势磅礴的好作品,得以流传后世。


几十年后的一个秋天夜晚,另外一个文人泛舟追寻先人的足迹,也来到了洞庭湖。

文人是浙江绍兴人,叫唐拱,字温如,其父是南宋义士唐珏,因元朝对汉人读书人的歧视,唐拱虽有一生才学,却无缘仕途。

这一年他行舟洞庭,八百里浩瀚无垠洞庭,瑟瑟秋风拂过,泛起层层白波,犹如一个人脸上写满了沧桑。


又见秋风起,蹉跎老一年,连洞庭湖都禁不住秋风摧残,更别说人了。

唐拱愁上心头,借酒浇愁,无友就把酒对明月,无菜就拈星来下酒,好不痛快。

不知不觉他就喝多了,他躺在船上,满眼星河欲转,小船也随风荡漾,唐拱仿佛伸个手就能摘星,一时之间,竟分不清哪里是河,哪里是天空。


“真美呀,如此美景,但愿长醉不愿醒。”唐拱喃喃细语。

随后又轻声吟出一首轻灵唯美,清新绮丽,极富古典浪漫主义色彩的七绝:《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这首七绝诗确是很绝,绝美,很妙,以至于被人误收入《全唐诗》中,而活跃于元朝的作者唐拱,也被误认为是唐朝一个不知名的诗人,由此可见这首诗写的有多绝了。

我在想,这首诗被误收的原因除了风格、手法有盛唐之风之外,是否还有作者这个姓氏因素,毕竟以前古籍没有标点符号,又是竖版,所以后人在整理编辑时很容易把唐温如误认为是唐朝一位叫温如的作者所写。
这也不足为奇,毕竟唐温如生平不见于史传,只知道他是会稽山阴人,如果没有这首惊艳岁月的诗,他也许就和普罗大众般被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下。


我们回到这首诗中。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人前两句虚实结合写景,用典和现实结合,很好的表现了“老”这个字,更生迟暮之感,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湘君:湘君和湘夫人就是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传说湘君闻舜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追随不及,啼竹成斑。

这传说本来就很悲切,但作者却想到了白发湘君,一夜白头,只是见了这洞庭的秋景,由此可见眼前这景,如果是人见后果会怎么样。

这就是为什么诗人会想喝酒,而且喝的酩酊大醉的原因,因为他心中不太好受呀,于是就很自然的引出下面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两句意境非常好,酒醉后如梦如幻,飘飘欲仙,梦境切合实境,星河倒映水中,船如同星河中行驶,这显得非常有真实感。

梦很多很好,以至于船都满载了,那满载着唐拱清梦的船,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


作者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实,记梦而兼及感情,轻描淡写中却有暗中传神之妙,构思非常独特。

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作者就给读者营造出了一个浑然天成、磅礴大气,空灵奇美、天水交融、超凡脱俗的绝妙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不愧有盛唐大师之风,难怪这首诗会被误选入《全唐诗》。

感谢几百年前洞庭湖醉酒做梦的文人唐拱,让我们记得了这么一首将梦写到极致的诗。

END


本文由【长风文史】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他好酒又好色,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让李白甘拜下风

温庭筠最痴情的一首诗,仅仅20字,却能相思入骨,令人魂销

一首从唐朝火到现在的“思乡诗”,其中两句,惊艳诗坛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