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灭亡妃子沦为囚徒,在墙壁上写首《满江红》,堪称千古绝唱
【每天 古诗词品读 点个关注不迷路】
1275年,南宋德佑元年,南宋最后的精锐军队被贾似道葬送在丁家洲,至此,南宋都城临安彻底暴露在蒙元的刀锋之下。
蒙元三路大军高歌猛进,在1276年新年会于临安,南宋朝廷一片混乱,最后派人向元军献上传国玉玺投降,南宋宣告亡国。
蒙元丞相伯颜亲自入城,把年仅七岁的南宋幼主赵显、宋度宗的遗孀全太后、太皇太后谢道清以及其他人员共3000余人,以亡国贱虏的屈辱身份押往北方,宋度宗昭仪王清惠也是其中之一。
王清惠从小就聪慧灵秀,多才多艺,后来入了宫当了女官,认识了当时还是储君的宋度宗赵禥。
王清惠不仅人长得好看,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让赵禥这个太子迷恋不得了,在赵禥登基后被封为会宁郡夫人,还常常为皇帝掌管内廷文书。
南宋灭亡后,王清惠作俘一路北上,走走停停北上队伍来到了宋朝曾经的都城汴梁附近,这晚一行人宿在了城外夷山丹阳驿。
王清惠虽长居深宫之中,但博学多才的她自是知道这汴梁城是汉家旧地,也曾多少次梦临东京,如今却是落得这般身份来到此地,内心深处感慨万千。
想到伤心处,王清惠踱至驿馆院中粉壁之畔,无意识地拈起了一支毛笔,心头深切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人生烦事一时都如有了出口,情达笔至,一阕《满江红·太液芙蓉》出现在驿站墙壁上。
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这首词用韵凄促,很好地描写了国家破灭后词人内心的悲痛之情。
词的上阕主要是追忆了国破家亡前的宫廷生活,词一开头,作者一声长叹“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御园里太液池的荷花,再也不像从前那么娇艳了。
芙蓉就是荷花,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情志高洁的植物。这里她运用比兴手法把自己比作芙蓉,一是暗含自己的心志,二则表达了自己亡国之后面对旧山河形容憔悴,精神沮丧的状态。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这几句开始回顾往日旧事的荣华欢乐。
还曾记得,花承雨露春风,人蒙浩荡皇恩,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众多嫔妃中自己的像兰花一样芬芳,也常常陪伴在君王身边,每因羞怯和兴奋脸庞如莲花般红润光鲜。
“春风雨露”、“玉楼金阙”,仅八个字就把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描绘出来;“名播兰簪”、“晕潮莲脸”则看出当时的幸福。
但自古好物不长久,这种欢乐的生活突然被“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给打破了。
忽然一声鼙鼓惊天动地,元兵直捣临安,一瞬间,君臣离散,旧时繁华风光从此湮灭。
这里她用上了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典故来表达南宋灭亡之事。
这里重点是一个“忽”字。众所周知,蒙宋战争持续很多年,元朝灭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里她用一个“忽”字来表示对蒙元大军突如其至的震惊,从这句也可知南宋朝廷对战事、政事的不上进,安于享乐的事实,这也是造成江山巨变、自己沦落俘虏的原因。
故词的下片开始具体写宋室覆亡后的痛苦以及自己的处境 。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这亡国的千古遗恨,叫我向谁诉说?面对破碎山河,我只能仰天哭泣,血泪斑斑洒满衣前。
”龙虎散,风云灭”是朝廷土崩瓦解,君臣风飘云散的亡国景象。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是她面对这破碎山河无能为力的无奈,他只是一个女子,面对这亡国之恨只能无奈地仰天哭泣。
“百二”是一个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山河百二”的典故,意思是说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两万兵驻守则可抵御敌方百万兵。这里词人引用此典故也是表达对宋朝坐拥天险却不思进取导致灭亡结果的悲愤和无奈。
这里这首词也上升了一个高度,因为这是在反省国家兴亡之因。
“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被掳北行,驿馆中夜晚常被战乱恶梦惊醒,天刚破晓就踏着关山的月色赶路了。
这里词人开始回到现实诉说自己被俘虏北上惶恐的艰辛处境,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亡国奴并不好受。
何况自己作为女子,更是没得选择,想到自己屈辱的处境,她不禁发出了“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的呼号。
红尘纷乱,她只愿超脱俗世,过上清净从容的生活,也是含蓄地表白了自己不愿奴颜婢膝的内心态度。
历史上王清惠到了元都后,确实自请当了个女道士,选择青灯伴古佛的了却残生。
说回此词,王清惠多次用典,既直抒胸臆地写了难消的亡国之恨,也婉转低回写到自己惶惶不安的处境,其中还夹杂着对家国兴亡的感慨。
如此浑然一体又凄美动人的作品堪称绝唱,一经流出也吸引了当时文坛文天祥、汪元量等高手也纷纷来和词,却皆不能出其右。
☆ 原创文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
☆ 图片源于网络 ,仅作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