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圆寂前留下一首禅诗,二十四字道尽人生真谛,点醒无数人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上了年纪之后,倒更容易想起过去的事。
我知道,我们并不是在特定的怀念某个人、某件事,而是在想起那一去不回的时光。
打开电视,各种花花绿绿的影视剧封面,充斥着整块屏幕。可是这并没有丝毫引起我观看的欲望,我宁愿重复看一些老剧。
有些电视剧虽然看过很多遍了,但只要在重播,我就舍不得换频道。
游本昌先生主演的《济公》,就是其中之一。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那玩世不恭、行善仗义、普渡众生的“济公”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
和很多影视剧虚构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是,济公其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就是南宋的道济禅师,俗家名字叫李修缘。
李修缘是浙江台州人,出生在富贵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是父母的晚来子,从小就得宠,也学习了棋琴书画,选修了医术。
只是后来李家突遭变故,李修缘在父母去世后选择在国清寺、灵隐寺、净慈寺等出家修行,并取名道济。
道济和尚虽然出家,与那些吃斋念佛的和尚全然不同。
他不守佛门清规戒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所以很多人叫他“济颠”。
对此道济自有一番“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的哲理。
但在“花和尚”道济这疯狂行事的背后,他又在市井中常行救死扶弱、劫富济贫、打抱不平之事。
他有着精妙的医术,因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世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民间深受爱戴,被誉为“济公活佛”。
如今在杭州灵隐寺中,还有道济禅师殿,那佛像就是一手持破扇,一手抚念珠,脚更是搁于酒缸之上的独特形象。
然而,济公没有影视剧那么夸张有法术,他终是一介凡人,也会过着生老病死的一生。
据《济颠道济禅师语录》记载,在南宋嘉定二年(1209)五月十六日,济公突然对人说说:“今日我归去也。”
说完便找来剃头匠,烧好洗澡水,剃头沐浴后,换上洁净衣服与僧鞋,端坐禅椅上静静等待自己的大限之时。
在此之前,他简单回顾起了自己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有感而发地写下了一首《辞世偈》。
《辞世颂》
[宋] 释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的这绝笔偈言,可以说彰其了他的一生修行总结。字面意思通俗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道尽了人生真谛,读懂受益匪浅。
他在诗里说,自己在红尘中摸爬滚打六十年,总想着获得一些什么成就,但一辈子忙忙碌碌,临了要走了,才发现那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仿佛和第一次看到一样。
其实,这二十四字虽短,却字字珠玑。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是济公对人生的感叹。
他回顾人生路,才发现自己在开悟之前是水连天碧,在开悟之后依然还是也是水连天碧。
原来每个人兜兜转转所追求的境界,想要达到的巅峰,往往不在别处,而是在自己每天所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活在当下的意思。
过去的无处挽留,未来的难以预测,当下才是你真正属于你的,也是你真正需要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把握住当下,让它不留遗憾。
正因为这一点,济公才不在乎世人对他的评价,也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只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该吃吃,该喝喝,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
我们也是一样,每个人打出生起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不要只是为名利而活,更不要为了他人看法而活。有钱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总之你来人间一趟,要多晒晒太阳。
因为人生在世,无论怎样度过这一生,到死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前的功名利禄终会成为过眼云烟。
珍惜当下,不做遗憾的事,就是最好的了。
ps:推荐一本好看的书《诗词里的中国》,在读诗中学习历史,在读历史时领悟诗词,非常有趣。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