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居易一首咏竹诗,短小精悍意境高远,结尾充满了哲理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4-09-13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竹子这种常见又普通的植物,一直是人们认为的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是因为竹子的生长特性非常满足人类的精神品质,故而才能给它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比如竹子破土而出后会一节一节往上长,这象征着节节高升、永不止步、生生不息的精神;

而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一派青翠嫩绿,如此长青不衰又象征着永恒的希望;

竹子高而直,直而挺的身形,又是一种勇毅品格的象征;

总之在竹子的身上,文人墨客总能找到精神寄托,故而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对竹子情有独钟。

他们喜欢和竹子待在一起,并且毫不吝啬的用自己最美好语言、最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和赞美竹子,将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将竹子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历来嗜竹咏竹者众多,苏东坡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通俗易懂的几句诗,所要体现的正是东坡先生对于竹子的喜爱,甚至把竹子这种精神食粮,比日常的物质食粮看得还要重要。

当然历来咏竹诗也是非常多,小学学过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鼓励了无数人勇敢前行;“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又陪伴着多少人走出低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白居易笔下的一首咏竹诗:《题李次云窗竹》。

《题李次云窗竹》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诗人白居易不必太多介绍,他是我们的“熟面孔”了,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被称为“诗王”、或“诗魔”,一生创作无数,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经典了。这首咏竹诗也是他的佳作之一。

全诗无一“竹”字,却句句有竹,不仅有新意,而且极具韵味,有着高远的意境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窗外屋前的种植的竹子,我们不需要把它做成吹奏的笙箫,更不需要将其截断来做成钓鱼竿。

开篇信手拈来的两句有些平淡无奇,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
日常生活中竹子用途很多,有用竹子来作乐器,也有人把用它来坐鱼竿,这本是常见之事,但为什么白居易要说不用将竹子来乐器做鱼竿呢?

因为竹子除了广泛的用途之外,还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个性。有人只看到它的用途,而白居易看到竹子时想到了它的品格、习性。

为此后两句白居易笔锋突转,写下了“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既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竹子的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的品格。
等到那千花百草凋零枯萎地萧瑟之际,大雪纷飞的严冬寒冷季节里,你才会发现竹子依旧生长地郁郁葱葱,与平日里并没有任何的区别,让这白茫茫天地之间增添一份绿意,也让世间多增了一番风味。

"看"洁白的雪里,唯剩下那孤傲的竹子而已,一个"看"字点明了整首诗歌的主旨,也表达了诗人的观点,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比较竹子的用途,在白居易眼里它傲雪迎霜、生生不息的品格更应该值得欣赏,更值得世人学习。

正是因为竹子有这种品质,才会有如此多的人执着的喜爱它,人生宁可食无肉,都不可没有竹子陪伴。

那高洁的雪中孤竹是诗人的化身,写竹子同时表达了诗人自已内心那种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精神的追求。
俗人眼里,物质需求是大于精神追求。而在白居易眼里,精神满足远远比物质满足要重要的多,这就是他这首诗要传达给世人的意思。
这首诗从前两句的平淡无奇,到后两句的奇峰突起,突出了竹子可贵品质的同时,又充满了对于人生的思考,极为让人惊艳,是一首非常不错的咏竹诗。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句句不提爱,却处处都是爱的诗词

7岁神童随口一首诗,简单如白话,却成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

《西游记》中孙悟空写的一首禅诗,道尽人生真谛,点醒无数人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风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