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一林:在场的力量 | 空间认知回顾VOL.3

GBA Lab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 2023-01-07

VOL. 03





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场,在场才能取得应有的力量。


—— 林一林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发起的“再南方”系列跨学科国际研讨会,2021秋季学期创新短课主题为空间认知 Perception of Space,基于“不确定性”和“改变”,围绕五个主题:“人·尺度” “家·日常” “设计(不)创新” “气候变化”和“新新空间”,从研究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


研讨会由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实验室主任刘珩策划并主持,邀请国际国内的建筑师和学者,与艺术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展开跨学科对话,探讨建筑学未来面临的问题。


本文整理自「空间认识」创新短课第一讲“人·尺度”中林一林的发言及其官网相关资料,图片来自讲者分享的PPT及其官网,发布前经过讲者审阅。


学术主持:刘 珩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GBA Lab主任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林一林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家,活跃于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他1964年生于中国广州,现生活、工作在纽约和北京。1991年参与组建“大尾象工作组”,在中国南方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现问题、“制造”问题,重新定义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用身体和行动去表达和呈现。林一林的创作使用多样化的媒介,包括行为、雕塑、装置、影像等。他曾参加“运动中的城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光州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展览,并在全球各城市举办过多次个展。欢迎林一林!


主讲人:林一林

艺术家

今天我的题目是“半计算”,以自己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艺术实践和作品为例,讲述创作的现场、行为前对尺度预期的赌性和被诱惑、以及肉身在不同状态下,尺度对个体的劳心劳力。




我们的城市空间总是处在变化的过程中,空间对于人的感受会带来一种显著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用砖作为基本材料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和我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习有关,我对空间、体积和物体比较敏感,而砖是一种现成的、在身边容易找到的建筑材料。后来,随着所处的时期和地理位置的变化,作品的材料和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很多改变。而创作的关键,在于怎么结合自己的观念、怎么加入想象力去表达自身所处公共空间中得到的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



#  1000块的结果

1994,广州,装置和行为

300x200x50厘米,青砖,身体,纸币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在1994年的作品“1000块的结果”中,我搭起了一座有人形缺口的墙,站在其中,把纸币夹在墙缝里,观众可以随意抽走纸币,而墙体随时会有倒塌的危险。最终展览现场没有出现我预设的状况——砖墙倒塌,作品原来的结构表面没有改变,观众陆续拿走了夹在砖缝之间的一百张10元钞票中的大部分,最后只留下价值200多元的一些撕坏的钞票。在展览中通常不允许观众以任何方式破坏或影响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想要拿走钱,但又不想破坏艺术品,所以从未出现拆除砖墙的情形。实际情况是,观众不是在考虑他们正在看的艺术品,而是在计算该艺术品中的金钱数量。在展览期间,我从未表示或声明过观众可以干预我的作品,我想看看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并计算多少人会变动墙体。结果证明我的预测只是期望中的一种形式。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将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与实际上成为这件作品一部分的艺术家联系起来。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家本人)可以离开作品,与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带走的金钱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这件作品的结构总是完整的,但其实从一开始,所使用的材料就处于分离过程中。



#  安全渡过林和路

1995,广州,行为,90分钟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关于“安全渡过林和路”,引用策展人侯瀚如的评论:“林一林的行为‘安全渡过林和路’是一个极为动人的例子。在这个行为中,他在广州新城的一条交通繁忙的主干街道一旁用几十块砖头砌起一堵墙,又一块一块地把它们取下来移动到墙的另一面砌起来。如此反复,整堵墙被一点一点地搬运到马路当中,再到达另一旁。数小时的劳动,不仅使普通的砖块变成了一堵移动的墙,而且,这移动的墙本身,就象一个令人惊奇的怪物不断地截断繁忙的城市交通,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交通堵塞。繁忙稠密的城市生活,由于这令人惊奇的中断而出现了一个个空虚的“洞穴”。如果城市景观的急速变动和人们生活的奔劳繁忙是为了应付经济腾飞的要求,那么,他所制造的临时的‘空洞’则是人们可能略为沉思今天大都市人的本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时刻。”



#  某一天

2006,海口,行为,30分钟




2006年的秋天,我到了中国最南端的省会海口。在经过一条热闹的旧街道时,奇特的一幕进入我的视野——一个年轻人弯腰艰难地走在路上,后面跟着一个类似便衣警察的男人。之后,我找了一个的年轻朋友扮演这个角色,当他走在路上,整条街就变成一个特别的舞台,路人对他投以疑惑的眼光,猜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显然,这次表演和我真实看到的情景有所不同,我把表演者身份作了模糊化的处理,以作出表述语义的拓展。我希望观众可以从中思考人性的困境。这种荒谬的场景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而每个人都在其内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凯旋

2009,巴黎。行为,30分钟

第10届里昂双年展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2009年,我把在海南的这一幕搬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这件作品是一种测试。通过一个极端行为、一种奇异的走路方式,检测路人的反应,这是一次被剥夺的自由到自我剥夺自由的转换体验。我的行动在这里只是带来了观者对我轻微的关注,甚至开始时警察也熟视无睹。在这条大街上有一种奇怪的共识——个人可以自由地剥夺自己的自由。直到我穿过凯旋门快要结束我的行为,两个警察才把我拦住停止我的行为。他们的理由是我的行为伤害了这个国家的神圣象征物,并勒令我打开手铐,这意味着还自由给自己。



#  谁的土地?谁的艺术?

2010,清迈。装置和行为,1200x300x200厘米,混凝土,中式杆秤,箩筐

清迈“土地”基金会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在清迈的田间竖立起的一面墙,最初是异化的介入,但最终完成的作品是与所处环境和谐共融的。这面墙的存在可以解读为“一名深思熟虑的朋友及其支持的同盟”,以及“墙不仅是一面墙,它还是去物质化的形式,通过封闭来实现开放”。这面墙肯定、扩大和消解了私人和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无论是前、后、两边或是顶部,所有物理表面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它并不为特定的功能服务,由此引导出关于观念性的墙或是对墙的认知的转换。带着主体对经验和熟悉的改造,挑战着人们去探索自己与所处的环境。这些影响使空间打开,使分歧减少并支持其周边所有因素的整合。巨大的墙壁既不是障碍,也不是一个阻隔,而是一个提出问题、鼓励思考的功能强大的开放空间。



#  金山

2011,旧金山,行为,120分钟

旧金山艺术学院

KADIST基金会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旧金山的地理环境,刺激我尝试用身体做最基本的物理运动——“自转”,准确地讲是滚动,这种想像来源于汽车的轮胎。作品参与者的缓慢行走和长时间的自我控制造成他们大脑的精神麻木。他们自觉地区别于路上的其他行人,这导致他们进入角色唤醒的矛盾状态。并且,他们始终牵挂着后面正在滚动的我。



#  从她的脚下出发

2014,比尔。行为,3组行为

第12届瑞士雕塑展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我在三天里,从比尔的三个不同地点开始滚动前行,每天同样以到达市政厅而结束。第一天从正义之泉开始;第二天从步行街出发;第三天的出发地是当地的艺术中心Le CentrePasquArt。这个具有物理挑战性和潜在危险性的作品,正常地剥夺了其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权的方式来利用公共空间:在街道上打滚。的确,这样一来,就预见到了一种主要的隐性禁忌——即现代城邦及居民之间,可以说是与希腊城邦共有的一种禁忌:“如果你不站在那儿,那么它就不属于你。”



#  XXXXXXXX

2017,深圳,行为,2小时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南头古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日用品商店、杂货店和小吃店,行人川流不息。我构造了一条此时此地三百米长的“商品食物链”,这些琐碎的商品物件通过被排列展示而唤起它们的价值和被等值化,同时也剥离了它们与近距离对应的每家店主的关系,显然这种剥离是通过金钱交易来实现的。这种商品获得的当场不使用的“使用”,并不是“现成品”的僵尸化和创作者的主权化。行为过后它们还可以被拿来使用。


在这条“链线”中,参与者的躯体成为商品空缺那段的填充物。他们的肉身暂时被物化,和排列的商品到达等值的水平,当然穿在他们身上的衣服鞋子也曾经具有商品的属性,是无意中被带来的过气商品与起规整作用的道路中心线不同,该“链线”成为干扰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线。行为过程将“链线”的一端从城门引向到达县衙门的另一端,这说明了一种状况——不管哪个朝代,官方的建筑一直处在中心的位置,就算现在它仅仅是一个不大的翻新景点,也没有被城市的发展所改变。



#  单子

2018,纽约。多媒体装置

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

何鸿毅家族基金会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一个篮球被一架无人机自古根海姆美术馆圆形大厅中庭上方的天花板抛下,从六层楼高坠落地面,发出的巨响回荡在空荡的建筑里;同时,篮球向着头戴虚拟实境装备的观众奔去。紧接着,观众看到华裔NBA球星林书豪的虚拟影像;他刚一出现,观众旋即化身为投向篮网的那个球。一旁,艺术家正躺在篮球落地处,并开始顺着圆形大厅的坡道翻滚而上,顽强地对抗着地心引力,直到抵达美术馆最高处。这一切同时发生。一开始看似毫无关联的篮球、艺术家和观众,像产生连锁反应的不同元素,慢慢聚拢,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动力。”(侯瀚如《单手拍掌?散论可能的现实(节选)》,《单手拍掌》,古根海姆美术馆出版,2018年,第36-40页)


“单子”由三个独立但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动态关系,以及对利用技术来改变我们与“他者”关系潜力的探究。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G. W. Leibniz)的著作《单子论》(1714),其中提出,宇宙是由无限数量的简单物质或“单子”组成的,每种物质都是完美且自给自足。单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产生了自己的宇宙的想法。



#  台风

2019,广州。行为,60 分钟

香港M+美术馆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台风”是2019年的作品,灵感来自广州的特色建筑——骑楼,地下商铺前的行人走廊可遮阳避雨,上方则是居住用的建筑楼层,这种下铺上居的临街建筑随十九世纪殖民主义扩张而传入。成长于这些骑楼之间,有感于它们即将在新一轮都市化进程中被拆除、改造、步向消失破败的命运,我身穿白色睡衣、脚踩美国粉刷工人用的高跷,在午夜时分如儿时梦游般穿行于空荡死寂的骑楼下。这种离地行走的不真实感和突然发生的摔倒,折射出个体在势不可挡的都市化浪潮中的无力与无奈。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

「空间认知」创新短课第一讲


人·尺度


时间:2021年9月30日

学术主持:刘珩

主讲人:Margaret Crawford、张利、林一林



点击海报了解「空间认知」创新短课


「空间认知」创新短课深度回顾正在于大湾区实验室公众号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本期值班编辑:李森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



近期动态 | LATEST NEWS


● 空间认知

|  张利:城市人因,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文

|  Margaret Crawford:日常都市主义的“普通魔法”

|  建筑学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  GBA Lab Reading Club

|  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的阅读方法论和书单


●  GBA Lab Events

|  建筑(师)的未来在哪里?来听听大湾区的答案:「三角四方」马拉松全程回顾


●  媒体视角

|  激进畅想和设计本质:大湾区建筑师的淡定、生猛和务实

|  聚焦大湾区, 十个城市问题背后的思考者



城市智库|设计孵化|学术网络

Urban Brain Trust 

Design Incubator

Academic Networ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