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什么蒙蔽了你的爱,非暴力沟通的阻碍

绳系 绳系 2023-01-21

,△ 是新朋友吗?记得点击上方右侧绳系关注我哦~


这是绳系陪伴你的第97




你好,我是绳系。


距离2021年12月31日,还有14天。昨天晚上19:06给队友发了一条微信,就忍不住困意,睡着了。


猴子在楼下的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的不过瘾,又把他们通通带回家画画,一群孩子围在书桌前“专心”绘画。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相互取笑对方的“杰作”。


猴子离我最近,被吵醒后,我捅了捅她的后背,让她小声点,于是每当孩子们大声说话,她就管理起纪律:我妈妈在睡觉,我们要小声点……,我妈妈在睡觉,我们要小声点……


01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然而,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


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前几日在分享《家长最关心的100个教育问题》时,心理学家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他没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

今天读到这一节,作者的观点亦是如此。而纵观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事情的发生也是常态。

记得读大学的时间,集体宿舍,我们在追剧,有个女生在睡觉,我们就会在心里鄙视她,睡这么早,昨晚“偷牛”去了吗?

我们睡着的时候,她手机上挂着QQ,和她的男神聊天,不停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我们就会在心里责怪她,吵到我们睡觉了。

大学几年,我们关系很好,但是还是少不了小摩擦,原来,就是我们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了别人。


02

进行比较



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冷战期间,我们看到了这种思维的危险性。美国领导人把前苏联看作是致力于摧毁美国生活方式的“邪恶帝国”;前苏联领导人将美国人看作是试图征服他们的“帝国主义压迫者”。双方都没有承认内心的恐惧。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他给初学者介绍了几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根据当代媒体的标准,展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他建议读者先量好自己的身体尺寸,然后与照片上的美女或帅哥的尺寸做比较,并用心体会差别。


这个练习实现了它的承诺:在比较时,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此时,我们的心情极为低落。可是,翻到下一页,我们发现,第一个练习仅是热身运动。


既然形体美不是特别重要,格林伯格现在请我们比较要紧的事情:成就。他从电话簿中随机挑出几个人让读者进行比较。他声称他看到的第一个名字是大音乐家莫扎特。


格林伯格列出莫扎特能说的语言以及他在少年时期的主要作品。他接着建议读者想想他们现在的成就,然后和莫扎特十二岁时的成就做比较,并用心体会差别。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有时候,妻子和丈夫吵架的时候,经常会说,你看某某某,他赚钱比你多,还比你顾家,最重要的是他长得还比你帅。

孩子考差了,父母就会说,你看别人家的某某某,成绩比你好,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体育也好等。

这些都属于比较。


03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当我们根据以下理由行动时,我们也就试图回避责任。


  1. 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为什么打扫房间?➡因为我不得不做。

  2. 我们的个人情况、成长历程、自我形象等。为什么喝酒?➡因为我是个酒鬼。

  3. 其他人的行为。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4. 上级的命令。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5. 同伴的压力。为什么要抽烟?➡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6. 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为什么我要将你停职?➡因为你违规了,根据学校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7. 性别角色、社会角色或年龄角色,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8. 无法控制的冲动,为什么吃巧克力?➡因为吃巧克力的冲动征服了我。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以前,我讨厌做饭,经常在内心歇斯底里,女人为什么要在家里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为什么还要做各种家务。男人回到家就当甩手掌柜啦。

那阵子,主要是我还要承担起父母家里的家务,每天做一家六口的早餐,中午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还要去接我弟放学,给他弄午餐,晚上也要给一家六口做晚餐。家人工作都很忙,很累,但是我也工作了一天。唯一的是,我的工作几乎不需要做体力活。而且时间只有八个小时。

但是一天做饭时间,差不多占据了四个小时,还要带猴子,经常还被母亲数落。好不容易猴子睡了,我躺在床上玩会手机,母亲就开始挖苦我了,上班不累啊,还有心思玩手机?

后来,我太压抑了,和父母提出分开做饭,国庆之后,我们午休的时间也只有半个小时,弟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中午在学校托管班吃饭。

队友上夜班的日子,也经常去接孩子,主动做晚餐。我四点半下班,只需要和猴子一起洗个手,拿三双碗筷,就可以马上享用晚餐了。

昨天,队友上白班,四点半下班后,我去接猴子,买菜,回家做饭,给她洗澡,督促她做作业。然后我就发了一条短信给队友,我就睡觉去了。

队友下班后,自己热饭,洗碗,收拾猴子的书桌,带猴子去洗漱,到了八点半让她上床和我一起睡觉。

当你把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责任的时间,你的想法就会不一样,你也不会认为,自己不得不做来逃避责任。

在家务这块,我的理念是,我们是一家人,都在上班,谁多做一点,另外的人就可以少做一点。当然,主要的家务还是在我身上。一来,猴子太小,承担不了太多,二来,队友工作辛苦。所以在这一块,我的责任会更多一些,但是我做事的时候是主动去承担的。并无推卸。

但是自己精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对其他家庭成员提出要求。

04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

我也曾以为,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

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

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

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本文素材来源《非暴力沟通》

PS:如果你有心事,可以关注公众号绳系,后台回复和我聊天。如果需要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回复书名《非暴力沟通》



纸短情长,更多内容,绳系在下期与大家分享。

每天7:30,不见不散!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绳系加★星标★




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的开篇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绳系,谢谢你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