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年前,为教训越南,中央整整考虑了两个月

diplomat_talk 2021-02-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斐君思享汇 ,作者夏斐君

题记:

欲改革开放,必先教训越南。

中越战争实际上是为改革开放祭旗。

从政治上来说,中越战争最重要的意义,是树立了新一代领袖人物的威望,从此,这个领袖不仅在国内有军方支持,从而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而且在国际上受到欧美日强有力的支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倒性的优势,保障了80年代改革的黄金岁月。

 

                   

1978年,让邓小平最费心思的不是党内的顽固派,也不是对文革的历史评价,而是苏联越南的结盟给中国带来的军事威胁,给即将开始新征程的中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01

中央考虑了两个月,终于下定决心

 

当年见过邓小平的一位西方外交官在回忆录中说,只要一提到越南,邓小平就不由自主地发怒。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进行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时,邓小平对越南背信弃义的严厉谴责也曾让他感到吃惊。

 

划时代的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很少有人知道,做完这个讲话之后,邓小平缺席了后面的会议,甚至把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都放到一边,抽出10天对东南亚进行了访问,以便为下一步教训越南做好准备。

 


尽管有美国的暗中支持和提供情报,东南亚各国也站在中国一边,但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下决心打一场战争,特别是对打败了美国的越南人,以及苏越可能的南北夹击,这个决心是不容易下的。

 

1979年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当日,军委在北京召开了作战情况报告会,邓小平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透露,“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

 

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苏联有强烈的反应。苏联超强的军力让邓小平不敢小觑,中国对付得了越南但绝对对付不了苏联,这也是越南料定中国不敢大动干戈的主要原因。但是邓小平比越南人更了解苏联,他跟苏联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支撑苏联帝国的基础在欧洲不在远东,苏联向远东大规模调兵不仅成本浩大,而且还会造成老巢东欧地区兵力空虚,美国绝不会对此不屑一顾。所以邓小平料定勃列日涅夫绝不会用东欧任何一个国家去换越南,大规模进攻中国苏联肯定不敢。同时,加上有美国在欧洲的策应和支持,邓小平终于下定决心。



 

02

“投名状”不是白纳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从来没有单纯的军事,当初抗美援朝如此,今天教训越南亦如此,两场战争都是中国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国家纳的投名状。抗美援朝是中国向苏联交的投名状,与苏联结盟,依靠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打下新中国的工业基础,那么攻打越南,则是向美国交的投名状,从此彻底脱离苏联阵营,与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接轨。

 

这一战打出中美十年蜜月,国门由此顺利打开,西方的资本、技术、人才、设备等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牢牢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契机,一跃而为制造大国、出口大国,成为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当然,纳投名状是需要实力的,没有战场检验出来的实力和牺牲精神,这个投名状是纳不起的。

 


从朝鲜战争开始,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的声音不容小觑,成为各国的共识。但是,经过长期动乱后,中国人究竟有多大本事,靠得住靠不住,说话还算不算数,很多国家是怀疑的。中越战争时,解放军已经30年没有打仗,而且经过十年文革,军队的名誉是不好的。当时有很多质疑,认为解放军不一定打得过越南。

 

张爱萍上将的儿子张胜在《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书中直言,文革中的“军队也是重灾区。历时10年的党内斗争,一批批人像走马灯似的上来下去”,“四人帮粉碎后,所有的矛盾都挑出来了。”

 

张胜披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内幕。1978年底,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他是会议工作人员,在书中回忆:“会上吵得一塌糊涂”,“总参、海军、空军、福州军区、兰州军区吵得最凶,互相指责,翻旧账”,“徐帅主持不下去,搬来了邓,邓走上台来就讲了两个字:‘散会!’幸亏没多久广西、云南边境就开打了,否则还得吵下去”。

 

经过这一仗,解放军的名誉得到了恢复,证明这只队伍不愧共和国的长城。“这次通过教训越南,摸了苏联的老虎屁股,中国恢复了名誉,中国人说话还是算数的。看到了我们的实力,欧美的资金、技术给我们也比较放心,这有好处。”邓小平在战后说道。

 

有一种说法是,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一五”计划是十几万志愿军的血肉换来的,因为斯大林从朝鲜战场看到了中国的分量,中国能够抵挡美国,于是从1953年开始,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1979年,中国敢于教训苏联的盟国,还让苏联在中国北境不敢轻举妄动,也让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分量,于是,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开始源源不断的来到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没有一次性将越军打残,而是“养寇”,以达到轮番练兵的目的,1980-1988年间陆军就在老山、者阴山前线通过各军区换防来强化实战练兵,培养起来一批军事干部,这些干部今天已是我军的中高层。

 

03

战场之外的巨大收获

 

1979年春,就在中越战争即将结束的同时,邓小平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座城市神奇崛起,中国由此步入新时代。1979年,一场战争与一座伟大城市的诞生,绝对不是巧合。此后中国的开放,即从南中国开始。可以想见,如果越南成为苏联的军事基地,导弹覆盖中国南方大部,苏联军舰在南海游弋,广东的对外开放根本无从谈起。



通过教训越南,看透了苏联的色厉内荏,掂清了苏联的分量,打出了数十年的和平。正如邓小平所说,“利用这个机会,通过这个斗争,称了一下南边的越南,也称了一下北边的苏联,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就比较放心。”

 

中越战争期间,中国调整了之前“输出革命”的意识形态外交,第三世界革命盟主的地位告终,外交眼光更加长远,开始广交朋友。中国通过这场战争,表达了彻底融入世界主流的决心。中越之战,可以看作是中国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决裂,从此,中国义无反顾开启现代化进程,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的主流,自此风潮一日千里。

 

中越战争的胜利,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一场民族精神的振奋,凝聚了民族力量,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新一代领袖人物的威望,从此,这个领袖不仅在国内有军方支持,从而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而且在国际上受到欧美日强有力的支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倒性的优势,保障了80年代改革的黄金岁月。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一场战争,树立起改革领袖的权威,这是对越战争最重要的战果。


谨以此文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并向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扩展阅读:

俄罗斯、越南:中国的两面镜子

越南扩张简史



外会君原创精选


热文  梦中故乡 | 大爱小恨 | 国关人性 | 伊战武大 | 放开山大
硬文  总统决策 | 硬核伊以 | 哑忍神功 | 名校情结 台面话调戏 | 政治不正确 | 丘氏幽默 | 黑色幽默 | 报纸幽默 | 幽默日子

本号读者请扫码防失联

验证留言“已关注外交座谈会”

加好友后请截图确认

未关注本号恕不接待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提供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个赞,给本号前进动力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