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科专访 | 新渔人,潮头踏浪,逐梦远方

新媒体中心 烟台大学生科青年 2021-02-12




新渔人

潮头踏浪,逐梦远方


团队介绍

 

新渔人团队由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闫令东发起,成员有徐冠清、王文旭、孟令增、温晨琪、陆明、国洁莹,指导老师为孙利芹、张曰浩。曾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1


勇立潮头

为民立心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与新渔人”团队见面交谈时,谈及到开展这个项目的缘由,团队的队长闫令东说到,自己本科与研究生科研方向与海带相关,而这次的项目便是围绕其中关于晾晒问题展开的。


项目最初的灵感源于导师在长岛上看到渔民晾晒海带的艰辛,心中百端交集并萌生了改善海带晾晒方法、提高晾晒效率的想法,并将之付诸实践。创新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应用到实际中的研究更是要慎之又慎,有时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但他们始终铭记初心,于实践中摸索,于摸索中创新,于创新中完善。他们成功的不仅是因为团队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因为他们胸怀国家与人民,拥有勇立潮头“水击三千里”、敢为人先不退缩的魄力。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他们没有将这个的项目只是当成一个比赛项目,而是为它找到现实的意义,使之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最终研究出“垂平式海带晾晒机”,这项成果让渔民们不用再为翻动海带而长期躬身,不用因效率低下而长时劳作。他们是青春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能量为乡村振兴与时代发展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这份成果是属于他们的荣誉,而这份荣誉比比赛本身更加闪亮。


02



道同契合

协力齐心



“新渔人”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而聚在一起。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但他们强调,不会因为完成了自身负责的工作就万事大吉,而同时也会承担起与队员的接洽工作,“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如果没有全局意识,就算个人工作完成的再好,这个团队也是一盘散沙,取得的成就也是寥寥。”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也避免不了争吵。正如徐冠清所说,开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见分歧都特别大,但大家的目标都是都是一致的,争吵中的各种想法最终会汇集在一起,指引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不论队员们身在何处,只要团队需要,大家都会投入到项目的工作中。”这是在被问及团队合作的温暖之处时,队长闫令东的回答。



一个团队的成功绝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拼搏出来的结果。不论是在西藏支教时要时时刻刻提着电脑、专业考试前一天仍要耗尽一整天修改表格的经管女生温晨琪还是零基础却学会了高难度的三维软件画图、做实验到凌晨一点的机电男生王文旭,他们在一起发挥着各自专长的同时更收获了成长与难得的情谊。团队中还有两个考研的同学,他们并没有因备考而缺席团队工作,而是不停问“还需要我做点什么”,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一支清泉汇入大海时才能成就辽阔,当一个优秀的人融入集体时才能挖掘出更大的潜能。“新渔人”团队,他们道同契合,协力齐心,他们共同成长,收获荣誉,收获情谊!


03



载而归

未来可期



谈及在整个比赛中的收获时,他们坦言,“比赛很锻炼人,虽然每次比赛形式不一,但心态上比以前更有进步,遇事不慌,也更冷静”。队长也在一旁附和,“一些东西都是逐渐摸索,慢慢学会的。可以说是边比赛边进步。”“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这份大家共同奋斗的情谊吧”,沉默寡言的男生王文旭如是说。


据队长所说,打比赛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偶尔也会聚一聚给生活加点料来进感情,即使出去比赛的闲暇也会忙里偷闲和老师一起逛逛街。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烙印在心底别样的收获――被评委、老师批评。不过,在他们看来这并不属于真正的数落,相反,是一种特殊的激励问候。“老师肯直言不讳的批评我们,恰恰也反映了老师是真正的为我们这个团队着想,对我们的比赛很上心。”


在谈及赛后有何打算时,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继续深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徐冠清笑道,“考博的话,得看看脱发量了,比赛的时候,头发一掉一大把。”一旁的闫令东则调侃说以后可以去做个关于生发、植发的课题研究。


比赛过程中纵然有过分歧,艰辛和压力,但是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的他们,只是一群昂扬向上,笑容洋溢的逐梦青年。我们殷切希望,未来新渔人团队及他们的老师能再接再厉,矢志不渝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烟台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新媒体中心

采访及撰稿 | 万金琦 窦金秋 刘璐璐 贾敏 苏朝阳

摄影 | 彭蔚

编辑|殷淑婷

责任编辑|赵文辉

审核|李明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