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甜美的她为何能被MIT录取?申请理工名校的女孩请学好这项技能
原“青少年创新与挑战计划”现正式更名为“ICP留学字典”。如同字典为学子答疑解惑,全面升级的我们也将致力于为国际教育路上的你提供最实用的干货
是谁说女孩子学不好数学?是谁说女孩子就只适合读文科?是谁说女孩子对电脑一窍不通?
今天的就为大家介绍一位爱笑的MIT女孩——王熙雯
在上一个申请季,王熙雯以ACT34分,7门AP课程5分的成绩被MIT录取。
看着她淑女的长发、甜美的笑容,是不是很难想象她来自被称作“最烧脑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而且居然还是机器人编程组和黑客松筹委会的主席。
Hackthon谐音黑客松,也叫编程马拉松,又称黑客日(hack day)、黑客节(hackfest)或编程节(codefest),是一个流传于黑客(hacker)当中的新词汇。
这个活动是程序员与设计师、专案经理经理在几天或一周的时间里合作编写程序和应用。编程马拉松的精髓在于——很多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相聚在一起,以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整个编程的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或者方向,而目的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为何如此甜美的女孩要当“程序猿”呢?提及学习编程和加入黑客松的组织的原因,熙雯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
除了是黑客松俱乐部负责人,王熙雯还领导了学校的机器人队。
她向我们介绍说,布朗士科技高中有两个机器人组,她主要领导一个女生组成的机器人小组。每年都会设计一个新的机器人参赛,完成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可以挣得不同的分数,“我们就是要设计一款最有效率的机器人,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并获胜。”
王熙雯在机器人比赛中获奖
而当被问起自己是如何对计算机、机器人这些感兴趣的?王熙雯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兴趣要从娃娃抓起。
王熙雯的爸爸从事的就是电脑编程的工作,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己对于这方面多多少少有所了解。“最开始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所以一开始想主修生物。我的父亲从事电脑编程工作,向我建议选择电脑编程的课,因为这项技能很有用。而且这方面的技术现在也在发展,于是我想应该试一试不同的学科,拓宽我的眼界。”
或许是因为理工科的父亲对王熙雯的影响太大,到了初中时,王熙雯就已经彻底爱上了STEM学科。
除了MIT,这个优秀的女孩还被密歇根大学、宾汉顿大学、东北大学、康奈尔大学录取了,“我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候补名单上,不过没关系,我进MIT了!”
她坦言,MIT是自己自己梦想中的大学,“在我的机器人小组有两位指导老师就毕业于MIT,他们非常有启发性,我当时就想以后成为他们一样的人。”
在MIT学习的王熙雯虽然还没有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但她看来,只要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最后,谈及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王熙雯说:“知识没有界限,能力的极限永远值得去探索。不鼓起勇气尝试,怎么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呢?”
王熙雯和家人在MIT图书馆前合影
编程女孩备受美国名校青睐?
这些年,学编程的理工女孩似乎的确比理工男孩更受美国名校的青睐,大家还记得那个靠玩编程进入哈佛的女孩——郭文景吗?
“我在中国区面试6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的计算机水平,放在美国同年龄的女程序员中,也是最顶尖的。她在美国大学预科考试中5门满分,英语非常流利,颜值还高,简直是近乎完美。”哈佛大学中国秘书长汤玫婕曾这样形容郭文景。
这个高中就读于杭州市第二中学的女孩的确是从小优秀到大:
六年级获“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高一就获全国数学奥赛二等奖;
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夏令营中获得最高分;
获得2016年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资格;
......
而她最大的兴趣和上文的王熙雯一样也是计算机编程!
因父母都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六年级第一次接触各种各样的编程书和软件,后来渐渐发现了自己对于信息学的兴趣和天赋并存,写的算法也越来越复杂成熟。
初一那年,她利用编程软件做了一款类似现在"打飞机"的小游戏,只不过被"打"的对象换成了一堆汉堡,从制作到放在电脑上成功运行,大概用了两周时间。
她真正开始接触比较难的信息学是从初三,就是这一年,她开始揽下了国内外许多信息学大奖。她还通过电脑,在家中参加了美国线上举办的信息学比赛。甚至为了配合比赛时间,不得不颠倒时差,登录美国网站参加比赛。“设计一个程序,研究算法都需要大量时间,等到比赛结束时通常已是凌晨三四点”。
“但是只要一想到能编程,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郭文景说。
而且她绝非仅仅的编程“大神”,在其他的领域,郭文景也有所涉猎。
在高中三年,她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帆船,学滑雪,学救生员,参加杭州二中的辩论社,去上海参加全英文的辩论赛;喜欢研究社会问题,积极参加各种夏令营;也曾带着班上唯一的6名女生,参加校运动会的各项女子比赛;她是校轮滑社成员,更是杭二中迁校以来,高一就走出国门授课的第一人……她看似文弱的女孩,其实是一个勇敢尝试一切新事物的“破风者”。
执着和努力是她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低调谦虚是她独特的人生信条,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她应得的收获与奖赏。
以往,“编程”与“女孩”似乎从来不是两个有联系的词,但王熙雯和郭文景两个女孩却打破了社会固有的思维印象,成功证明了在计算机领域女孩子一样机会实现价值!或许相比于她们的编程技能,她们体现“反叛”精神更加吸引了MIT和哈佛。
*本文参考资料均来自公开新闻报道和网站消息
近期热文
▼
愿每一个好看都能为申请季的孩子增添一份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