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做了牛娃妈妈该做的一切,也没养出个牛娃来 || 故事EP1

Summer夏景 谷雨星球 2023-11-16


大家好,我是谷雨星球的Summer。


上周#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EP14期👉见过无数优等生滑坡、差生逆袭,班主任妈妈发现了中产「鸡娃」的雷区发布后,许多家长纷纷来问:看完更坚定了教育初心,之前的妈妈故事系列有吗?


这让我想到了去年7月份开始做第一期妈妈故事时候的心情。


当时是我做教育自媒体的第八年。这些年里,我有幸探访过不少学校,认识了不少机构,听闻了不少内幕;我也有幸跟近千位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长有过或浅或深的交流,遗憾地发现虽非大家的意愿,但确实一代家长更比一代卷,一代孩子更比一代累。


前段时间跟一个一岁出头的新手宝妈吃饭,她刚从香港回到上海,孩子还没早教,她说不少妈妈还有培训机构说,孩子16个月了还不早教已经晚了Blabla,听得她焦虑无比,当天就物色了早教中心去试听。


当时我正好在跟这期嘉宾,一位高中生妈妈聊天,碰巧提起这件事,听罢她边翻白眼边开玩笑道,想当年, 我儿子刚出生38天就去了早教中心,现在也没什么特别嘛。


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这些过来人真实、平凡却珍贵的经验传递给后来的家长呢?


生平第一次做妈妈,我们遇到的挣扎、苦恼和不解,她们都遇到过,烦恼过,焦虑过。回过头来,也就一笑了之。而这样故事若能被听见,处在当下内卷飓风里的家长们,有可能更有信心地坚定教育初心,缓解焦虑,也能避开很多坑。


但因为各种原因,如有心人放大焦虑来卖课、分享的都是牛娃牛妈的故事高不可攀,妈妈故事不够典型等,有一堵厚厚的墙阻绝了真实、普通却极其宝贵的经验传播。


打破这堵墙,需要耐心倾听,也需要专业梳理。


于是,一直在教育行业的我就做了这个小小的公号,花了千元重金采购了装备,雄心壮志是希冀100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妈妈们聊天,聊育儿,聊成长,也聊自己,有吐槽,有故事,更有干货。


为了方便大家在开车、做家务等时候收听,也原本记录妈妈们当下的心境,「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会以播客+文字呈现。


本周#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直播预约

我也想到了第一期来做分享的妈妈KK。


她是我认识六七年的老朋友了。刚认识她时,孩子还是个软萌乖巧的小学生,现在已经是成年的高个少年了。在这几年间,我眼看着她从焦虑的妈妈变得越来越爽朗豁达,吐槽起娃来金句不断,但是在这个转变中,我也感知到她内心曾经有的挣扎。


她说回想起来,这就是干着急妈妈和躺平学儿子的升级打怪之旅。因为内容过于真实,怕儿子看到“追杀”,故图片匿了。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实在太长,下拉文末加我领无删减版。


太感谢KK的支持,掏心掏肺说了无数干货,妙语连珠,担得起开山鼻祖之名哈哈。



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EP1

@主人公妈妈KK说


大家好,我是KK,儿子17岁,在美国高中读11年级,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读的是公立学校。我毕业于华师大教育专业,推崇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结合,拒绝抢跑,我算是第一批送孩子上早教(38天)、前几批上CTY天才营的家长。


之前有个话题叫你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吗?说实话,我最早是不接受的,我准备得很充分,试问做了所有妈妈该做的事,求而不得最痛苦,我跟大家一样,度过了一段很漫长的焦虑时光。


但做妈妈可能就是一段学习分离的旅程,再回过头来看,我也发现在看似精密的规划中,被忽视的一件最重要的事。


在内卷下,若我的分享能引起你的一些共鸣,给予一些启发,再减轻一点焦虑,那也算值了。




(因第一次录制经验不足,前5分钟忘关手机有电流声😿,请大家稍加忍耐,5分钟后就一切正常!!)

#01

 我做了优秀妈妈该做的一切  

 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事 



 KK :眼看着这几年越来越焦虑,还好我早早把娃生好了,放现在,我是吃不消。

有人说内卷是剧场效应,我儿子小时候剧场里大家心态还算平和,站起来的人不多,家长还是有选择,想坐着能坐着。但现在是整个剧场都沸腾了,像开演唱会一样,不只是站起来,都站到椅子上面去。

最近我亲戚非常焦虑,自己家十几个月大的娃不会用吸管喝水,说人家的小孩都可以吸了为啥我家不行,拼命让让孩子练习,我说,这有什么好焦虑的,过两个月他就会吸了,但也没用,剧场里的大家都生怕落后。


我本身是华师大读学前教育出身,学了一些浅薄的理论知识,也有些实践。我觉得在低龄阶段就着重孩子技能的培养是本末倒置。在养育过程中,最忌讳做的是横向比较,孩子成长本身是纵向的,什么年龄阶段能做什么样的事,在这个范围内就不用担心。比如说早教,我儿子差不多38天就上了早教,那是04年了,国外流行的早教概念刚进入上海,我是第一批试水的家长。


回头看,有早教更好,但也不是必需品,绝对不是不学早教就输在起跑线上。早教就是提供同龄小宝宝们一起社交的机会。娃特别能交朋友,可能跟这个也有关系哈哈。


我现在心很平,这家这就是一个普通娃,能拿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开心地活着就好了。


:孩子越小,父母就越觉得娃是天才,在养育路上,你一直这么理性吗?


 KK 没有一个父母没有做过自己家孩子是天才的美梦吧哈哈,我最初对他的期待非常高,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他跟我配合得也非常好,让这种期待看起来有成真的可能性。


申请美国高中是梦想的第一次破灭。


当时奔着前30名学校去的,我准备得特别早,从6年级就开始了,我做的功课并不比藤校妈妈、安多福妈妈少,但因为他托福没达到要求,考了7次也没考到105分,硬指标没达到,其他做的再好也没有用。最让我难过的是,没达到要求不是能力不到,他6年级托福就考了85分了,每次模考也都过了105分,但因为贪玩,花了那么多钱去补课却在偷偷打打游戏。


为什么一进初中,儿子就不配合了呢?加上那年竞争最激烈,就去了一个50名左右的学校,跟我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现在回过头看,确实云淡风轻了,但当时真特别痛苦,求而不得最难受。我试问我该做的事情一样没落下,我绝对不是一个傻白甜的家长,绝对是一个功课做得很细的家长,但遇上了也只能接受,一遍一遍宽慰自己,那是我生的他,我爱他,哪怕他虐我千百遍。


冷静后回过头来想想,我也意识到我犯的错误,我的准备是很充分,但却忽略了儿子的成熟度,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我能控制的。他进了初中以后,别说跟同龄女生了,就是跟同龄男生比都比较慢,刚去美高的时候看起来特别小小一只,哪怕现在长得跟爸爸差不多高,心理成熟度还是不如同龄人。所以我想,可能这所学校是最匹配他能力的,也最适合他的。


但从刚开始的期望到慢慢有落差,这就是老母亲们不得不接受的自我成长过程。


申请大学我已经想通了,就选一所他尽力能够到的就好,但必须他自己亲自去操心申请的事情,自己负起全责,哪怕做的过程中没做好也没关系。我们不追求藤校和排名,这个过程就是帮他慢慢成熟,这是我对他做的妥协。



#02

 择校就选定一条路 

 再也别想着回头了 


 Q :孩子择校时,上海民办学校也很火,是什么让你们一路读了公办?

 KK 我先说我的理念:择校就是父母为还没有判断力的孩子选定的路,任何路都有风险,但凡是走过的路都没有后悔的路,只能心态好一点,也充满期待的走下去。


再来说说我们家的择校经历,我们那时候不培训基本是考不了民办的,当时不少中班孩子会不上学去培训数学、英语、语文,但我反对抢跑,幼儿园不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嘛,不一定要学到什么,但这是他人生很重要的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把目光转向了学区房,选了一所没那么鸡血的公立,为了弥补公立学校社交和英文的弱势,很小就去了国外上夏令营,八年级读了美高,就这么简单。


择校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自乱阵脚。

我想起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刚去还安慰别的小朋友,去了几天就开始哭天喊地,一人带动一圈小朋友一起哭。我很淡定,到点该接就接,该送就送,让孩子明白不是不要你,到点你就回家了,一个星期后他也就乐呵乐呵了。

孩子的适应力是很强的,在安全范围里,等他过了心里那道坎儿就好了。最忌讳的是家长自己先乱了阵脚,给自己增加焦虑的情绪,一遇到小情况就想转学,这才是最伤的。


 Q 当年选了公立和民办的学生,十几年过去了,有什么不一样吗?

 KK 只能说有得必有失吧。

我很满意公立学校的8年生活,校长很开明,他说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保证孩子在正常年龄通过学习获得快乐,保护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我们小学没去过培训机构,就是机缘巧合跟着老师用美国教材每周上一次课,过得是很开心的。

但开心也是有代价的,没有经历过幼升小、小升初的挫折,也没有经历中考,吃苦耐劳的能力还是不强。而且,要说考分考多少高,做题有多少好,学习的意志有多么坚强,学习的规划能力有多么厉害,我觉得是缺失的。

高中阶段,有人去了美高,也有读体制内考了上海四校的,都有可能,但是父母肯定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就我自己看到的来说,爸爸妈妈什么都不管全靠孩子自己的,有,但在人群中比例非常少,只能说上辈子父母拯救了全宇宙吧哈哈。

 Q :在美高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你特别抓狂的事情?
 KK 在我家,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校,那是鸡飞狗跳。
第一学期他自我放飞得特别厉害,晚上不睡觉上课时睡,成绩拿了个C,气得我请假直奔美国,非常严肃地跟他说,期末考试还有C的话,我就直接办退学回上海跟学弟学妹一起参加中考。他还跟我犟,说这样你不就很没面子吗?我说,在你的未来面前,爸妈的面子一点也不重要!他是要面子的,他跟下一届学生也很熟,真要回去参加中考那不是丢了脸吗?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边界,不能一味地迁就他,一旦踩到边界上,绝对不能退让。
他跟他同学讲:我妈妈发癫了,跟我说我成绩不好还要我送回去中考。我妈肯定做得出来的,她肯定要把我带回去的,那我不就丢脸丢大了。有了震慑力后,GPA就上来了,还登上了荣誉榜单。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要把它想得太好,一定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我的建议就是,根据家庭情况,尽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一个最好的规划,并认可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在美国,他们能接触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抽烟喝酒抽大/麻等,我说,这些是妈妈的底线,我绝对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现,我就马上终止你在美国的学习,去读新东方厨师学校我都可以接受,但妈妈绝对不能接受一个酒鬼、烟鬼和瘾君子。

#03

 疫情下我很少合眼  

 娃爸白头发越长越多 


KK 疫情里,美高妈妈的心都老了好几岁,到处上演「流浪记」。
过了个春假,美国疫情大爆发,只能送到朋友家去过渡,大家草木皆兵,一个月只外出采购一次,状态非常不好。后来看一时半会也上不了线下课,就想着让他回来。
那段时间,不仅要刷票,还要操心各种问题:如果回来了,什么时候回美国学校去,签证过期了怎么办?信息每天都在变化,家长群都是忧心忡忡。最后,一共买到了8张票,什么途径俄罗斯的都买了,也不管票价,只要回得来就好,结果8个航班全部都取消了。
本来就反对孩子去美高的爸爸特别焦虑,白头发一下就长出来了,怪我把他送到美国去。家里一直在吵架,我说这根本不是问题的核心,谁知道会发生疫情,而且不去美高,一定也会遇到其他问题。
感谢国家,领事馆决定包机把未成年的小留学生送回国,得知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就去排队,但最小的小留学生才8岁,要按照年龄顺序来排,16岁的他被排到了最后一班,还不确定能否归来。
那段时间,我根本没敢睡,24小时手机开机,声音调到最大,等领事馆的电话。
之前有家长没接到半夜电话的一绝醒来没位置了,也有家长想等直飞上海就的航班,却又滞留了好几个月。有天凌晨三四点终于接到了电话,我说只要能登机,什么要求我都同意,飞大连飞不飞?飞!签不签父母陪同隔离的文件?签!他回来那天我立马请假飞去了大连,一起隔离了14天,两个人很少一起呆那么长时间,那段时间我天天在练字,修身养性哈哈。
疫情这一年,我们什么苦没尝过,很多在跟国内读书的家庭可能感受不到,但是自己选择的路,那就继续往前走吧。
儿子回国后在家呆了大半年,上半身穿着西装打领带,下面穿条小短裤就开始上课了,从9点上到凌晨,最晚凌晨两点半结束,中午睡到12点起来,写作业跑步锻炼这样一直到今年三月,从第三方隔离回到了美国学校,今年暑假不折腾了,估计再见面要到明年了。

 Q :在美高一年要花多少钱?值在哪儿?
 KK 美高学费每年递增5%,一年学费住宿费差不多40万左右,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一年五十六十万是少不了的,而且上网课期间也是一文不少。我也特别感谢疫情期间学校给到的支持,所以该捐款的还是很乐意捐的。
其他补课花得不多,毕竟要做好长期失血的准备。
同读美高的朋友开玩笑说,一年烧掉一台奔驰。
跟国内学校比,美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上的是一个天主教学校,校规非常严格,处罚是很严厉,什么早上6点去拔草,去饭厅做保洁等,对养成自律的习惯很有帮助。
其次,选课深度和广度兼备,广度来看有几百门课,各种稀奇古怪的都有,深度是能达到大学的难度,比如数学就有图论,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学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多元,自主性高。
体育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每天下午3点半到5点半是运动时间,每周有跨校联赛,菜鸟跟菜鸟比,专业跟专业的比,竞技体育都是硬碰硬的上,儿子打过壁球、篮球和越野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能好,也能释放掉青春期冲动的情绪。
独立能力、社交能力更不用说,他和中外籍同学、美国老师、神父都聊得来,上课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带动气氛,课后会主动的去找老师聊天,不止问题,美食、体育都能聊。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爱社交,他也会主动去跟同学交朋友。
这几年过去了,儿子的变化特别大,越来越独立了,爸爸看到了儿子的进步,两个人交流也更平和了,也理解了当时要是不出国,就这俩火爆脾气估计亲子关系都要破裂,于是服气了这个决定。
在我看来,育儿最重要的就是亲子关系,有亲情纽带,孩子们离得再远,心与心的距离是近的,而亲子关系不好,近在咫尺也是天涯。

#04
 干着急妈妈VS躺平学儿子 

 成长就是一段分离的旅途 


 Q :养育男孩有什么不一样吗?
 KK 我开玩笑说,男孩妈妈都比女孩妈妈看上去要憔悴个几岁。
男孩子脑部发育比女孩子要晚,前期没有女孩子那么清楚地表达想法,儿子的妈妈需要更多耐心和包容,当然这种包容是有边界的,同时,也要允许他在安全的边界里犯错。
我们是很早就出去上夏令营的,从CTY到美高夏令营,基本都上过。我从没指望夏令营能带来巨变,就是让他体验下独立的生活。
有一年夏令营,为了防止他丢手机,我特意准备了两个手机,结果从下飞机到入营状况不断。第一个电话告诉我的箱子丢了一个。第二个电话是美东时间凌晨2点半,带着哭腔说手机丢了一个,气归气,想着还好还准备了一个手机,就安抚了下等情绪平稳后劝她睡觉,没想到近四点打过来,大喊大叫,妈妈!不好了!我刚出来打电话,宿舍门锁住了!我进不去了!
这才第一天,内心不强大的妈妈直想捶地。
我还在上班,只能轻声继续安抚:“学校里是绝对安全的,你先去散散步看看风景,天亮了再进去。”美东的夏天晚上还是有点凉的,没办法,他就只能又冷又饿的等到了六点钟。没过几天,兴高采烈地告诉手机在宿舍大厅的沙发缝隙里找到了。随后的20天,他就再也没睬过我,发信息也不回了……
为了培养他的心性,我啥都干过,有一年还送他去庙里修行了一段时间,戒网瘾,念经文。还想送他去工地,但是未成年没让就没成行。
我形容我们俩的关系就是干着急妈妈和躺平学儿子的奇妙组合,我在这边火烧眉毛了,他总是很淡定。他跟我说,妈妈你放心吧,我肯定考得上大学,也能养得活自己,那不就够了吗?

 Q :今天收获特别大,最后,17年来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KK 最大的敢想就是敢于放手和理解吧。
作为中年老母亲,先要保证自己的爱好,不管是瑜伽还是插花,姐妹们学起来,我自己在学尤克里里哈哈。
其实,陪伴孩子成长是有时效性的,孩子小的时候,陪伴的时间要多一点,等进入青春期,他就不需要太多陪伴了,母亲扮演的角色就是慢慢与孩子分离,让他成为一个努力和独立的人,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让他去试错和探索。人生那么长,不着急慢慢来。
还有身体也要练练好,指不定哪天娃有出息了,也要以健康的身体支撑着看到那一天呀哈哈!
我现在也越来越理解他了,我和爸爸之前会觉得他不上进,但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从小物质条件已经足够丰富了,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任何缺失的渴望,也还没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自然就躺平了。
但这一代人也有他们共同的痛苦,我们小时候特别简单的快乐,他们现在就很难找到。而我儿子身上有一点是我特别羡慕的,就是他自我愉悦的能力。他朋友就说,怎么ZXH天天傻乐,每天都嘻嘻哈哈地叫着:“又是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有时候想,他身上长出了这种自我幸福的能力,已是母亲的最大幸运。

本周#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

直播预约


 「解锁谷雨星球卡,听更多完整版妈妈故事」谷雨星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