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星球

其他

第一批用AI自学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满分,我却开心不起来

大家好,我是William,一名沉迷自学的高中生。即将过去的2023年,被称作是人工智能时代AI元年。比尔盖茨在年度展望里提到,他平生见识过两次印象深刻、革命性的技术演示,其中一次是80年代Windows系统的诞生,一次则是2023年与OpenAI的会面:我大为惊诧地目睹了ChatGPT在AP生物考试中的60道选择题的考试中,答对了其中的59道,并出色地写下了考试中六个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我们请了一位外部专家为考试打分,GPT得到了满分5分,相当于在大学水平的生物课程中得到A或A+。毋庸置疑,AI已经在一点点改变学习性质和教育模式。我或许是国内第一批用AI自学的高中生。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用GPT-4、Remnote、Quizlet等工具,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学完了学校大约1年的授课内容,自学考了SAT与A-level两门学科。没想到的是,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自学者,我却在学校的考试里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到底是哪儿出了错呢?■William在谷雨星球首发的两篇文章被《青年文章》和《读者》转载,AI对教育的影响深受大家的关注。第一篇👉围观05后高中生用AI省下十几万,只想感慨后生可畏;第二篇👉05后中学生靠AI自学当学霸的攻略AI没教会我的事先说下自学背景,对我来说,上课是很痛苦的事。80%以上的高中课堂我都在睡觉或开小差,原因也很简单:上课很无聊。这不是老师教得不好的问题,我在上海一梯队的国际高中上海领科就读,老师的平均教学能力并不差,问题出在我自己的学习方式上。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靠自己去掌控自己学习节奏与习惯的人。我喜欢发散性的就知识点进行联想(有的时候表现为发呆),喜欢不计时间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喜欢先抛出问题,再探索相关知识的「问题导向学习法」。然而,目前国内课堂上都是线性的讲授,学生是被动学习,作业也是进行不断的重复。更有意思的是,我在自学备考升学必备的A
1月3日 下午 1:12
其他

不吹不黑,港漂10年的中产妈妈,揭露香港教育的真相

香港是一个消费很高的地方,现在大部分新移民拿的是工签,待满七年才能转成永久居民证,这期间要花多少钱得有个财务预期。我自己算过一笔账: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上海公立老师辞职去芬兰取经,意外发现神仙教育的「裂痕」

大家好,我是CC。对于很多人来说,遥远的北欧小国芬兰,一直是教育理想国一般的存在,慕名访学取经者无数。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以及经合组织每隔三年在全球范围内考量青少年在数学、阅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PISA测试结果,都将芬兰教育推上了神坛。■在2018年的测试中,中国内地排名第一,芬兰排在第7位,但后者每周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不过3小时,可能还比不上咱孩子一天的作业量然而,或许不为人所知的是,几近完美的芬兰教育,近几年正在持续出现裂痕——从2006年起,芬兰学生的PISA各项成绩,其实一直在稳步下降。■学者对芬兰学生PISA成绩做了长期回顾,在2020年发表了论文Finland: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黑料最多的国际课程出分,被掩盖的真相不吐不快

31%。每年中国大陆考生参加CAIE大考接近12-16万人次,学制4年,预估平均每年在4万人次左右。但因为入门门槛较低,质量层次不齐,鱼龙混杂。说实在的,国际教育圈里最大的黑料,基本都来自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满分人数缩水 77%!开卷考、AI写论文,IB正在下一盘大棋?

3、不定期分享干货我们是谁?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下,我们愿做一股清流,传播真实故事和数据研究,提高认知力。同时落地真正对青少年受益的项目,让升学和成长之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亮。#关于
2023年8月6日
其他

中产钱包保住了:一年10万搞定顶尖大学,让留学没有信息差

↑预约直播,听业内人士点评知名国际学校大家好,我是Bluer。这些年来,留学市场是既冷静又狂热:冷静的是,经济下行下的英美学费涨价,劝退了不少中产。疫情后各地学费涨价、汇率上涨,刷刷地钱往外流。尤其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一年花掉50万,都算会省钱的了。■在过去十年里,美国大学学费每年增长率为2%,2000年后更是成倍增长,几乎翻了两倍。狂热的是,中高考报考人数连年创新高的内卷,很多人不得不更早考虑转轨,以及更早进行规划。《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意向出国留学的年纪越来越早,17岁及以下学生人数连年增多。不想过度内卷,有没有一条高性价比、教育质量又高的留学路呢?当然有!我们一直说,国际教育不等于英美教育。中产不焦虑指南第一弹里,我们介绍了荷兰、德国和爱尔兰排名赶超985,一年花费仅10万的留学。第二弹,继续打破留学信息差,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教育质量高、费用相当友好、申请要求比英美名校低得多的法国和瑞士。■一部非常红的美剧《艾米丽在巴黎》,讲述一个美国芝加哥女孩去巴黎生活的故事,被很多法国人批评美国人眼里的法国形象太刻板了。人越来越多却仍有机会数据显示,这些年来中国前往欧洲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法国高等教育统计2022年数据显示:本国大学就读的370000名国际学生中,有29731名来自中国,占据约8%,仅次于摩洛哥,是第二大生源国。在英美的光环下,法国和瑞士的高等教育的声誉,常被忽视。法国高等教育的院校分为综合大学与高等专业院校,后者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出名。法国拥有十三枚菲尔兹奖,数学领域在全球排名第二,拥有居里夫人等6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理工科、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领域也具有极强的优势。人文方面就更不用多说了,几乎撑起了整个现代哲学、文学、艺术史的辉煌。■巴黎文理学院,被称为总统的摇篮。瑞士联邦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在2022-2023学年,瑞士有约20%的海外留学生。其中,中国是瑞士的主要海外生源地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进行了有关全球学生流动的数据统计,中国是瑞士第四大留学生生源国,仅次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瑞士同样是一个拥有悠久高等教育历史的国家,其第一所大学建于1460年,培育了爱因斯坦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除了一流的精密制造、生物技术、银行业外,瑞士多元的文化环境也吸引了诸多国际组织,比如国际奥委会、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欧洲总部等。每年都有大量国际会议在瑞士召开,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吸引很多家长的是,瑞士还特别安全,完全不用心惊胆战。■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知名理工学院。现阶段,因为申请人数相对较少,跟英美名校相比要求并没有很高。而随着越来越多人挤入这条路,要求自然也会水涨创高。要知道,十几年前,托福不到100分就有机会进入藤校乃至哈佛,然而现在申请好的国际高中,托福100分都嫌不够用。欧洲,可能是英美留学内卷下的一块净土。TOP10的大学有哪些?大学排名是择校的重要参考之一。以更直观的排名来看,法国和瑞士在世界大学排名上也名列前茅。在2023年TIMES的世界大学排名数据中,排名TOP100的法国大学有四所,分别是:巴黎文理研究大学(UniversitéPSL)索邦大学(Sorbonne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那个放弃上海重点小学的男孩,转轨后怎么样了?

大家好,我是Serena。身为男孩妈妈,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幅「理想男孩」养娃模板:懂礼貌,知礼节,行为举止温文尔雅,沉稳大气;能共情,有爱心,说话做事换位思考,深思熟虑;爱钻研,不急躁,内驱力强有上进心,韧性十足。但是妈妈们都知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比马里加纳海沟还要深得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城市里养育男孩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的当下,我也时常望着儿子差点丧失耐心。直到#星球上的00后EP24,一个温柔、真诚、有内驱力的大男孩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IB满分进入全美第一文理学院,被戏称读了「美国大专」

​大家好,我是Allezgavin,一位IB毕业生。去年九月,走过千军万马的申请季,我最终入读了美国威廉姆斯学院,转眼已在小山村里度过了一年。学校比较小,每年在国内的招生人数也非常少,跟耳熟能详的综合大学相比,知名度实在是小得多。以至于经常有人问我:在文理学院读书,到底是怎样的体验?一年过去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在威廉姆斯的感受,那就是:极高的教学质量+并不适合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威廉姆斯文理学院位于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威廉斯敦,在美国最佳文理学院排行中连续25年排名第一,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做Purple
2023年7月9日
其他

05后中学生靠AI自学当学霸,不会被淘汰的下一代长什么样?

大家好,我是William。一个常关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11年级高中生,同时,也是一位B站游戏、知识区UP主。■William的B站有15万粉丝!羡慕了!今年这个暑假,可能将成为我学习效率最高的一个假期——因为有了AI。之前已经分享过,ChatGPT帮我选夏校、写邮件,省下了十几万中介费。而最近,我又用后来居上的NewBing复习生物,提升了7倍效率,拿到了满分。甚至,我学习到NewBing的学习方法以后,尝试像训练AI一样训练自己,竟也在不动笔刷题的前提下,把正确率从60%提到了90%。但,在尝到甜头的同时,我发现了AI的一个「致命弱点」——它会撒谎。巨大的优势背后也有巨大的隐患,可能让过度依赖它的人遭到反噬。AI有信息,人类有智能,但最关键的真相是,只有少数人才有智慧。■在William沟通的过程中,这个16岁的男孩频频分享自己对AI成熟的思考,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惊讶。当我们担心孩子被AI取代时,他已经洞悉与AI共存的最佳节奏。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05后中学生用AI「自鸡」拿下满分,不会被淘汰的下一代长什么样?

大家好,我是William。一个常关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11年级高中生,同时,也是一位B站游戏、知识区UP主。■William的B站有15万粉丝!羡慕了!今年这个暑假,可能将成为我学习效率最高的一个假期——因为有了AI。之前已经分享过,ChatGPT帮我选夏校、写邮件,省下了十几万中介费。而最近,我又用后来居上的NewBing复习生物,提升了7倍效率,拿到了满分。甚至,我偷师到NewBing的学习方法以后,尝试像训练AI一样训练自己,竟也在不动笔刷题的前提下,把正确率从60%提到了90%。但,在尝到甜头的同时,我发现了AI的一个「致命弱点」——它会撒谎。巨大的优势背后也有巨大的隐患,可能让过度依赖它的人遭到反噬。AI有信息,人类有智能,但最关键的真相是,只有少数人才有智慧。■在William沟通的过程中,这个16岁的男孩频频分享自己对AI成熟的思考,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惊讶。当我们担心孩子被AI取代时,他已经洞悉与AI共存的最佳节奏。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那个摇号分流到「菜中」的优等生,现在怎么样了?

​大家好,我是Gloria,一名16岁北京高一学生。最近小升初、初升高走入尾声,一批学弟学妹们迎来了分流。其中,一份北京小学生的简历掀起了众多讨论:这样一份令无数成年人感慨被吊打的优秀简历,却仍不够格点招进海淀的名校。为了上名校的教育军备竞赛,令很多家长深感重负,每分每秒身处剧场效应里的主角学生们,更是难以幸免。同样亲历了北京小升初和初升高的我,也不例外——小升初分流到了一所末流初中,初中是我最艰难的三年,为了比别人站得更高,我只能通过「卷」来给自己安全感,却导致一度没有力气上学,深陷emo(注:代表忧郁、烦躁、焦虑等情绪)中。直到中考后,故事终于开启了新的篇章。■Gloria跟编者说,在她emo的时候读了很多谷雨星球的文章,鼓舞了她许多,也特别令我们感动。意外落入「末流初中」从斗志昂扬到喘不过气从小学到初中,我上的都是北京东城的公立学校。在佛系著称的东城,我爸妈也超级佛系,教育规划是本科在国内,研究生再出国。小学的我很「风光」,当过大队干部、班长、舞蹈团团长等一系列职位,还拿过一堆奖。那个时候,小升初还可以跨区,东城优秀的孩子也可以考到海淀的强校。我和我爸本来还研究了一两所学校,但是我妈不舍得我那么小就去「卷」。我们决定坐等免试电脑派位。■北京各区的教育风格迥异,海淀最鸡血。出乎意料但又好像在意料之内,我被派到了一所东城的末流学校,只不过,进的是从名字上看不出来的隐形实验班。学校抓得很严格。虽然初一原本四点半就能放学,但一般都会上到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上岸名校后,18岁女孩「无痛内卷」的思考点醒了我

大家好,我是莎莫。最近一个梗特别火——「中产作死三件套」,为什么其会成为主流?答案之一显而易见:越来越白热化的内卷,仿佛一条无休无止的链条,在代际之间传递和循环。牛津大学教授项飙,曾以犀利的语言描述了这个状态:今天的内卷化是一个无休止的自我鞭笞循环,感觉就像你在原地奔跑,必须日复一日不断地激励自己。所以,这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消耗大量能量。面对这样的「系统性内卷」,我们除了被裹挟、被消耗,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本期#星球上的00后,18岁女孩Angela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为了美本申请被迫内卷,连选12门AP课,参加N个高大上的活动,为了SAT提升20分疯狂焦虑。成为同学眼中的「卷王」后,她也终于上岸,被Top10美本和Top2英本录取。然而,这并没有让她停下内卷,反而频频感到「被困住」。她的故事,是这一代孩子的缩影。所幸,在寻求自我疗愈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对抗系统性内卷的「无痛法宝」。■《纽约时报》曾经写过一篇评论,专门讨论过中国从学生到白领的全面内卷化现状*小时候从来不知内卷为何物和很多从小到大的学霸不一样,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和内卷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刚上小学时我每天就想着玩,假期也总是拖延症爆发,总是在最后几天才开始疯狂赶作业。直到3年级,我才后知后觉地尝到了时间管理的甜头,成绩也终于开始有了上升的趋势。最佛系的还是我爸妈。他们一直秉承着「孩子就该自由生长」的理念,只希望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至于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升学结果,他们觉得「只要过得去就行」,并不是特别在意。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我都处于一种完全放养的状态: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完全放手让我自己管理学业;他们只负责签名,具体的责任依然由我自己承担。4-8年级的时候,我爸妈还会在春/秋天的时候带我翘课两周出去旅行。为了不落下课业,我逐步摸索出一套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会在出发前提前预习、也会在飞机和火车上见缝插针地写作业复习。在这种教育理念的熏陶下长大的我完全不知内卷为何物——对我来说,学习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为了能省下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至于身边的同龄人补没补课,是不是又参加了什么竞赛,上一次期末比我考高了几分,这些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没有刻意地注重学业上的培养(甚至有在刻意「反卷」,但归功于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一点点小小的努力,我的成绩和升学最终其实都还算不错)。更重要的是,我并没有被漫天飞舞的卷子和满满当当的补课扼杀掉对学习的兴趣,不焦虑、不内耗、不挣扎。美本申请被裹挟在内卷中无力自拔高中进入国际学校后,我曾试图维持这种良性的学习状态。但随着申请大战的白热化和peer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2023年剑桥中国学生offer数出炉!「惨烈」结果背后的真相是…

大家好,我是小谷。最近,牛剑的大动作一个接一个。继5月底突然发了招生报告后,6月1日剑桥大学又公布了22-23申请季中国学生各专业/学院offer数。根据剑桥公布的消息,在22-23放榜季中国学生共拿到了大约300多封offer。比起去年剑桥大学「豪气」发出的380封中国学生offer来说,降低了不少。从这些数据背后,可以看出什么样的牛津录取趋势?我们邀请了将非常多学生送进牛剑的机构「唯寻」,具体分析各专业和学院给出的数据。*由于部分学院/专业公布数据比较模糊,得出的offer数可能不是最准确的,大家仅作参考。剑桥各学院offer数根据剑桥数据来看,中国学生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依次为:自然科学100封(唯寻学生拿到36封)、数学70封(唯寻学生拿到31封)、工程57封(唯寻学生拿到15封),果然中国学生最擅长的还是数理化。从今年的录取情况来看,中国学生在文社科上也在发力,土地经济、心理和行为科学、语言学、HSPS等小众专业的offer数目也在逐年增加。图中信息来自:剑桥官网和去年的offer数相比,一些大热门专业的offer数似乎都有所减少,比如自然科学、工程、经济等的offer数都在下降,但唯寻学员在自然科学、工程和经济三个专业的offer数是在上升的。剑桥各学院offer数根据学院录取情况能看出,录取中国学生较多的学院分别是Homerton(23人)、Robinson(21人)、Murray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国际学校大变天?中考、跨省市招生的真相来了

大家好,我是小鱼,专注国际化学校升学的研究。临近中考,初升高转轨又被提升了日程。每当升学节点,总有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传到大家耳中。最近让无数家长听了几乎焦虑不已的消息,莫过于这两则:第一则:听说国际高中以后不能跨省市跨区招生了,外地学生想来上海、北京和深圳上学的路就断了!第二则:国际高中招生也看中考分了,以后不准备参加中考或者中考失利学生,不能上国际高中,也就不能出国了!随便一搜,许多所谓「升学专家」都在演绎、传播类似信息,家长也是焦头烂额。真相到底如何呢?采访过多位国际学校校长、教育者和一线招生老师,也深度研究过政策文件的谷雨星球,就从底层逻辑和数据分析两个维度,大胆开麦来聊聊。Q1:听说高中不能跨省市招生了,真的吗?A:任何事情不是空穴来风。我翻了翻一些传播该消息的账号,看似也是有凭有据的,有所谓政策截图。其实,早从2018年起,类似政策在一些省如河北就已经有了禁止公办学校跨市招生的规定,今年四川也跟上了。任何政策都是为了促使社会变好而生。禁止跨市招生的政策也是一样,旨在解决部分头部超级高中疯狂吸纳生源,导致县中坍塌、教育极度不均衡的问题。举个例子,如衡X中学吸纳包括天津、河北其他省市县的顶尖尖子生生源而打造超级中学。这使得地区之间优势教育资源迅速聚拢,优秀老师和优等生的出走。有家长为了更好的教育迁移,缴纳高额的择校费进民办附属学校。还有复读生为了更好的大学也选择进入超级中学就读,又大大增加了高考的竞争难度。■数据显示,2022
2023年6月2日
其他

中产追捧的STEM教育,到底是不是割韭菜?

大「反常识」研究结果令人意外迎战AI时代,麻省理工教授却说这类学科最能打未来30年教育最大挑战:要么掌控AI,要么成为「奴隶」#星标谷雨星球,每周三更谷雨升学规划中心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12 张数据表,揭开2020-2023年4届民办摇号升学的真相

“生均经费”标准的,学生只需补足差额。公立的学费,民办的资源,摇民办自然多。Q3:民办双语学校摇号情况如何?在我们最为关注的民办双语学校里,摇号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是双语学校学费每学期在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8%!我们算了算中国留学生毕业留美的概率

年美国移民新法深度解析扫码报名谷雨星球是谁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下,我们愿做一股清流,传播真实故事和数据研究,提高认知力和思辨力,落地真实好项目,缓解焦虑。#相关阅读ChatGPT竟做不出小学数学题?!3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ChatGPT竟做不出小学数学题?!3 大「反常识」研究结果令人意外

的学生都代表着这一代学生里最聪明的数学大脑,也是通往数学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阶梯。国外热心网友大多数认为「AI可以在2028年拿到IMO金牌」,然而挑战的发起人之一、来自开发了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一线校长的真观察:倒闭、并购、资质变更,国际教育迎头撞上「灰犀牛」

​大家好,我是黄博士,目前在一所国际化学校担任高中校长。哪怕是像我这样从业多年的教育者,这些年来也深感国际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前个月一所知名高中宣布停止招生,将变化落了实。■
2023年5月9日
其他

2023 年小升初直升数据出炉,双语校学生占比仅为 4.4%

大家好,我是小鱼,专注于研究国际化学校升学数据。继定了!幼升小、小升初和插班政策出炉后,就在昨天,上海16区民办学校一贯制直升摇号录取出炉了!今天幼升小、下周小升初将陆续开启网上报名,祝大家心想事成,摇的都中!这也预示着在校内录取结束之后,对外统招将正式启动。5月5日,开展民办一贯制学校直升录取工作。5月6日-5月8日,民办小学报名,每个适龄儿童填报1所民办小学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并可填报1个民办小学调剂志愿。5月11日-5月13日,民办初中报名,每个学生填报1所民办初中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并可填报1个民办初中调剂志愿。一旦完成报名,将不得再次报名或修改报名信息、放弃报名志愿。5月17日-5月18日,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施电脑随机录取。5月20日组织验证。5月22日,安排调剂志愿录取。对择校,往年招生、摇号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如今年如平和、包校和协和等热门校首次出现100%直升,太令家长安心了。同时,很多热门学校也有着不少统招名额,对于想小升初摇号入学的家长来说,都是好消息。到底民办双语学校的初中部有哪些?招多少人?对外摇中概率如何呢?我们连夜把小升初直升数据表做了出来,并逐一解读。话不多说,先上大表。Q1:什么是直升?民办一贯制学校一般设置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这里重点强调了免试直升,即小学部直升初中部,学校不能直升考,对报名学生一视同仁。和对外统招一样,只要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都要实施电脑随机录取,即摇号录取。这样,民办幼升小、小升初入学考试、升学抢跑、直升掐尖等,都彻底成为了历史。当然插班、转学还是要准备的,一般面试考察中英文表达,笔试考察数语外。Q2:哪些民办双语是一贯制学校?据2023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公示的上海市小升初民办招生学校一览表所示,民办初中共74所,设直升招生计划的学校共46所。其中,初中开设融合课程、高中有体制外出口、可以衔接国际课程体系的民办双语学校共33所,招生总数约6171人,只占往年约14万小升初登记人数的4.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路读民办双语学校的学生总数的体量很小,但今年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双语娃,在海外大学录取发榜季,拿到了梦校的录取。Q3:哪些一贯制民办双语学校直升摇号录取?33所高中有体制外出口的民办双语学校中,7所学校直升报名大于招生计划数,需要摇号录取。这7所学校分别是纯走体制外路线的星河湾、宏文,以及开设国内部和融合班的世外、尚德、金苹果(政府购买学位)和燎原双语(政府购买学位),以及中芯(英文部招收外籍)。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学校都对外留出了统招的名额,对于外部摇号的学生来说,如果校内无法直升怎么办呢?在之后志愿填报中:报民办,可以继续报考本校报民办,报考外校,下图已备注,不少热门校统招总数破百报公办,走公办录取流程Q4:直升招生计划是怎么定的?一方面教委要求学校对外招收名额不能少于前一年的数量,另一方面,学校会提前征求在读家庭直升的意愿,综合决定名额分配。据浦东某头部双语学校家长反馈,这学期开学前,学校就在校内表态,尽可能保证本校学生小升初都能直升,直升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他双语学校也是如此,如协和系、长宁最热门的包校、浦东的惠立等。这样一来,有一贯制的学校择校更令人安心。所以选择一贯制民办双语学校,大部分是可以免掉摇号择校苦的。小提醒,上图已备注直升录取后,放出对名额,可以致电咨询调剂志愿。Q5:民办双语学校有「政府购买学位」的吗?33所民办双语初中,仅6所购买学位,分别是青浦世外、协和万源、浦东中芯、金苹果、燎原、西外外国语,其中有三所学校今年直升超额摇号。双语学校的学费比较高,购买学位后,还是能减轻家长一部分的学费负担。Q6:哪些学校放出来的摇号名额比较多?从数据来看,小升初阶段,除了协和虹泉没有对外统招的名额,其他双语学校都有统招招生计划。只不过统招名额有多有少,比如包玉刚统招名额有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被6所藤校全拒的女孩赴美一年:卷了十几年,终于知道我「错」哪儿了

Holcroft卷完大学,卷实习,卷工作,卷伴侣,卷小孩,卷一辈子。永远都在眼红,永远都在攀比,永远都在满足自己填不满的虚荣心。我想起,开学去了音乐部门的Berkeley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女儿体制内,儿子体制外的金融妈妈:中产砸钱投教育值不值?

大家好,我是图拉。对能给孩子选择,却仍受限于金钱机会成本的中产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资本下,「规划」一条性价比和收益双高的教育路,是一道逃不开的数学题。更难的是,这道教育规划的应用题变量太多,更是难以预计。■疫情以来掀起的「学费断供潮」,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大学本科入学率下降8%这也是#100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藤校毕业却成「海归废物」,原来真有优等生魔咒!

大家好,我是Serena,名校毕业生一枚。近期藤校发榜,许多人被精英大学offer刷屏,无比确信顶尖大学就能买来一个金光灿灿的未来。另一边,三联一篇关于「海归废物」的故事,提及了一位名校毕业生陷入的「自证循环」:国内初中名校-美高-西海岸最好美本,毕业后去了纽约金融业,年薪百万。第一个挫折是被裁员后,回到上海后又进入金融公司,开始接二连三遭遇打击,裁员、炒币亏损百万,以及更大的困难:「我们这批人,从小就被教育说,你是被筛选的,你是特殊的,你能改变世界,但后来你发现,无论你是什么出身背景,能改变的事情都很少,大家都被一种无力感笼罩。」对此,我深有同感。进入清华时,我承载着全家人的托举,甚至全市全省人的羡慕,以为未来也能成为社会前1%的人。然而毕业后,所有人被稀释进几百万的毕业生市场,成为普普通通的白领之一,为下个月的房租奔忙。「优等生」为什么很少改变世界?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付出巨大代价去卷名校?直到最近读了国外超级畅销书《Barking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定了!幼升小、小升初和插班,都有什么变化?

大家好,我是小谷,专注于国际化教育的研究。又是一年一度的择校季!上周,上海16区民办学校幼升小、小升初2023招生计划已全部发布啦!这是公民同招民办摇号的第四年,是民办学校占比不超过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中国教育优势将荡然无存?哈佛博士9.3 分神作或有不同答案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毋庸置疑,记忆力最好、最会刷题的AI,势必会颠覆现有工业时代的教育模式。有教育专家悲观地表示——人工智能的优势将使中国教育的优势荡然无存。因为中国教育体系看重传授知识,不看重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人工智能对知识的掌握要比人强得多。先别忙着焦虑,早有机器人学习前沿人士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创造力是一种从「具象变成抽象」的过程,脱离了具象的基础性学科知识来谈抽象的思维过程,就像搭建空中楼阁。而任何掌握、反思知识的学习方式都是一种锻炼,才可能生发出这种高阶思维。■我们写过ChatGpt的团队构成👉深扒硅谷最强梦之队,正在改变世界的下一代有什么共性?华人占比超过
2023年4月6日
其他

0.51%!这才是中国学生爬藤的「真相」

0.5%左右。若按照留学生中前20%的学生至少申请一所藤校来看,爬藤的概率最高为2.5%。换句话说,超过97%向藤校发起冲击的学生,无法爬藤成功。■康奈尔常被称作最大方的藤校,每年发出录取人次超过
2023年4月3日
其他

16枚哈佛offer!中国是第三大生源国,但更令人激动的是……

名学生自我定义是非二元性别者。■图片来自哈佛官网。同时,因为哈佛亚裔平权招生运动等推进,今年其国内亚裔学生比例有所上升,这也是个利好。■图片来自哈佛官网。回到国内录取来看,在目前统计的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迎战AI时代,麻省理工教授却说这类学科最能打

到来的当下,STEM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的通行证。与此同时,常被诟病找不到工作的人文学科,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数据显示,2022年,哈佛大学只有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一夜爆红全球的TikTok掌门人,给了普通家庭什么启示?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这两天,一位叫做周受资的新加坡华人,以极快的速度引爆了中美政界、商界、教育界甚至八卦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这张照片拍摄于本周的美国国会听证会,担任Tiktok首席执行官的周受资,一个人单枪匹马被50多名美国议员连环质问长达5小时,气氛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而背后的起因,是美国政客怀疑「作为中国短视频平台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侵犯人们的隐私,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导致一些年轻人死亡」(16岁的男孩Chase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100种留学生的职业选择」新栏目开启!当年爬藤分母的他如何“逆袭”?

大家好,我是莎莫。身为内卷时代下的长期主义者,我们一直强调升学节点从不是教育的终点。只有向内看,向远处看,才能真正缓解焦虑,让教育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为此,我们也开启了一个新栏目#100种留学生的职业选择,邀请一些大学毕业走入职场的90年代末00年代初的留学生们,聊聊他们的故事。这一期直播里,我们请来了目前任职于全美顶尖金融公司做量化分析研究员的职场新新人Zion,聊一聊他的故事:在「海归废物」遍地的当下,在国内外求职越发艰难的大环境下,当年爬藤榜单上只是分母的他,如何走出了自己的路呢?扫码来听,一起做不焦虑的父母。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不常点开则会收不到谷雨推送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原创文章需要时间进行深度研究所以无法每天都更新请关注并星标谷雨星球不再失联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围观05后高中生用AI省下十几万,只想感慨后生可畏

大家好,我是William。一个常关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11年级高中生,同时,也是一位B站游戏、知识区UP主。■William的B站有15万粉丝!羡慕了!自去年底以来,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革命。而作为时代潮头的年轻人,我自然也成为了头几批尝鲜者之一。经过近60天的使用,我已经将它「调教」成了我最好用的帮手。我用它帮助选夏校,以及筛选目标申请大学,省下数万元的中介费用:让它帮我用地道的英文写出正式而简洁的邮件,简单审核后就可以发给招生官:连自己未来的专业与就业方向,也可以在与它的沟通中逐渐细化(又省下一大笔顾问咨询费)——甚至,它还能在我迷茫时,为我免费指点咨询,指点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GPT3.5仍有迭代的空间。而上周推出的GPT-4,功能上的进化几乎解决了这个问题:-SAT考试拿下1410分,这个水平已经进入全球考生前7%;-高分通过模拟律师考试,打败90%应试者;-处理超过2.5万字的文本,轻松总结一篇长文的核心内容;-会做物理题,以及量子速读看论文,帮你总结摘要;-可以读图、算税、自动给错误的代码纠错。■GPT-4快速帮人类总结论文摘要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并以建设性的方法使用它,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代人必须直面的课题。我也发现,AI也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它很难产出感受层面的深度内容,但在信息列举层面非常强。我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视野的极限是它的下限,我们感受的下限是它的上限。■William这句话让我们都震惊了,17岁的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洞察,前途无量。半小时选好夏校先来跟大家聊聊我跟ChaGPT第一次「交手」的过程。我一直想研究脑机交互,以及意识上传这些领域,当然还有通用人工智能。可是,我究竟应该搜索和学习什么学科和领域的内容?还有,怎么学习、去哪学习这些内容,对未来更有帮助呢?我先用关键词在谷歌进行了搜索,出来的链接如下🔽。大概就能总结为:别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谷歌只能跳出许多包含关键词的文章,我得从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花费大量时间去一一识别真伪、进行研究,才能得出一个仍不大自信的结论。这种情况下,ChatGPT就变成了神器。我直接向ChatGPT提了问,得到了非常精准的回答,告诉我该学习什么学科,并且如何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有了这些关键词,我找到了Johns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中产普娃逆转人生的三次大胆决定

大家好,我是Sarah。可以说,留学改变了普娃我的人生。从体制内二本普娃到四刷托福89分上岸TOP100美本,再到性价比超高、QS排名与清北交复齐名的香港大学研究生,从商科到新闻系再到现如今知名外企品牌工作尝试……这条路,看似充满曲折,却是我用三次大胆决定,为自己走出的一条「独立之路」。■QS排名港大第21名,高考本科录取难度与清北持平,国际课程分数要求也很高。通过DSE课程申请相对容易。这几年来研究生录取特别难,随着香港留学的热门,几乎非985本科不收。我很喜欢《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一句话:“坚信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中”。这一期#100种留学生的专业/职业选择,或许我的故事能让后来人家长,把教育的聚焦点从升大学上拉得更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教育从不是一座独木桥,更是一条有着无数路径的立交桥。第一次大胆决定:高二休学,托福却只考了59分作为来自二线城市,从小在体制内读书的普通孩子,高考是99.99%的主流选择,选择本科就赴美留学的人极少,大多数人现在仍觉得出国是成绩不好的选择。高一暑假那年,全家去澳洲旅行,我们一家人才从同行导游那里了解到上大学不止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选项。「留学」这颗种子,第一次种进我的心里。高二时,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模考的文化课估分刚过一本线,也就是高考差不多能冲一冲一本,保个二本。看到模考成绩后,妈妈想到了出国这条路,各种打听走哪条路来得及。我和高中班主任聊了这个打算,她不断劝我好好考虑:如果托福没考成,高三再回学校高考可能连二本都上不了。就在我们摇摆不定时,中介的承诺给我们注入一剂强心针:「美国前100都是好大学,对标国内985、211,以你女儿的成绩前50都不成问题。」家庭会议之后,我决定不参加高考,全力准备美国本科。于是我高二下学年正式开始脱产学习托福。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愉快。在公立学校英文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的我,第一次“裸考”时自信满满,却获得了59分的悲惨成绩。爸妈的期待也逐渐从TOP20学校变为TOP100到有学上就好。这时才清醒地意识到:原来申请国外本科并不是一条坦途的捷径。走出舒适区的压力和焦虑使我无数次想放弃,还不如高考呢!但付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无法收回,还是咬牙坚持,也让17岁的我初次体会到“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通过四个月四次的托福考试,最终以89分上岸,收到了5所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了在西海岸一所Top100学校俄勒冈大学读书,无特定专业录取。■学校的照片第二次大胆决定:放弃商科,思考我喜欢什么?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听课靠连蒙带猜,找教学楼靠Google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深扒硅谷最强梦之队,正在改变世界的下一代有什么共性?

Gretel.ai。报告得出结论:比起大厂,离职人员仍然会选择具有创新潜力的创业公司或机构。特征四:女性比例占10%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每个美高学生担心的噩梦,我这样为自己扳回一局

大家好,我是莎莫。今天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寄宿美高310发榜日!恭喜大家!据悉,申请量已经回归到了疫情前的高峰,今年仅在上海参加10月SSAT考试的学生,估摸是两三年来的最高值,排队量暴增。在低龄留学或回温至疫情前,撕破了国际教育的最大谎言里,我们深度聊了聊为什么这些托福在初中就能考出100+的优秀学生,选择远渡重洋去低龄留学?■2022年最新美国报告显示,非学历(大学以下国际生)比例开始回升,迎来拐点。其实,对于小留学生来说,出去以后才发现,申请、标化只是留学“九九八十一难修行”中的初级关卡。比起学校的排名和光环,在有着文化差异的校园里的每一天,才是尙未成年的学生们面临的挑战和成长。如我们写过的几位美高家长都提到,最令人胆战心惊的事之一,就是孩子差点被判抄袭而被警告和退学。这个时候,能在异国他乡为自己孤身奋战的,只有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己。今天,谷雨星球学生专栏作者,正在美高读9年级的高中生Jennifer,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最难的一门课上,她差点被质疑抄袭,影响学术诚信。她是如何为自己据理力争,洗清污名呢?■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突发!IB允许ChatGPT写论文!残酷真相是,这门课人工智能帮不了…

大家好,我是Wendy,正在读12年级的IB学生。昨天看到一个新闻:在各大高校都纷纷禁用AI时,IB课程却反其道而行之,首次允许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了!天了噜!这不就是我的梦想一夜实现了吗?!当然,要是什么时候可以允许用chatpgpt考试就更好了…言归正传,在AI高考都能拿下近600分时,教育确实要迎来变化,IB做了积极的回应。负责人之一Matt
2023年3月1日
其他

国内首份双语教育研究报告:为什么选了体制外,我们仍深陷焦虑?

大家好,我是小谷。「双语教育」作为中国国际化教育3.0的标志,是体制外最令人心动的地方之一。然而,在名校录取轰炸的信息下,许多圈内家长也时常难以深陷焦虑中:怎么有的学校收费几十万一年,有的只要几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双语学校读着读着会让人感觉两边都没学好呢?一路双语,爬藤比得上体制内转轨学霸吗?说实话,这是许多教育研究院和学校研究了多年仍摸索前进的教育探索,很难用一篇文章说清楚。若家长们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三大问题,很容易被许多假教育、假观点牵着走,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比焦虑。结果是钱花了一堆,却因为认知上有差异,无法信任孩子,离自己想要的教育越来越远,却只怪国际化教育不行……所以,以缓解家长焦虑为目标的我们,决定由此切入,试图来啃一啃这把硬骨头。■这篇关于双语教育的论文值得一看。Q1:为什么双语学校价格差别这么大?为什么同被叫做双语学校,有的收费十几万,有的收费两三万呢?这里就涉及到双语学校的定义。在我们常说的语境下,也就是中文、英文不仅是学生的日常语言,也是学生的学术用语。在国外,双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添加性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但不会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缩减性双语教育则相反,如美国开设的新移民学校。国内的双语教育是非常明显的添加性双语教育,在这之中仍可以再细分。研究国际化学校多年的B端媒体新学说联合哈罗礼德发布了国内首份双语课程研究报告提到:目前官方并没有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双语的权威定义,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形式,从课程、教学和师资三个维度发现——定义一所学校为双语学校,那么完整课时中外语授课比例必须高于50%,并不只是局限在单一课时中采用双语形式。我曾听说过有的学校只有一两个外教,除了比体制内多加了几节英文课和简单的课外活动,其他课都与公立无异,那么这样的学校虽然叫做双语学校,但成本自然较低,收费自然不会贵。若要做到真正的双语教育,则需要大量外教以及能使用中英文进行学科教学的双语老师,如连体育老师、戏剧老师都是双语或者外教。学校也很少有主课、副课、课外活动之分,所有课程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每个看得见看不见的教室里,都要配备足够优质的教育资源。说不定有孩子因为热爱体育,而在未来从事相关行业,而这才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多维度找到所爱。简单来说:一看外教数量;二看双语老师数量;三看教学目标。在双语学校运营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自然学费也就贵了。值得提醒的是,并非越贵的教育就越好,教育与钱并不构成充分必要条件。■耀华临港的课程举例,特色课程里包括品格课程、STEM、戏剧、弦乐等。Q2:双语融合的教学模式,都有哪些类别?而跟学费息息相关的是,是双语学校的融合课程教学体系。新学说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双语融合教学现存为3大类: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10年前,从海淀鸡娃高地出逃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大家好,我是Christina。每次看到这几张关于星空的美图,我都会Wow出声,摄影师是正在顶级名校加州理工读天文的William。这是他小学时拍摄的M31仙女座旋涡星系。这是高中10年级在夏威夷大岛拍摄的NGC7000天鹅座北美洲星云。这是他12年级时用变星协会设置在学校的天文设备,拍摄的天鹅座面纱星云。是不是看着都心动了?凭借着对天文的热爱和钻研,William成为了去年比哈佛录取率还低的加州理工5名中国籍学生之一。养出这样的娃,到底是盲盒抽得好?还是后天养得好?#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EP30,妈妈Lisa首次独家接受了谷雨星球的邀请,回顾了十余年养育真心话:小时候很少有人说儿子是牛娃,也打游戏会拖拉,申请美高时全聚德。但我和爸爸就相信他是一匹千里马,要有伯乐发现孩子优势的眼光。在这个过程中,对父母最大的考验不是金钱、资源、精力等,而是在喧嚣中是否有敢于放弃的智慧。■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已经访谈了34位过来人了,文章只能呈现精华版,播客对星球卡开放。更多妈妈故事下拉文末领。感谢Lisa的分享,她说在8年前听过谷雨星球创始人Summer举办的过来人讲座,等自己成为过来人后也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文章以第一人称呈现。放弃随大流鸡娃我家在北京海淀,全国出了名的鸡娃高地。儿子小时候,周围同学不是在上学而思就是拼奥数,很多孩子全年无休,插缝上课。常有同学跨区去赶课,行程比公司老板还忙,在车上还得抽空写作业。儿子幼儿园不在海淀读的,刚转入小学过时更是落了一大截,我更焦虑得不行,着急上火地报各种补习班。那个时候的我,跟许多妈妈一样,都希望孩子十项全能——既要数学好,又要英文棒,体育也不能落下,艺术还要有特长……现在想起来,就是想在自家小屋里养出一个达芬奇。可这么多年以来,全球也只出了一个达芬奇,可见概率有多低!普通家庭想要靠家庭养出一个全才,付出的钱、时间和精力不可少之余,效果也定是不好,全家常常鸡飞狗跳,矛盾重重,吵闹不停。■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最焦虑的时候,我去上了一些关于成长教育的课程,也深受启发。我慢慢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的优势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就留意到给他买的绘本和各类图书中,他只对星球、宇宙、月亮这些格外感兴趣,反复翻看这些书。上小学时,喜欢摄影的爸爸想着他对天空感兴趣,专门去找了深空摄影发烧友组织,带着他拿着各种设备跟几个摄影大拿一起研究拍摄星空,他爱得不行。当发现了孩子天赋后,我们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完全接纳,而不是强迫他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像爸爸是搞音乐的,他从没要求儿子当过一天的琴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天文拍摄和观测这个事儿听上去很酷,但其实非常辛苦。■天文观测时孩子在调试设备。北方观测的最佳时间通常是秋冬晚上10点到凌晨4点,这个点户外天气特别冷。我去陪过一次,天寒地冻的,刚一出来就给我冻得跑回车里了。小孩子在那种状态下,能够不怕冷充满激情呆上一整夜,没有热爱驱动是无法办到的。喜欢很容易,坚持下去却不易。在这一点上,孩子爸爸做得很好,从带着玩到专业深入再到大牛引领,一点点用刺激点把孩子内心的力量引出来,抵住疲惫,哪怕辛苦也愿意坚持。很多家长会担心的「这些兴趣以后到底有没有用呢?值不值得投入时间呢?」我的观点是只有在孩子有天赋的地方持续死磕到底,做到极致,他才能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基于此,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舍弃大众认为该花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特别流行的奥数班,转而让儿子在课内专注好好学,空余时间几乎都放在观测、拍摄,以及和天文相关的活动上。■北京晚报采访提到了孩子参加的活动放弃追逐顶尖中学放弃随大流鸡娃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初中时,我们并没有千军万马争破头学奥数、卷名校,儿子以天文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北京一所不算最强梯队,但天文社很强,很适合他的学校。很快,他成为了天文俱乐部的骨干,经常科普天文知识,组织和参加一些天文观测活动。这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课外时间,同时还要兼顾学业,过得很忙碌。但因为热爱,他也乐此不疲。随着升学压力的铺面而来,我们发现在国内强调总分思维的评价指标下,走「扬长」的路很难行得通。他从小就很有个性,比如做数学作业,即便自己解题方法要比老师给的正确答案绕好几圈,他就愿意用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表达。于是,我们8年级时决定出国。■初中曾在美国波士顿参加MIT的物理与天文开放式的科普活动,这是在夏威夷。在波士顿过度一年后,我们着手申请美高,当时我特别自信,觉得孩子特别优秀,不需要请顾问,DIY提交了材料,却收获了噩耗——波士顿附近顶尖5所美高全拒了。还好我也没乱,就各处寻求帮助,有人建议我等补录的机会,有人建议我重读一年再转学去顶尖美高。机缘巧合,一位美国老师打开了我的思路。他跟我说,不如去试试夏威夷大岛Hawai'i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北大博主对话上野千鹤子被骂惨,恰是东亚女性被束缚的一生

大家好,我是玉莹。这两天最热的话题,就是特别喜欢的东京大学教授上野千鹤子对话国内自媒体博主全嘻嘻,登上了热搜。全嘻嘻是B站up主,北大毕业,创作毕业后十年的宿舍聊天系列视频成为现象级爆款,代表了国内高知精英女性的形象。这次采访整体不错,却也有问题令无数像我这样关注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读者,感受到些许不适。回头一想,这种尴尬,恰好也能映照出东亚女性被束缚的一生。女性的自由现年75岁的上野千鹤子女士一头红发,终身未婚,是日本社会学界一流学者,任职于日本第一名校的东京大学,其在学术圈著书立说,在日本媒体界家喻户晓。她曾经在东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为女性呼吁而震惊全日本,其出版的多本书籍都成为了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因为东亚文化的相似性,她的作品与也在国内成为一两代代人的启蒙之作。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上野千鹤子,我可以把她类比为日本的李银河老师。两位都是毕业于一流名校的社会学博士,是在本国开女性主义、性学研究领域先河的大咖,也非常善于运用媒体来参与社会表达。她曾经出版过一本经典之作《厌女》。在书中,她提到,所有人都有厌女症,男人表现在蔑视女性,女人则表现在自我厌恶。有了这样的背景介绍,也就能理解在全嘻嘻的采访中,为什么有些令许多网友坐不住的问题了:「(你成为女性主义者),缘起你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在这种问题背后,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假设。其把女性置于一个俯视的位置,身为女性却不自觉以男性的眼光审视自己,坚定认为女性没有自我选择权,一切选择源自社会的推波助澜。也就是说,成为女性主义者一定是受过某种迫害才不得已选择了这种处境。我理解全嘻嘻的疑问,但这个假设确实过于简化了女性的自我成长路径,也低估了女性自由意志的存在。自办号以来,谷雨星球一直非常关注女性主义,原因也很简单: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使人自由,若想要女性自由,终极指向就是教育号很少提、却早就成为年轻一代最青睐的「女性主义」。上野千鹤子的回答堪称满分,也强调了女性主义里的核心精神「自由」的重要性。什么是女性主义?这是社会学的下属分支学科,也是许多跨学科的重点关注领域,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此后进入大学学术研究范围。西学东传之后,很多人将此译为「女性研究」,在日本译为「女性学」。女性学,顾名思义,研究女性,从核心的母女关系、父女关系、女性价值、性别平等、性、情色、恋爱、婚姻、生育等等,可以说是贯穿了女性一生的重要议题。女性学是从男性幻想中解脱出来,是在男女二元制性别秩序中、男权社会中,女性对自己的自主性重新发现。换句话说,身为女性,你要先研究自己,才能知道生存于这个社会,你是谁、你应该是谁、你希望是谁。在女性学出现之前,无论是现实中的女性,还是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中的女性,「都来自于男性的幻想——女人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希望她是什么」。女性学是从男性幻想中解脱出来,是在男女二元制性别秩序中、男权社会中,女性对自己的自主性重新发现。其实,每位女性在做出任何选择时,总会有一股力量在把自己往后拽。这股力量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来自别人的评价,也来自社会规范。不管成为妈妈还是养育女儿,每个女性所面临的不自由,绝大多数是当前社会下系统性的困境和结构性的不公正。我想,若妈妈们懂一点女性主义,妈妈们在育儿中自然就会减少焦虑。我们才有勇气不会囿于完美母亲的执念,也能让我们的女儿有真正做自己的自由。女性的矛盾关于女性主义逃不开的母女关系,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里,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中产不焦虑指南:排名赶超985,一年花费仅10万的留学,有多香?

大家好,我是莎莫,专注国际教育的数据研究多年。近来,热门留学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费用越来越高。USNEWS调查统计,2022年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已经是2002年的两倍有余。国际学生一年花掉50万,都算会省钱的了。■美国顶尖大学学费暴涨,私立大学学费更是一路起飞。学费暴涨的另一面,却是经济下行周期家长们对于收入增长的不自信。疫情后,常有因收入出现问题导致孩子不得不休学的消息爆出。很多家长来问,不想让孩子过度内卷,有没有一条相对省钱、又能学到东西的高性价比留学路呢?当然有!谷雨一直提醒家长们,国际化教育是一条让教育越走越宽的路,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走好须牢记这两点:①务必做好财务规划和管理。从进入国际化教育路线起,家庭至少要准备学费两倍的钱。也就是说,若学费一年15万,则要做好30万的准备。②国际教育不等于英美教育。世界还有许多教育优质且性价比高的大学,尤其是欧洲公立大学非常值得去读,全球大学排名赶超浙大和南大,有专业排在全球第一,录取难度则低上不少。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对英文友好、国际课程直升大学且专业全球前列的德国、荷兰和爱尔兰。■我们曾经邀请过00后来聊在德国读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下拉文末领取限时回听。因为篇幅关系,今天谷雨先带大家深度了解下德国、荷兰留学,从申请到花费到就读,都有什么门路?Q1:德国和荷兰,有哪些排名靠前的大学可以选?如何选大学,对于小白家长来说,第一步就是看综合排名。目前共有USNEWS、交大软科、QS和Times四大大学排名,参考因素不同,各有不同的侧重,比如USNEWS的美国大学排名就比世界大学排名可信度更高一些,TIMES的世界大学排名更值得参考,QS的学科排名非常值得一看。先来看看2023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里,德国和荷兰大学的排名。排在TIMES世界排名TOP100的德国大学共有9所,按照顺序分别是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汉堡大学、图宾根大学、波恩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再来看看荷兰在TOP100排名里的大学,共有7所,分别是:分别有瓦赫宁根大学、阿斯特丹大学、乌特勒支大学、代尔夫特工业大学、格罗宁根大学、莱顿大学和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作为对比,我们也可以看下中国大学在TIMES的排名。最新排名数据显示,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和南京大学的7所大学进入了TOP100,要考进这7所大学,可都是各个省份的天之骄子。而在排名上与这些大学相当,在国际声誉上也相近的德国和荷兰大学,则录取率要高得多,申请也相对容易不少,给不少家庭指明了一条新的路径。而除了看大学综合排名外,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ChatGPT淘汰的那些人,其实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大家好,我是莎莫。早在ChatGpt3火爆全网之前,谷雨就多次聊过AI,因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跟以往的版本起来,这款爆红的AI软件的语言模型能力、人机对话能力和内容创作能力或让一些行业迅速迭代。■我们问了问ChatGpt择校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值得信服的。但是目前中文版精准性仍然不够,更新的版本后,作为搜索引擎+初级顾问应该是够用了。究竟未来要学什么才不会被淘汰?回归本质,把ChatGpt当做一项工具来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如同ChatGPT之父、OpenAI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AI会改变什么?不会改变什么?对话ChatGPT之父

ChatGPT的火,已经从AI圈烧到了全球。自2022年11月推出后,这款强大的聊天机器人仅用60天月活过亿,被《财富》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引微软、谷歌等巨头纷纷下场。更重要的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Artificial
2023年2月9日
其他

一位名校自鸡娃的大实话:哪有什么玄学,死磕这点就赢过99%

大家好,我是Angela,正在读高三。在刚过去的申请季里,我同时申请了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很幸运拿到了两所顶尖大学牛津大学和美国TOP10大学的录取。如果要用个标签定义我自己的话,家长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自鸡娃。环视我身边,到了高中,能不被压力打垮还能破茧成蝶的学霸同学们,都有着极强的自驱力,共性表现是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死磕的能力。自驱力这个词大家都很耳熟,却也觉得自驱力很玄乎,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学生阶段自驱力最具象表现就是时间管理能力——日常里按时按点高质量完成每件该做的事,长线为追求卓越设立更高的目标并想方设法达成。这一期#谷雨星球上的00后,过来人的我回顾了下从小学到高中,如何一步步培养自己的自鸡时间管理能力?■在申请季里,我很爱看谷雨星球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拿到录取有了一定时间后,我就主动请缨来写稿子,希望能分享我的经验给大家。
2023年2月9日
其他

低龄留学或回温至疫情前,撕破了国际教育的最大谎言

2018年,当我离开工作好几年的美国低龄留学平台加入国内国际教育行业时,老想孩子想到哭的美高家长们跟我感慨:要是国内国际化学校做得好,你和孩子以后不用像我们一样这么早经历分离之苦。让原本仍需要放在手心呵护、成绩优异的十三四岁孩子远渡重洋,是为了追求顶尖教育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图片来自FS调查,超过一半学生成绩位于年级前10%,托福要求105分+,录取率比藤校还低。美国国土安全局(DHS)和美国教育协会(IIE)2017年数据显示,十年间赴美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高达98.6倍,远超研究生的1.6倍和本科的14倍。这场低龄留学潮随着国际化学校选择增多,疫情等原因有所降温,2021年数据显示同比下降53%。但国内国际化教育的越发昂贵,谣传的外教高离职率,课程和评价的不连贯,大学申请不如美高等等,前两个月,美高迎来了久违的旺季。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美高再度回温,SSAT考场爆满,一位难抢。已经在国内享受了顶尖教育的他们为什么选择「出走」?美国学界这些年也一直在反思的精英教育,又有什么代价呢?
2023年2月7日
其他

未来30年教育最大挑战:要么掌控AI,要么成为「奴隶」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AI,仿佛人类被取代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北大AI博士后的科普博主卢菁在最新的视频里说,AI大爆发或将解放非创新的脑力劳动力,也就是大多数白领正在从事的工作。这个意义不亚于蒸汽机出现,就是新的工业革命。这都让一个养娃的人在开工第一周就产生深深的担忧:智能时代来了,教育是否也要被颠覆了呢?失业潮正在赶来?AI工具化早就不是新闻了,但即便如此,哪怕麦肯锡曾经预测,AI将取代50%的工作,我们仍以为脑力劳动仍是安全的。直到开工第一天的大早,我刷到一条「斯坦福学生创业研发的全球首个AI律师即将出道」的新闻……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研究也发现有经验的医生只有60%的概率看对病,开对药,但人工智能医生能将比例提升到90%等。同时,高薪工作程序员也可能没那么好过了。近期美媒报道,OpenAI已经招募了团队,训练ChatGPT进行初级编码,未来可能会代替「初级码农」。有人说,这是「程序员自己杀死了自己。」这样的程序可不止一个,如谷歌的Pitchfork,「教代码自行编写、自行重写」,还有DeepMind推出了「AlphaCode」系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代码,在一次比赛中吊打不少程序员。同时,近期全网刷屏的ChatGPT,特别擅长学习和生成人类的自然语言,会「说人话」,不仅是Debug小能手,还能与人类互动,在对话中详细描述问题,给出更精准的解决方案。AI在模仿人类的语言、行为逻辑上,已经越走越远了,这不连老师都可以代劳了。就在上周,ChatGPT参加了以壁垒高出名的美国两所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考试,虽然成绩并不优异,也都通过了。其在法学院的四门考试中,平均分为C+,实验负责人指出,在辨别法律问题及应用法例进行深度分析时,明显遇到了障碍。但是撰写初稿、简单案子的咨询都可以成为重要辅助工具。ChatGPT还参加了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MBA测试,其在商业管理课程上取得了B-至B的成绩。而且,在用户作出提示或指出错误后,ChatGPT修改后的答案的非常出色。不过,大多数关于AI能取代人类的新闻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先不说AI仍需要人类协助包括但不限于检查、编辑与修饰等,其创造更像整合工具而非取代品。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AI记者,也被科技网站CNET指出有许多错误,而且内容单调,没有感情色彩,更适合生成体育和财经类的新闻稿。而在撰写深度的评论和报道时候,则不会使用AI。纽约大学媒体实验室的AI和本地新闻项目负责人麦克维称,AI工具永远不会提供独家新闻:「AI通过分析大量信息而后生成文章,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在进行编辑,而非原创报道。」同时,还有侵权、伦理道德、政治政策等层面的重重约束在保护人类,如AI律师若上庭依据现在法律或将面临指控,被送进监狱,Copilot也因为侵权被愤怒的程序员一举告上法庭,索赔90亿美元。还有那些利用AI生成绘本、故事的人也都面临着指责:未经人类允许而窃取其作品。但没有人会怀疑,AI的进化正在出我们的想象,尤其会取代许多非创新的脑力劳动。■英国第一个接受英国议会质询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网红画家。这是Ai-Da
2023年2月1日
其他

围城新加坡:中产父母挤破头,我读了一年却选择回国

大家好,我是Yuki,目前在美国TOP20大学读书。我的求学经历有点曲折,我从小就读于体制内,9年级时转去了新加坡。没想到,一年后,我却选择回到上海上学。这一年来,新加坡教育成为热宠,其双语、数学教学质量高,牛剑录取强,价格适宜,成为不少家庭低龄留学目的地,将当地房价炒翻了几倍。■英国知名媒体《每日电讯》统计了牛剑录取数量最多的20所海外学校,新加坡占了前三,很多家长想曲线救国。那到底是什么,让我放弃新加坡,决定逆行回国呢?在这一期#谷雨星球上的00后里,我重新进入15岁的时空,回到狮城,回到对我人生较大的转折点去看看。逃离应试教育我们飞去新加坡8年级暑假,我登上了飞往新加坡的飞机。这是我母亲的建议,原本只是想出国留学,考虑到文化差异、时差、认识的亲朋好友和性价比,我先去了新加坡。因为决定做得非常迅速,以至于我到达新加坡机场后仍在云里雾里。我牵着妈妈的手,拎着庞大的行李箱,除了知道自己要出国留学,什么都不知道。当得知我出国的消息后,朋友和家人也特别惊讶,不断追问原因:你为什么想要选择出国留学啊?我当时其实是被这样的问题逼出答案。因为这些问题,我开始思考并回答:我在中国的体制内呆腻了,在无止无尽的刷题中看不到人生的意义。我想去尝试一下新的教育,走到新的世界,呼吸不同的空气。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回答,能应付过去大部分人的询问。可是我从心底知道,这样的回答不够清晰,不够明朗,不够支持我继续走下去。走出新加坡的机场,我被热带太阳的炙热吓了一大跳,在陌生的地铁穿梭,不同颜色皮肤的人在身边穿梭。在茫然之上,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一丝无措。通过我母亲的朋友,我们找到了一家补习班机构的语言学校上课。根据他们给我们的信息,一般中国孩子来到新加坡读书,都是想考进新加坡当地的学校得读IGCSE和A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剑桥压轴放榜!202枚录取启示录

大家好,我是莎莫,专注国际教育数据研究多年。前两周刚深挖了牛津172枚录取背后的真相,就在昨晚,与牛津齐名的另一所顶尖名校剑桥也发出最新录取。据统计,剑桥共计发出202枚预录取,与去年206枚持平,至此牛剑录取落下帷幕,中国学子收获了369枚大丰收,创了历史新高!中国学生在牛剑录取一年更比一年强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国际认证。英国知名媒体《每日电讯》近日统计了牛剑录取数量最多的20所海外学校,其中中国占了7席,赶超不少英国本土私校,是当之无愧的「牛剑战斗机」。牛剑共同作为精英教育的开山鼻祖,被合称为Oxbrige。有个有趣的说法是:牛津是剑桥的妈妈,剑桥是哈佛的妈妈(哈佛所地仍叫做剑桥)。所以两者的共性非常多,如学院制,申请逻辑、学术难度、预录取制等在👉深挖牛津的172枚预录取,背后的真相远比榜单重要写得很详细,不再赘述。今天,我们深度挖一挖那些外面听不到,数字背后的启示:录取花落谁家?又有什么变化和趋势?牛剑的核心差异到底在哪儿?如何选择?包括牛剑在内的英国大学改革,将会有什么影响?洞察①:202枚剑桥录取启示录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家长圈悄悄流行的科学「算命」,真能改变孩子的未来吗?

大家好,我是Echo。今天是大年初四,转眼年过去了一半。我们在除夕夜准备了300个红包封面,瞬间就领完了。应呼声,今天又追加订购了200个,还没有领到的读者们可以扫码领取,用美美的红包封面,迎来新气象!逢年过节,亲戚家人最常聊起的,莫过于追忆求学往事和工作历程。每每这时,我都会感慨,自己是何等悲壮地走过了一番曲折血泪史。高中时的我明明热爱语文不喜数学,却因为读理科好拿分好就业就选了理科,而后一条道走到黑,抓瞎读了个完全读不会的“测控技术与仪器”,费劲跨校跨专业转到“工商管理”,研究生又跨学科考回了高中就感兴趣的心理学。人生有几个十年?而我却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回到高中就已经萌芽的志趣方向,这还不算我毕业五六年间,“跳蚤”似地体验不同工作。我常想,如果我能早点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会不会就不一样?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恐他走上自己老路的担忧更是萦绕不去。源自心理学的“测评”的科学算命,在这些年来,真的能为我们指明方向,预知并改变孩子的未来吗?■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测评多达几十种,让人眼花缭乱。谷雨独家制图,
2023年1月25日
其他

「别人家孩子」私藏多年的成长资源包,一下都给你了

大家好,我是小鱼。我们即将送走虎年,迎来兔年。从“封”到“阳”的这一年,是眨眼一瞬的一年,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也是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大船航线变化的一年。今年跨年演讲都在谈如何应对变化,都在不约而同强调一件事:努力地做好手头的小事,为现在负责,未来自然就会来。2023年,谷雨星球也迈入了成立的第二年。在越来越嘈杂的仿佛信息中毒市场里,我们愿做一股清流,传播真实多元的故事,回归升学和成长的底层逻辑。我们写了上百篇干货满满的原创文,也邀请了几十位过来人家长、学生和老师,说说外面听不到的真心话。我们发现,教育是朝着星辰大海出发,走向更立体、宽广和多元的人生的宏大目标,教育也是每一天我们所思所想的细碎珍贵的日常。拆解那些虚无缥缈的焦虑,用笃定的心把每个具体的事情和当下做好,这就是无数人过来人经验证实最为可靠、可复制、正循环的成长密码。哈佛、加州理工、交大妈妈说成长真实故事00后学生们的真实心声麻省理工过来人、科创大赛冠军领队十年校长等谷雨教书匠,说升学真相谷雨内驱力专题教育是站在理解上的培养谷雨升学专题解决升学路径、专业选择问题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曾这样说过:「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创作信息,收集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常让我们格外欣喜。有一直关注谷雨星球的妈妈这样跟我们说:有00后孩子在申请结束后,主动找到我们:这样温暖的话还有很多很多。如同养育一个小孩一般,我们欣喜地看见,在读者们的支持下,我们为谷雨星球注入的美好期待正在成真。新年最后一次更新,我们打包整理了一份过来人00后,在牛津、哥大、斯坦福、杜克、西北、耶鲁、芝加哥大学等读书的国学生推荐的必读好资源,陪伴大家过好新年——这是一份成长书单和影单,关于友谊、爱情、生命、金钱、职业和梦想;这还是一份专业探索的资源包,含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STEAM等等,文理兼备,还有学习资源大放送,快收藏起来吧!他们读的哲学书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中美学生阅读量相差六倍?我差点真信了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教育领域里经久不衰的话题,莫过于对比中美学生的阅读量。每每看到中美学生阅读量相差六倍的标题党,我都忍不住点进去看看,简直就是流量密码。许多人也将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等都归因于此。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靠数据说话的谷雨星球调研发现,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粗暴(文末有资源推荐)。结论哪儿来的?大多数文章得出中国孩子阅读量不如美国孩子的结论,主要采用了三个数据。其一是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1年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其二是美国K12英语测评和分级阅读的专业网站Renaissance,2022年研究了22749所学校的450万名学生阅读情况发现,美国学生每人平均读了28.6本书。这一算,也不是六倍啊?那六倍是咋来的?无数公众号常引用这样一句话:“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美国学生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学生的6倍。”有人说这句话是由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
2023年1月17日